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彥庫仁鎮

鎖定
巴彥庫仁鎮,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下轄鎮,地處陳巴爾虎旗中部,東與寶日希勒鎮接壤,南至海拉爾河與呼和諾爾鎮相接,西與巴彥哈達蘇木毗鄰,北抵莫爾格勒河與巴彥哈達蘇木接連, [1]  行政區域面積720平方千米。 [2]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巴彥庫仁為陳旗日偽公署駐地;1957年11月,設巴彥庫仁鎮。 [1]  截至2018年末,巴彥庫仁鎮户籍人口有19357人。 [2]  截至2020年6月,巴彥庫仁鎮下轄5個社區。 [3] 
2011年,巴彥庫仁鎮財政總收入0.18億元,比上年增長73.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1433元。 [1]  2018年,巴彥庫仁鎮有工業企業73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8個。 [2] 
中文名
巴彥庫仁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
地理位置
陳巴爾虎旗中部
面    積
720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
政府駐地
巴彥社區安奔街寶日希勒路16號
電話區號
0470
郵政編碼
012500
車牌代碼
蒙E
人    口
19357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巴彥庫仁鎮建置沿革

巴彥庫仁鎮風景
巴彥庫仁鎮風景(1張)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巴彥庫仁為陳旗日偽公署駐地。
1949年,陳旗人民政府建立,巴彥庫仁為旗政府駐地。
1957年11月,設巴彥庫仁鎮。
1958年,同巴彥哈達公社合併。
1961年,分設。
1968年,改為巴彥庫仁鎮革命委員會。
1981年,巴彥庫仁鎮革命委員會復為管理委員會。
2006年,巴彥哈達蘇木併入。
2010年10月,巴彥哈達辦事處恢復巴彥哈達蘇木建制。 [1] 

巴彥庫仁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巴彥庫仁鎮下轄4個社區:巴彥、多藍、蘇優勒、圖布新。 [1] 
截至2020年6月,巴彥庫仁鎮下轄5個社區:多藍社區、蘇優勒社區、巴彥社區、圖布新社區、陳旗工業園區社區, [3]  鎮人民政府駐巴彥社區安奔街寶日希勒路16號。 [1] 

巴彥庫仁鎮地理環境

巴彥庫仁鎮位置境域

巴彥庫仁鎮地處陳巴爾虎旗中部,東與寶日希勒鎮接壤,南至海拉爾河與呼和諾爾鎮相接,西與巴彥哈達蘇木毗鄰,北抵莫爾格勒河與巴彥哈達蘇木接連, [1]  行政區域面積720平方千米。 [2] 

巴彥庫仁鎮地形地貌

巴彥庫仁鎮地處海拉爾河河谷平原,東西向分佈,略呈矩形。地勢平坦遼闊。一般海拔590—720米。 [1] 

巴彥庫仁鎮氣候

巴彥庫仁鎮氣候特點是春風大、夏雨勤、秋霜早、冬季寒冷。年平均氣温-3至-1.7℃,極端最高氣温38.4℃。年平均降水量300—35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900小時,年平均風速3.5米/秒,無霜期年平均128天。 [1] 

巴彥庫仁鎮水文

巴彥庫仁鎮境內主要河流海拉爾河由東向西流經巴彥庫仁鎮流經陳旗河長224千米,平均流量107立方米/秒。莫爾格勒河發源於大興安嶺西麓,自東北向西南流經巴彥庫仁鎮,河道彎曲係數達2.5—3.0,平均流量3.15立方米/秒。境內大小湖泊3個,大於10平方千米的1個,即呼和諾爾湖。 [1] 

巴彥庫仁鎮自然災害

巴彥庫仁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雪、乾旱、洪澇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發生在1983年8月4日,陳旗發生嚴重水災,巴彥庫仁鎮倒塌房屋344户,危險房353户,蔬菜地被淹面積5000畝。 [1] 

巴彥庫仁鎮自然資源

巴彥庫仁鎮境內其他自然資源有水域18.2萬畝,葦地12.5萬畝,天然草場面積1.8萬公頃。野生植物有蘑菇、黃花菜、柳蒿芽、野韭菜等。藥用植物有知母遠志、黃芪等。野生動物有狼、草兔、水鼠、早獺、野鴨、大雁、天鵝等。魚類有鯽魚、鯉魚、柳根、狗魚等。 [1] 

