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洛克藝術

(17-18世紀歐洲藝術風格)

鎖定
“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間在歐洲盛行的一種藝術風格。它產生在反宗教改革時期的意大利,發展於歐洲信奉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區,以後隨着天主教的傳播,其影響遠及拉美和亞洲國家。巴洛克作為一種在時間、空間上影響都頗為深遠的藝術風格,其興起與當時的宗教有着緊密的聯繫。 [1] 
不僅在繪畫方面,巴洛克藝術代表整個藝術領域,包括音樂、建築、裝飾藝術等,內涵也極為複雜。但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注重強烈情感的表現,氣氛熱烈緊張,具有刺人耳目、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 [2] 
中文名
巴洛克藝術
外文名
Baroque Art
產生於
16世紀下半期
盛    期
17世紀
衰    落
18世紀
有    關
反宗教改革
國家/地區
意大利

巴洛克藝術產生背景

17世紀歐洲強權擴張,掠奪海外殖民地累聚鉅富,生活上提倡豪華享受,因此對建築、音樂、美術也要求豪華生動、富於熱情的情調。十七世紀歐洲有新舊教的權力之爭。舊教勢力用暴力鎮壓信徒,再積極利用藝術思想形態──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藝術不排斥異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實於基督教的世界觀,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藝復興”。

巴洛克藝術特點

巴洛克藝術雕像 巴洛克藝術雕像
概括地講巴洛克藝術有如下的一些特點:首先是它有豪華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種激情的藝術,它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非常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三是它極力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可以説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四是它很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五是它的綜合性,巴洛克藝術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此外,巴洛克藝術也吸收了文學、戲劇、音樂等領域裏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濃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題材在巴洛克藝術中佔有主導的地位;七是大多數巴洛克的藝術家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如在一些天頂畫中,人的形象變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紋。

巴洛克藝術代表人物

當然,一些積極的巴洛克藝術大師不在此例,如魯本斯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聯繫。其具體表現為:
(1)善用動勢:不管是實際的,如波形的牆面或不斷變化的噴射狀的噴泉:還是含蓄的,如描繪成充滿活力或動作顯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藝復興時的靜態表現,而呈現歪斜配置的動感)。力圖表現或暗示無窮感:例如伸向地平線的道路,展現無際天空幻覺的壁畫,運用變換透視效果使其變得撲朔迷離的鏡面手法。
(2)強調光線:設計一種人為光線,而非自然的光,產生一種戲劇性氣氛,創造比文藝復興更有立體感、深度感層次感的空間。造成輪廓線模糊,構圖有機化,而有整體感。追求戲劇性、誇張、透視的效果。不拘泥各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將建築、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融為一體。

巴洛克藝術歷史淵源

巴洛克藝術起源

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
巴洛克藝術繪畫 巴洛克藝術繪畫
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意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哥特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鑑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薩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巴洛克藝術流行

從17世紀30年代起,意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於規模小,不宜採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儘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之感。

巴洛克藝術巔峯

1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闢了新的途徑。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佈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貝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干柱廊環繞,整個佈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巴洛克藝術流傳

巴洛克藝術 繪畫 巴洛克藝術 繪畫
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一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意大利歸來後,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到18世紀上半葉,德國巴洛克建築藝術成為歐洲建築史上一朵奇花。德國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外觀簡潔雅緻,造型柔和裝飾不多,外牆幹坦,同自然環境相協調。教堂內部裝飾則十分華麗,造成內外的強烈對比。著名實例是班貝格郊區的十四聖徒朝聖教堂、羅赫爾的修道院教堂。十四聖徒朝聖教堂平面佈置非常新奇,正廳和聖龕做成三個連續的橢圓形,拱形天花也與此呼應,教堂內部上下佈滿用灰泥塑成的各種植物形狀裝飾圖案,金碧輝煌。教堂外觀比較平淡,正面有一對塔樓,裝飾有柔和的曲線,富有親切感羅赫爾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觀簡潔,內部裝修精緻,尤其是聖龕上部天花,佈滿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飛翔天使,聖龕正中是由聖母和兩個天使組成的羣雕;聖龕下面是一組表情各異的聖徒雕像。
奧地利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主要是從德國傳入的。18世紀上半葉,奧地利許多著名建築都是德國建築師設計的。如維也納舒伯魯恩宮,外表是嚴肅的古典主義建築形式,內部大廳則具有意大利巴洛克風格,大廳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頂和拱頂滿布浮雕裝飾,是巴洛克風格和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興起於17世紀中葉,它的風格自由奔放,造型繁複,富於變化,只是有的建築裝飾堆砌過分。西班牙聖地亞哥大教堂為這一時期建築的典型實例。

