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爾杜博物館

鎖定
巴爾杜國家博物館坐落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西北郊巴爾杜廣場上,是北非最重要的一座考古與文物博物館。在整個非洲,它的規模僅次於埃及的開羅博物館,它以自己所珍藏的極其豐富和瑰麗多彩的鑲嵌畫而聞名世界。
中文名
巴爾杜博物館
類    別
歷史類
地    點
突尼斯城西北郊巴爾杜廣場
竣工時間
1888年
館藏精品
《海神尼普頓的勝利》
所屬國家
突尼斯

巴爾杜博物館館藏文物

博物館內有四十幾個大廳和長廊,展品分史前期、腓尼基和迦太基時期、羅馬時期、基督教時期、阿拉伯伊斯蘭時期和希臘藝術品部分。其中羅馬時期的鑲嵌畫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這些鑲嵌畫的內容有田園生活、自然風光、漁獵、航海、體育競技、戲劇歌舞、葬祭儀式以及神話和宗教故事等,色彩協調,技術精湛,雖有近 2000 年曆史,仍鮮豔如新。
在博物館的第一大廳裏展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幅鑲嵌畫——《海神尼普頓的勝利》。這幅 13.40×10.25 米的鑲嵌畫鋪滿整個大廳的地面,它是 1888年在蘇斯城出土的。畫面上,海神尼普頓居中,站在由 4 匹海馬拉的戰車上,威風凜凜。他左手拿着三叉戟,右手揮戈向前。周圍由 56 幅橢圓形或六邊形的繪有騎着各種海獸的仙女相陪襯。仙女儀態萬千,神情各異,數十頭海獸也活靈活現。
博物館二樓牆上,有一幅取材於希臘著名神話故事的鑲嵌畫,名叫《尤利西斯和西蓮斯海妖》,十分引人注目。這幅畫幅度為 3.5×1.4 米,是公元3 世紀的作品,在杜卡古蹟中出土。它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古希臘英雄尤利西斯(為特洛伊木馬獻策者)在特洛伊戰爭取勝後,英姿煥發,站立船頭,和戰友破浪前進的情景。
巴爾杜博物館
巴爾杜博物館(4張)
還有一幅高 1.2 米、寬 1.22 米的鑲嵌畫,它既不是鑲在牆上,也不是鑲在地面上,而是掛在特別的木架上,兩束聚光燈照射着畫面,十分醒目,是巴爾杜國家博物館保存的另一件珍品。這是於 1893 年在蘇斯城出土的《維琪爾肖像》。畫中,詩人維琪爾(公元前 70~公元前 19 年)安詳地坐在椅子上,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握着詩卷,聚精會神地聆聽左側站立的歷史女神克麗亞誦詩,右側站着悲劇女神美爾鮑曼娜。這幅鑲嵌畫用了十多種不同色彩的石塊,特別用上了綠色玻璃,這在當時的鑲嵌畫中是少見的。畫中的人物形象精緻生動,在打開的詩卷上,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史詩中的“埃尼特”一句詩。它再現了羅馬偉大詩人維琪爾的形象,更為重要的是,它證實了那首歌頌羅馬帝國起源的史詩《埃尼特》確為維琪爾所著。這表明,鑲嵌畫不僅是精美的藝術品,同時又是寶貴的考古資料。
巴爾杜國家博物館的後面,還連接着昔日的皇宮。宮殿面積不大,卻是突尼斯古典建築藝術的典範,雕樑畫棟,輝煌典雅。宮內陳列着歷代王室用品,還有歷代戰爭中使用的兵器,反映了突尼斯人民抗擊侵略者的歷史 [1] 

巴爾杜博物館發展歷史

博物館建在歷代皇宮所在地,由部分皇宮改造而成,是一座阿拉伯風格的巨大建築物
1888 年正式建成開幕,當時的名字叫“阿拉維博物館”。1956 年突尼斯獨立後,改為現名。

巴爾杜博物館恐怖襲擊

恐怖襲擊 恐怖襲擊 [2]
2015年3月18日,突尼斯內政部和衞生部負責人説,當天在突尼斯巴爾杜博物館發生的武裝襲擊和劫持人質事件已造成22人死亡、50人受傷。突尼斯總統埃塞卜西當晚發表電視講話,向在襲擊中喪生的突尼斯人及外國遊客的家屬表示慰問,對多國支持突尼斯人民的表態表示感謝。他向突尼斯民眾承諾,對“少數的野蠻分子”將採取零容忍態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