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林銀行事件

鎖定
巴林銀行事件是巴林銀行因交易員從事期貨投機失敗而倒閉的事件。巴林銀行創立於1762年,有233年曆史。最初從事貿易,後涉足證券業,19世紀初成為英國政府證券的首席發行商,是英國老牌商人銀行之一。近百年來,該銀行在證券、基金、投資、商業銀行業務等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為倫敦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團化證券商。該行1993年盈利1.05億英鎊;1994年税前利潤高達1.5億英鎊。至1994年底,該行管理着300億英鎊的基金資產,15億英鎊的非銀行存款和10億英鎊的銀行存款。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聲名顯赫的銀行,卻因一個年輕的交易員期貨投機失敗毀於一旦,釀成國際金融市場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失敗又一發人深省的事件——“巴林銀行事件”。 [1] 
中文名
巴林銀行事件
主人公
弗朗西斯·巴林爵士
地    點
倫敦
發生時間
1762年

巴林銀行事件銀行歷史

其業務範圍也相當廣泛,無論是到剛果提煉銅礦,從澳大利亞販過羊毛,還是開掘巴拿馬運河,巴林銀行都可以為之提供貸款,但巴林銀行有別於普通的商業銀行,它不開發普通客户存款業務,故其資金來源比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來謀求生存和發展。在1803年,剛剛誕生的美國從法國手中購買南部的路易斯安納州時,所有資金就出自巴林銀行。儘管當時巴林銀行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一家猶太人開辦的羅斯柴爾德銀行,但巴林銀行還是各國政府、各大公司和許多客户的首選 銀行。1886年,巴林銀行發行“吉尼士”證券,購買者手持申請表如潮水一樣湧進銀行,後來不得不動用警力來維持,很多人排上幾個小時後,買下少量股票,然後伺機拋出。等到第二天拋出時,股票價格已漲了一倍。

巴林銀行事件事件起因

20世紀初,巴林銀行榮幸地獲得了一個特殊客户:英國皇室,巴林家族先後獲得了五個世襲的爵位。這可算得上一個世界記錄,從而奠定巴林銀行顯赫地位的基礎。
裏森於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銀行工作。這之前,他是摩根·斯坦利銀行清算部的一名職員,進入巴林銀行後,他很快爭取到了到印尼分部工作的機會。由於他富有耐心和毅力,善於邏輯推理,能很快地解決以前未能解決許多問題。使工作有了起色。因此,他被視為期貨與期權結算方面的專家,倫敦總部對裏森在印尼的工作相當滿意,並允許可以在海外給他安排一個合適的職務。1992年,巴林總部決定派他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貨與期權交易部門,並出任總經理。
無論做什麼交易,錯誤都在所難免。但關鍵是看你怎樣處理這些錯誤。在期貨交易中更是如此。有人會將“買進”手勢誤 為“賣出”手勢;有人會在錯誤的價位購進合同;有人可能不夠謹慎;有人可能本該購買六月份期貨卻買進了三月份期貨,等等。一旦失誤,就會給銀行造成損失,在出現這些錯誤之後,銀行必須迅速妥善處理,如果錯誤無法挽回,可行的辦法,就是將該項錯誤轉入電腦中一個被稱為“錯誤賬户”的賬户中,然後向銀行總部報告。
裏森於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貨交易員時,巴林銀行原本有一人賬號為“99905”的“錯誤賬號”,專門處理交易過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錯誤。這原是一個金融體系運作過程中正常的錯誤賬户。1992年夏天,倫敦總部全面負責清算工作的哥頓·鮑塞給裏森打了一個電話,要求裏森另設立一個“錯誤賬户”,記錄較小的錯誤,並自行在新加坡處理,以免麻煩倫敦的工作,於是裏森馬上找來了負責辦公室清算的利塞爾,向她諮詢是否可以另立一個檔案,很快,利塞爾就在電腦裏鍵入了一些命令,問他需要什麼賬號,在中國文化裏“8”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數字,因此裏森以此作為他的吉祥數字,由於賬號必須是五位數,這樣賬號為“88888”的“錯誤賬户”便誕生了。