巴洛克藝術藝術表現

巴洛克藝術建築

西方都市計劃的歷史是從巴洛克時期開始的,那時最醒目的建築物是教堂與宮殿。建築師認為建築物是根據許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個獨立的總體,所以巴洛克建築通常看來就像一尊大型雕塑。
把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畫平面圖,其共同特點是正方形、圓形和十字形;而巴洛克建築的典型特徵是橢圓形、橄欖形以及從複雜的幾何圖形中變化而來的更為複雜的圖形。
用規則的波浪狀曲線和反曲線的形式賦予建築元素以動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藝術最重要的特徵。文藝復興建築如同現代建築一樣,是以簡單的、基本的比例和相互關係為基礎;而巴洛克建築不再崇尚那種含蓄的邏輯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戲劇般的效果。例如:
米開朗基羅助手維紐拉(Vignola,1507-1673)和戴拉?伯達(G.della porta C.1537~1602)在1568~1584年間完成的羅馬《耶穌教堂》,被公認為是從樣式主義轉向巴洛克的代表作。這座教堂內部突出了主廳和中央圓頂,加強了中央大門的作用,以其結構的嚴密和中心效果的強烈而顯示了新的特色。因此,耶穌教堂的內部和門面,後來都成為巴洛克建築的模式,又可稱為「前巴洛克風格」。
十七世紀早期巴洛克建築代表是馬德諾(C.Maderno,1556~1629),在1607~15年完成米開蘭基羅未完成的《聖彼得教堂》(1607-15,羅馬梵諦岡,另有專屬網站詳細圖片解析),他用戲劇性的方式強調正門,例如由扁平的方柱變為半圓柱,再變為四分之三圓柱,使建築的立體塑形複雜多變,動態強烈。他所設計凸出的門面或深凹的門面,都使得教堂和前面廣場上的空間能更進一步的連接起來。
十七世紀盛期巴洛克建築最偉大的大師是貝尼尼(G.L.Bernini,1598~1680),以雕刻家而兼精建築,在1624~33年間完成置於聖彼得大教堂內的青銅華蓋,是一座高達二十九公尺的巨型幕棚,以四根螺旋形雕花大柱支撐蓋頂,雄偉而又華麗(很像佈景裝飾)。又為聖彼得大教堂設計了門前雙臂環拱形的廣場和柱廊(1657),使它成為西方最大的廣場建築之一。
波羅米尼(F.Borromini, 1599~1667)是盛期巴洛克另一位建築大師,喜用凹凸多變的曲線和多種幾何形體的複雜交錯,從整體佈局到細部安排,都能獨出心裁,代表作如四泉的《聖卡羅(S.Carlo)教堂》(1665~67,羅馬),被譽為巴洛克建築的典範。
除以上羅馬地區外,意大利北部的杜林(Turin)地區也有相當發展,瓜里尼(G.Guarini,1624~83)建的《聖布小教堂》(1668~94)圓頂,表現天堂的穹窿,給人一種飄渺無盡永恆的幽思。
西歐諸國的巴洛克建築又結合各地的特點而各有所長,如英、法等國帶有較嚴謹的色彩,例如巴黎凡爾賽宮(1669~85,鼠標點選可看到360度外觀旋轉圖),德國南部則華麗輝煌達於極致,西班牙及其統治下的拉丁美洲也是巴洛克的沃土之一。

