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東過路黃

鎖定
巴東過路黃(Lysimachia patungensis Hand.-Mazz.)是屬於報春花科多年生匍匐草本。多年生草本。莖纖細,長10~40釐米。葉對生,莖端的2對密聚,呈輪生狀,葉片闊卵形或近圓形,極少近橢圓形,先端鈍圓、圓形或有時微凹,基部寬楔形,稀為楔形,草質而稍厚。蒴果。花期5~6月,果期7~8月。
中文名
巴東過路黃
拉丁學名
Lysimachia patungensis Hand.-Mazz.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4] 
杜鵑花目
報春花科
珍珠菜屬
巴東過路黃

巴東過路黃形態特徵

莖纖細,匍匐伸長,節上生根,長10-40釐米,密被鐵鏽色多細胞柔毛;分枝上升,長3-10釐米,節間長1-3.5釐米。
葉對生,莖端的2對(其中1對常縮小成苞片狀)密聚,呈輪生狀,葉片闊卵形或近圓形,極少近橢圓形,長1.3-3.8釐米,寬8-30毫米,先端鈍圓、圓形或有時微凹,基部寬截形,稀為楔形,草質而稍厚,上面綠色,下面粉綠色,兩面密佈具節糙伏毛,邊緣透光可見透明粗腺條,中肋稍寬,在下面微隆起,側脈不明顯;葉柄長約為葉片的一半或與葉片近等長,密被柔毛。
花2-4朵集生於莖和枝的頂端,無苞片;花梗長6-25毫米,密被鐵鏽色柔毛;花萼長6-7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披針形,寬約1.5毫米,頂端稍鈍,具極狹的膜質邊緣,背面被疏柔毛;花冠黃色,內面基部橙紅色,長12-14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長2-3毫米,裂片長圓形,寬3-5毫米,先端圓鈍,有少數透明粗腺條(幹後有時呈淡褐色);花絲下部合生成高2-3毫米的筒,分離部分長4-6毫米;花葯卵狀長圓形,長約1.5毫米;花粉粒具3孔溝,近球形[(28-30) × (25-27)微米],表面具網狀紋飾;子房上部被毛,花柱長達6毫米。蒴果球形,直徑4-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巴東過路黃生長環境

巴東過路黃
巴東過路黃(38張)
生於山谷溪邊和林下,垂直分佈上限可達海拔1000米。 [5] 

巴東過路黃分佈範圍

產於湖北、湖南、廣東、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模式標本採自湖北巴東 [1] 

巴東過路黃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全草,除去雜質,洗淨,曬乾 [2] 

巴東過路黃化學成分

全草含槲皮素、異槲皮苷、山柰酚等 [2] 

巴東過路黃應用

花金黃,供觀賞 [3] 

巴東過路黃相關變型

葉光滑無毛;莖和花萼被極稀疏的柔毛或近於無毛。
產於廣東北部、湖南、江西、浙江。生於疏林下,垂直分佈上限可達海拔1000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