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彥託海鎮

鎖定
巴彥託海鎮,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下轄鎮,為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駐地,地處鄂温克族自治旗北部,東與巴彥嵯崗蘇木接壤,南與錫尼河東蘇木和錫尼河西蘇木相連,西與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毗鄰,北與海拉爾區健康街道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505.49平方千米。 [2] 
日偽統治時期,建胡吉日諾爾蘇木;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稱巴彥託海蘇木;1984年,改設巴彥託海鎮。 [1]  截至2018年末,巴彥託海鎮户籍人口有25676人。 [2]  截至2020年6月,巴彥託海鎮下轄3個社區、4個行政村。 [3] 
2011年,巴彥託海鎮財政總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840元。 [1]  2018年,巴彥託海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0個。 [2] 
中文名
巴彥託海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温克族自治旗
地理位置
鄂温克族自治旗北部
面    積
505.49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索倫大街009號
電話區號
0470
郵政編碼
0211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蒙E
人    口
25676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巴彥託海鎮建置沿革

日偽統治時期,建胡吉日諾爾蘇木。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改稱巴彥託海蘇木。
1958年,改為南屯人民公社。
1978年,設巴彥託海鎮人民公社。
1980年,改稱巴彥託海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改設巴彥託海鎮。 [1] 

巴彥託海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巴彥託海鎮下轄3個社區、4個行政村:安門、賽克、艾裏,團結、巴彥託海、馬蹄坑、雅爾斯;下設17個居民小組、59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巴彥託海鎮下轄3個社區、4個行政村:安門社區、賽克社區、艾里社區,巴彥託海村、雅爾賽村、馬蹄坑村、團結村。 [3] 

巴彥託海鎮地理環境

巴彥託海鎮位置境域

巴彥託海鎮地處鄂温克族自治旗北部,東與巴彥嵯崗蘇木接壤,南與錫尼河東蘇木和錫尼河西蘇木相連,西與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毗鄰,北與海拉爾區健康街道交界, [1]  行政區域面積505.49平方千米。 [2] 

巴彥託海鎮地形地貌

巴彥託海鎮地處大興安嶺西側,呼倫貝爾草原南部,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地形為高平原平坦開闊。一般海拔613—800米,最高峯位於和錫尼河東蘇木交界的巴彥汗烏拉山,海拔841米。 [1] 

巴彥託海鎮氣候

巴彥託海鎮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降雨集中而有限,天氣温涼而短促,雨熱同期,光能資源豐富,熱量相對不足,温差較大、無霜期短。年平均氣温-2.3℃,極端最低氣温-44.9℃,極端最高氣温37.7℃。年日照時數2600—294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100—120天。年降水量300—380毫米,降雨集中在7—8月,佔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 [1] 

巴彥託海鎮自然災害

巴彥託海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等。旱災年均發生一次,主要發生在6—10月。 [1] 

巴彥託海鎮人口

2011年末,巴彥託海鎮總人口2239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727人,城鎮化率88.1%。另有流動人口1201人。總人口中,男性11268人,佔50.3%;女性11126人,佔49.6%;14歲以下1275人,佔5.7%;15—64歲19419人,佔86.7%;65歲以上1700人,佔7.6%。2011年,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長率4.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0.95人。 [1] 
2017年末,巴彥託海鎮常住人口為25276人。 [4] 
截至2018年末,巴彥託海鎮户籍人口有25676人。 [2] 

巴彥託海鎮經濟

巴彥託海鎮綜述

2003年,巴彥託海鎮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02元。
2011年,巴彥託海鎮財政總收入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9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840元。 [1] 
2018年,巴彥託海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0個。 [2] 

巴彥託海鎮農業

2003年,巴彥託海鎮畜牧總頭數達44301頭(只)。
2011年,巴彥託海鎮耕地面積0.4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68.4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0.72億元,比上年增加0.23%。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703頭,年末存欄932頭;羊飼養量19569只,年末存欄18485只,收購羊皮1084張;牛飼養量8428頭,年末存欄7573頭。2011年,生產肉類1418噸,其中豬肉171噸,牛肉1096噸,羊肉108噸;鮮奶800噸。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8萬畝,其中防護林8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0萬株,林木覆蓋率2%,活立木蓄積量69萬立方米。 [1] 