巴洛克藝術雕刻

阿波羅和達芙娜 阿波羅和達芙娜
巴洛克雕刻有時是建築的一部份,藝術家表現真實人間的技法臻於成熟完美,例如根據主體的男女老幼來表現人的皮膚外觀,捲髮、衣飾、織物的質感都很逼真。動勢的展現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人物不再被雕成靜止或休息的姿態,而總是處於運動之中。
最著名的是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的名作《聖泰雷莎(St.Theresa)之幻覺》(1645~52,羅馬聖馬利亞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結合,欣賞這類雕像要搭配建築、繪畫一起觀看,以產生視覺上的幻覺。這種風格也影響西歐各地。其它名作如《四河噴泉》(局部圖,1648-51,羅馬Navona廣場)、《大衞》(David,1623-24,大理石, 高170 cm,Galleria Borghese, Rome)。
法國巴洛克雕刻大師有:
普傑(P.Puget,1620-94)的《克羅託那的米羅》(1671~83,巴黎羅浮宮)。
柯塞沃克(A.Coysevox,1640~1720)的《勒布蘭半身像》(1676)、《路易十四半身像》(1680,凡爾賽宮)。

巴洛克藝術繪畫

魯本斯部分油畫作品
魯本斯部分油畫作品(4張)
宏偉壯觀,充滿動感,精湛的透視變奏(如前縮法),戲劇性的構圖,起伏波動,體現無限的空間,加以理想光的對比,使畫面產生統一協調如舞台佈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繪畫的特色。
意大利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3~1610),是巴洛克繪畫的先驅,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線以獲得畫面戲劇性的效果,也利用明暗表現法以襯托真實的空間感,並捨棄細節的描寫。他對自然的態度是直觀的,以粗野或純樸的市民為模特兒作肖像畫。他更在靜物畫上另闢蹊徑。代表作有《在以馬杵斯吃晚餐》(1601,,倫敦國家畫廊)、《埋葬基督》(1604,梵諦岡美術館)、《水果籃》(靜物, 1596,46×64.5cm,米蘭,諳布羅西阿納美術館)、《酒神》(1597,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個性狂野、暴躁、易怒,命短,他要脱離陳規,重新思考藝術,風格上被稱為「自然主義者」。
卡拉契(Carracci,1560~1609),勤練古典美,代表作祭壇畫——《聖母哀悼基督之死》(1603,92,8 x 103,2 cm,倫敦國家畫廊),畫中光線照耀在救主形體上,與整體引發觀者情感的手法,都屬巴洛克式的,構圖簡單和諧,有點感傷性,但避免提醒人們有關死亡的恐怖和受難的痛苦。

巴洛克藝術傢俱

傢俱 傢俱
除了建築和雕塑和繪畫之外,巴洛克傢俱無疑是巴洛克藝術最市民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號稱"太陽王',他對凡爾賽宮的奢華裝修造成了大量巴洛克風格傢俱的誕生。宮廷藝術的發展造就了一大批巴洛克藝術大師。複雜的雕刻,名貴材料如柚木,黃金,象牙,紫檀木的大量使用,使得巴洛克傢俱成為了世界三大傢俱的代表之首,屹立在世界傢俱的頂尖位置上,數百年不倒。
英國塞特維那皇室傢俱--巴洛克風格
英國塞特維那皇室傢俱--巴洛克風格(6張)
扶手椅---椅腿可以使”倒方錐“或者”欄杆柱“式,上面出現了日益複雜的橢圓形緣飾,凹槽飾,葉飾。從路易十三繼承的H型連桿,逐漸演變為X型。禮儀的需要促使大量摺疊椅凳子問世,上面時有華麗的雕刻。
雙體傢俱--衣櫃面板的線條也變得更柔和,下不和兩端成弧形,並向圖中那樣由於凸出部分或者轉角處呈新月形而變得複雜。 [3] 