巴林銀行事件事件過程

幾周之後,倫敦總部又打來電話,總部配置了新的電腦,要求新加坡分行按老規矩行事,所有的錯誤記錄仍由“99905”賬户直接向倫敦報告。“88888”錯誤賬户剛剛建立就被擱置不用了,但它卻成為一個真正的“錯誤賬户”存於電腦之中。而且總部這時已經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現的錯誤很多,但裏森都巧妙地搪塞而過。“88888”這個被人忽略的賬户,提供了裏森日後製造假帳的機會,如果當時取消這一賬户,則巴林的歷史可能會重寫了。
1992年7月17日,裏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僅一星期的交易員金·王犯了一個錯誤:當客户(富士銀行)要求買進20口日經指數期貨合約時,此交易員誤為賣出20口,這個錯誤在裏森當天晚上進行清算工作時被發現。欲糾正此項錯誤,須買回40口合約,表示至當日的收盤價計算,其損失為2萬英鎊。並應報告倫敦總公司。但在種種考慮下,裏森決定利用錯誤賬户“88888”,承接了40口日經指數期貨空頭合約,以掩蓋這個失誤。然而,如此一來,裏森所進行的交易便成了“業主交易”使巴林銀行在這個賬户下,暴露在風險部位。數天之後,更由於日經指數上升200點,此空頭部位的損失便由2萬英鎊增為6萬英鎊了(注:裏當時年薪還不到5萬英鎊)。此時裏森更不敢將此失誤向上呈報。
另一個與此同出一轍的錯誤是裏森的好友及委託執行人喬治犯的。喬治與妻子離婚了,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並開始自暴自棄,裏森喜歡他,因為喬治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最棒的交易員之一。但很快喬治開始出錯了。裏森示意他賣出的100份九月的期貨全被他買進,價值高達800萬英鎊,而且好幾份交易的憑證根本沒有填寫。
如果喬治的錯誤泄露出去,裏森不得不告別他已很如意的生活,將喬治出現的幾次錯誤記入“88888賬號”對裏森來説是舉手之勞。但至少有三個問題困擾着他:一是如何彌補這些錯誤;二是將錯誤記入“88888”賬號後如何躲過倫敦總部月底的內部審計;三是SIMEX每天都要他們追加保證金,他們會計算出新加坡分行每天賠進多少。“88888”賬户也可以被顯示在SIMEX大屏幕上。為了彌補手下員工的失誤,裏森將自己賺的佣金轉入賬户,但其前提當然是這些失誤不能太大,所引起的損失金額也不是太大,但喬治造成的錯誤確實太大了。 為了賺回足夠的錢來補償所有損失,裏森承擔愈來愈大的風險,他當時從事大量跨式部位交易,因為當時日經指數穩定,裏森從此交易中賺取期權權利金。若運氣不好,日經指數變動劇烈,此交易將使巴林隨極大損失。裏森在一段時日內做得還極順手。到1993年7月,他已將“88888”號賬户虧損的600萬英鎊轉為略有盈餘,當時他的年薪為5萬英鎊,年終獎金則將近10萬英鎊。如果裏森就此打住,那麼,巴林的歷史也會改變。
除了為交易員遮掩錯誤,另一個嚴重的失誤是為了爭取日經市場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在1993年下旬,接連幾天,每天市場價格破紀錄地飛漲1000多點,用於清算記錄的電腦屏幕故障頻繁,無數筆的交易入帳工作都積壓起來。因為系統無法正常工作,交易記錄都靠人力,等到發現各種錯誤時,裏森在一天之內的損失便已高達將近170萬美元。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裏森決定繼續隱藏這些失誤。
裏森自傳中描述:“我為自己變成這樣一個騙子感到羞愧——開始是比較小的錯誤,但現已整個包圍着我,像是癌症一樣……我的母親絕對不是要把我撫養成這個樣子的。”
從制度上看,巴林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交易與清算角色的混淆。裏森在1992年去新加坡後,任職巴林新加坡期貨交易部兼清算部經理。作為一名交易員,裏森本來應有工作是代巴林客户買賣衍生性商品,並替巴林從事套利這兩種工作,基本上是沒有太大的風險。因為代客操作,風險由客户自己承擔,交易員只是賺取佣金,而套利行為亦只賺取市場間的差價。例如裏林利用新加坡及大孤市場極短時間內的不同價格,替巴林賺取利潤。一般銀行對予其交易員持有一定額度的風險部位的許可。但為防止交易員在其所屬銀行暴露在過多的風險中,這種許可額度通常定得相當有限。而通過清算部門每天的結算工作,銀行對其交易員和風險部位的情況也可予以有效瞭解並掌握。但不幸的是,裏森卻一人身兼交易與清算二職。
在裏森抵達新加坡前的一個星期,巴林內部曾有一個內部通訊,對此問題可能引起的大災難提出關切。但此關切卻被忽略,以至於裏森到職後,同時兼任交易與清算部門的工作。如果裏森只負責清算部門,如同例子本來被賦予的職責一樣,那麼他便沒有必要、也沒有機會為其他交易員的失誤行為瞞天過海,也就不會造成最後不可收拾的局面。
在損失達到5000萬英鎊時,巴林銀行曾派人調查裏森的帳目。每天都有一張資產負債表,每天都有明顯的記錄,可看出裏森的問題,即使是月底,裏森為掩蓋問題所製造的假帳,也極易被發現——如果巴林真有嚴格的審查制度。裏森假造花旗銀行有5000萬英鎊存款,但這5000萬已被揶用來補償88888號賬户中的損失了。查了一個月的帳,卻沒有人去查花旗銀行的帳目,以致沒有人發現花旗銀行賬户中並沒有5000萬英鎊的存款。
關於資產負債表,巴林銀行董事長彼得·巴林在1994年3月有過一段評語,認為資產負債表沒有什麼用,因為它的組成,在短期間內就可能發生重大的變化,因此,彼得·巴林説:“若以為揭露更多資產負債表的數據,就能增加對一個集團的瞭解,那真是幼稚無知。”對資產負債表不重視的巴林董事長付出的代價之高,也實在沒有人想象得到吧。

