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英額

鎖定
巴英額(1869-1940),男,滿洲正藍旗人,姓吳札拉氏,漢字姓吳,字凌雲,生於伯都訥官宦世家。 [1] 
中文名
巴英額
出生日期
1869年 [1] 
逝世日期
1940年
出生地
吉林扶余
巴英額的照片 巴英額的照片
巴英額(1869-1940),男,滿洲正藍旗人,姓吳札拉氏,漢字姓吳,字凌雲,生於伯都訥官宦世家。他青年時就有報國大志,既讀經史,也習兵書。某鄉賢以其才識膽魄超人,薦其離籍從戎。入伍後,每戰遇勁敵,便受命為先鋒,以其勇略克敵制勝。因有軍功,先升為驍騎校,後升伯都訥鑲白旗佐領,儘先補用東興鎮協領,充黑龍江右路巡防統領。中華民國時,擢任旅長,領陸軍少將銜;後遷升中將,委黑河鎮守使,贈號“恪威”將軍;後鎮守使改稱警備司令,仍領中將旅長銜,駐防黑河。
黑河地處高寒邊陲,防務緊頓,有時給養難以為繼,有人勸他請調退師。巴英額以國事為重,堅守邊塞,毫不動搖,駐守20餘年。他曾與其弟德楞額(該旅騎兵團長)折箭為誓:“犯棄師者不赦!”因而全旅上下一心,固守邊塞。當時,扶余有不少子弟慕名前去投軍。他雖接納,但決不以鄉梓關係破格使用,讓他們先入軍事教導連學習,然後再量績使用。
1928年,巴英額改任濱江關監督,駐哈爾濱。
“九·一八”事變後,日偽當局使人勸其出任偽軍政部長,巴英額以民族大義為重,堅不出任。
1940年7月10日,巴英額病逝於哈樂濱寓所,享年71歲。其嫡長孫奉柩歸葬扶余故土。鄉民念其忠烈,為其樹墓碑以志。 [1] 
參考資料
  • 1.    王維憲,王昭全,百強,王國學,王曉東編著,伯都訥滿族文化概覽,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1,第4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