巴洛克藝術服裝

巴洛克時期的服裝特點:
1、巴洛克風格追求的是繁複誇張、富麗堂皇、氣勢宏大、富於動感的境界。
男裝因巴洛克風格而出現了令人刮目的式樣,走到了奢華和人工造作的盡頭,可以説幾乎超越了男性風格的界限。
巴洛克風格創造出了華麗繁複之極的男裝,在歷史的發展中走到了極端。巴洛克風格服裝的是服裝歷史的典型代表。
2、豔麗奢華的配飾點綴同色的絲絨服裝,定將散發貴族氣質
男裝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袖子花邊了,帶馬刺的靴子也成了時髦,還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劍這個時候時興馬甲,很短很小,有點像西裝背心。
這個時候出現長外套,開始沒有領子,後來出現大領。從上到下密密麻麻的排扣,裝飾極為華麗。外套的口子只扣上邊幾個,下面全是擺設用。後來下襬還加了襯墊使衣服下襬向外翹起來。

巴洛克藝術音樂

通常來説,巴洛克音樂有如下一些特色——它的節奏特別強烈、活躍,短促而律動;旋律精緻、跳躍且持續不斷;採用多旋律、複音音樂的復調法;作曲家普遍強調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於音樂的速度、力度變化在當時相當被看重;曲目的調性也從文藝復興時期單一而保守的教會調式發展為採用大小調形式。同時西洋管絃樂器也在巴洛克時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小提琴的出現、撥絃古鋼琴的成形都為巴洛克音樂提供了更豐富的表現力;其他樂器的發展也使得某些特定風格的巴洛克音樂其配器得以朝着多元化、大規模的方向發展。不過諸如管風琴、羽管健琴、維奧爾琴這類頗具歷史的古樂器依然被廣泛使用。
在音樂表現形式方面,巴洛克時期要比文藝復興時期的體裁豐富的多。皇室以及貴族對音樂的需求,促使許多巴洛克音樂家開拓出很多新的音樂表現形式,歌劇的興起(並不是起源,歌劇的起源要追述到更久之前)便是最為突出的一點。雖然巴洛克時期的歌劇曾被一些專家批評為“矯揉造作”,但卻是此後歌劇發展的一個基礎。聲樂領域的其他表現形式還有神劇、經文歌清唱劇受難曲和彌撒曲等,這些都是帶有強烈宗教色彩的。由此可見在巴洛克時期,宗教音樂西洋音樂中依然佔有很大的分量。巴洛克時期的器樂曲發展很迅速,出現了大協奏曲、獨奏協奏曲管絃樂組曲、各種舞曲、前奏曲幻想曲、託卡塔、賦格奏鳴曲等諸多表現形式。其中很大一部分通過發展、演變,從而成為了後來更為成熟的形式。

巴洛克藝術文學

巴洛克文學是西方文藝復興後期的一個文學流派,另外和古典主義文學清教徒文學併成十七世紀三大文學。它在人文主義文學運動衰落後而興起。它是一種貴族形式主義文學,主張文學為少數有文化修養的人創作。有意在藝術上刻意雕琢,內容上偏向寫信仰危機和悲觀的思想。這類作品追求形式,內容空虛,語言雕琢浮誇。意大利的馬裏諾、西班牙的貢哥拉和卡爾德隆、德國的格里美爾斯豪森、英國的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法國的伏瓦蒂爾等等,都是巴洛克文學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卡爾德隆的小説《人生如夢》、格里美爾斯豪森的流浪漢小説痴兒西木傳》等。

巴洛克藝術主要代表人物

巴洛克藝術大師貝尼尼,是意大利巴洛克風格中最著名的雕刻家、建築家、畫家。
在油畫作品方面代表人物有比利時魯本斯凡·代克、意大利的彼也特洛·貝列提尼·達·科託納、盧·卓爾丹納、喬·巴·高裏等。
巴洛克音樂代表人物:巴赫亨德爾

巴洛克藝術評價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巴洛克藝術相關研究

學術研究中,確定巴洛克藝術地位的是德國藝術史家沃爾夫林(H.wofflin),他的著作《文藝復興與巴洛克》(1888)、《美術史原理》(1915),前者指出巴洛克是繼文藝復興之後的主要流派,並對其形式特點作了分析和歷史考察。後者認為巴洛克風格可作為每一文化或文明進入後期階段的特徵,使之具有更為普遍的意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