巴彥託海鎮工業

2011年,巴彥託海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23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54億元,比上年增長4.2%。營業收入達到千萬元以上的企業3家。 [1] 

巴彥託海鎮商業

2011年末,巴彥託海鎮有商業網點520個,職工55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56億元,比上年增長19.7%。 [1] 

巴彥託海鎮社會事業

巴彥託海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巴彥託海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577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2所,在校生1456人,專任教師2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37人,專任教師12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40%,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89人,專任教師26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296人。 [1] 
2011年,巴彥託海鎮教育經費達0.86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86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81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5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3%、12.3%、11.7%、16.9%。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1.8%,比上年提高了0.13%。 [1] 

巴彥託海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巴彥託海鎮有文化藝術團體8個,會員244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8個,建築面積320平方米,藏書5萬冊;博物館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鄂温克族的阿肯貝、達斡爾族的烏春、蒙古族的四胡演奏等。 [1] 

巴彥託海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巴彥託海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其中二級乙等綜合醫院1所,二級乙等專科醫院1所;病牀300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3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3.4張,固定資產總值1.6億元。專業衞生人員132人,其中執業醫師54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4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6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2450人次,住院手術148台次,出院病人1893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5.6/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5%,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977人,參合率91.2%。 [1] 

巴彥託海鎮社會保障

2011年,巴彥託海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946户,人數4258人,支出1164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230元,比上年增長14%;城市醫療救助10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258人次,共支出38萬元,比上年增長10%。牧區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83户,人數331人,支出50萬元,比上年增長35%,月人均127元,比上年增長36%;五保分散供養7人,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14%;牧區醫療救助3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31人次,共支出1.6萬元,比上年增長66%;牧區臨時救濟128人次,支出10.7萬元,比上年增長66%。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人,安置義務兵1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3.9萬元,比上年增長10%。社會服務單位3個,牀位1211張,其中收養機構牀位92張,生活無着人員救助牀位9張,社區服務牀位20張,收養57人。社區服務設施8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3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4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數20張。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3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2萬元,捐贈物資折款2萬元,接受捐贈衣被1000件,使380人(次)困難羣眾受益;福利企業1個,安置殘疾職工13人,福利企業產值350萬元。新增就業人員642人,有389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0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全年共幫助6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組織29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工作。 [1] 
2011年末,巴彥託海鎮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8300人,比上年末增加1700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2300人,比上年末增加140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7000人,比上年末增加90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1300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人。參加失業保險10500人,比上年末增加300人。參加工傷保險3900人,比上年末增加180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1400人,比上年末增加180人。參加生育保險4600人,比上年末增加1300人。全年共有11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比上年減少9人。 [1] 
2011年末,巴彥託海鎮有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6%。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1件,結案8件。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1件,佔12.5%,仲裁機構立案受理勞動人事爭議9件,結案率98%,調解組織受理(含仲裁機構案外調解)1件,結案率92%。各級仲裁機構立案受理勞動爭議11件,比上年減少5%,涉及勞動者264人,比上年減少10%,其中集體勞動爭議2件,涉及勞動者31人,當期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8件,比上年減少4%。 [1] 

巴彥託海鎮交通

巴彥託海鎮境內有201省道、202省道經過。

巴彥託海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巴彥託海鎮因鎮區坐落在伊敏河套而得名。 [1] 
  • 文物古蹟
巴彥汗日本毒氣實驗場遺址位於境內巴彥託海鎮馬蹄坑嘎查。建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佔地面積110平方千米,是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地區設置的最大生化武器實驗場。 [5]  2013年5月3日,被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6] 

巴彥託海鎮風景名勝

  • 鄂温克博物館
鄂温克博物館是一個全面展示鄂温克族發展歷史、政治經濟及生產生活的博物館。2009年,鄂温克博物館被批准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該館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4個展廳,分別為歷史展廳、民族展廳、自然展廳、成就展廳。 [7] 
  • 晨光生態園
晨光生態園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位於巴彥託海鎮南7.5千米處,坐落在伊敏河畔三道灣水域。佔地面積200萬平方米。 [8]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蘭恩華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內蒙古自治區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01:0369-0371.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105.
  • 3.    巴彥託海鎮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08]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104頁.
  •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蘭恩華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內蒙古自治區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01:0368.
  • 6.    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08]
  • 7.    鄂温克博物館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08]
  • 8.    晨光生態園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