巴林銀行事件最後崩潰

另外,在1995年1月11日,新加坡期貨交易所的審計與税務部發函巴林,提出他們對維持88888號賬户所需資金問題的一些疑慮。而且此時裏森已需每天要求倫敦匯入1000萬英鎊,以支付其追加保證金。事實上,從1993年到1994年,巴林銀行在SIMEX 及日本市場投入的資金已超過11000萬英鎊,超出了英格蘭銀行規定英國銀行的海外總資金不應超過25%的限制。為此,巴林銀行曾與英格蘭銀行進行多次會談。在1994年5月,得到英格蘭銀行主管商業銀行監察的高級官員之“默許”,但此默許並未留下任何證明文件,因為沒有請示英格蘭銀行有關部門的最高負責人,違反了英格蘭銀行的內部規定。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便是巴林在1994年底發現資產負債表上顯示5000萬英鎊的差額後,仍然沒有警惕到其內部控管的鬆散及疏忽。在發現問題至其後巴林倒閉的兩個月時間裏,有很多巴林的高級及資深人員曾對此問題加以關切,更有巴林總部的審計部門正式加以調查。但是這些調查都被裏森以極輕易 的方式矇騙過去。裏森對這段時期的描述為:“對於沒有人來制止我的這件事,我覺得不可思議。倫敦的人應該知道我的數字都是假造的,這些人都應該知道我每天向倫敦總部要求的現金是不對的,但他們仍舊支付這些錢”。
巴林銀行事件 巴林銀行事件
從金融倫理角度而言,如果對以上所有參與“巴林事件”的金融從業人員評分,都應給不及格的分數。尤其是巴林的許多高層管理者,完全不去深究可能的問題,而一味相信裏森,並期待他為巴林套利賺錢。尤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巴林破產的兩個月前,即1994年12月,於紐約舉行的一個巴林金融成果會議上,250名在世界各地的巴林銀行工作者,還將裏森當成巴林的英雄,對其報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其後數日東京日經指數大幅度下跌,裏森一方面遭受更大的損失,另一方面購買更龐大數量的日經指數期貨合約,希望日經指數會上漲到理想的價格範圍。1月30日,裏森以每天1000萬英鎊的速度從倫敦獲得資金,已買進了3萬口日經指數期貨,並賣空日本政府債券。2月10日,裏森以新加坡期貨交易所交易史上創紀錄的數量,已握有55000口日經期貨及2萬口日本政府債券合約。交易數量愈大,損失愈大。
所有這些交易,均進入88888賬户。賬户上的交易,以其兼任清查之職權予以隱瞞,但追加保證金所須的資金卻是無法隱藏的。裏森以各種藉口繼續轉帳。這種鬆散的程度,實在令人難以置信。2月中旬,巴林銀行全部的股份資金只有47000萬英鎊。
1995年2月23日,在巴林期貨的最後一日,裏森對影響市場走向的努力徹底失敗。日經股價收盤降到17885點,而裏森的日經期貨多頭風險部位已達6萬餘口合約;其日本政府債券在價格一路上揚之際,其空頭風險部位亦已達26000口合約。裏森為巴林所帶來的損失,在巴林的高級主管仍做着次日分紅的美夢時,終於達到了86000萬英鎊的高點,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銀行終結的命運。
新加坡在1995年10月17日公佈的有關巴林銀行破產的報告及裏森自傳中的一個感慨,也是最能表達我們對巴林事件的遺憾。報告結論中的一段:“巴林集團如果在1995年2月之前能夠及時採取行動,那麼他們還有可能避免崩潰。截至1995年1月底,即使已發生重大損失,這些損失畢竟也只是最終損失的1/4。如果説巴林的管理階層直到破產之前仍然對“88888”賬户的事一無所知,我們只能説他們一直在逃避事實”。
裏森説:“有一羣人本來可以揭穿並阻止我的把戲,但他們沒有這麼做。我不知道他們的疏忽與罪犯級的疏忽之間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們是否對我負有什麼責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銀行,我是不會有機會開始這項犯罪的”。
參考資料
  • 1.    李偉民.金融大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