巴彥庫仁鎮人口

2011年末,巴彥庫仁鎮總人口2486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027人,城鎮化率92%。另有流動人口1835人。總人口中,男性11842人,佔51.43%;女性11185人,佔48.57%。總人口中,以蒙古族為主,達12885人,佔55.96%;有漢、回、朝鮮、滿、柯爾克孜、達斡爾等10個少數民族,共10142人,佔44.04%。2011年,人口出生率6.99‰,人口死亡率6.09‰,人口自然增長率0.9‰。人口密度為每千平方米32人。 [1] 
2017年末,巴彥庫仁鎮常住人口為24446人。 [4] 
截至2018年末,巴彥庫仁鎮户籍人口有19357人。 [2] 

巴彥庫仁鎮經濟

巴彥庫仁鎮綜述

2011年,巴彥庫仁鎮財政總收入0.18億元,比上年增長73.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1433元。 [1] 
2018年,巴彥庫仁鎮有工業企業73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8個。 [2] 

巴彥庫仁鎮農業

2011年,巴彥庫仁鎮有耕地面積2.75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63萬畝,林地面積3.1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0.38億元,比上年增加11.7%。糧食作物以小麥、大麥為主。2011年,小麥產量310噸,大麥產量9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1萬頭,年末存欄0.08萬頭;羊飼養量3.2萬隻,年末存欄2萬隻;牛飼養量0.95萬頭,年末存欄0.8萬頭。2011年,生產肉類845噸,其中牛肉674噸,羊肉38噸;鮮奶1.95萬噸;畜牧業總產值0.25億元。 [1] 

巴彥庫仁鎮金融業

2011年末,巴彥庫仁鎮有5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0.5億元,比上年增長2.1%。 [1] 

巴彥庫仁鎮社會事業

巴彥庫仁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巴彥庫仁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712人,專任教師45人;小學2所,在校生1661人,專任教師2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完全中學2所,在校生1208人,專任教師18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61%,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職業高中1所,在校生72人,專任教師42人。 [1] 

巴彥庫仁鎮科學技術

2011年末,巴彥庫仁鎮有農業科技與服務單位5個,技術人員64人,科技示範基地3處,科技示範户6户。 [1] 

巴彥庫仁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巴彥庫仁鎮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4個,演職人員100多人;電影放映單位1個,電影院1座,座位300個;俱樂部3所,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5個,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博物館1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少數民族廣場舞、秧歌等。 [1] 

巴彥庫仁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巴彥庫仁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6個,其中醫院2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所1個,衞生監督所1個;病牀158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8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6.8張,固定資產總值0.43億元。專業衞生人員220人,其中執業醫師55人,執業助理醫師60人,註冊護士10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9.5人、執業(助理)醫師4.9人、註冊護士4.7人。2011年,孕產婦死亡率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97‰、0.5‰、0.97‰。 [1] 

巴彥庫仁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巴彥庫仁鎮有體育場地1處。體育館1座,體育社團5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乒乓球、門球等。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5%。 [1] 

巴彥庫仁鎮社會保障

2011年,巴彥庫仁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381户,人數1953人,支出724.81萬元,比上年增長10%,月人均309元,比上年增長10%;城市醫療救助268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62人次,共支出3.3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支出13.4萬元,比上年增長10%。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000畝,直接經濟損失80萬元,救災支出7萬元,比上年增長-23%。新增就業人員624人,有25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69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1184元,比上年增加486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5200元,比上年增加1200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0萬元,比上年增長33%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個,銷售福利彩票7.5萬元;福利企業1個,安置殘疾職工3人,福利企業產值0.003億元。社區服務中心4個,日間照料室兩間,牀位數12張。 [1] 

巴彥庫仁鎮交通運輸

巴彥庫仁鎮有301國道穿過境內。

巴彥庫仁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巴彥庫仁”系蒙古語,意為“富饒的院落”,指環形盆地,因地處海拉爾河和莫爾格勒河之間的盆地而得名。 [1] 

巴彥庫仁鎮風景名勝

  • 陳巴爾虎旗民族博物館
陳巴爾虎旗民族博物館位於陳巴爾虎旗旗府所在地巴彥庫仁鎮,成立於2007年6月,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布展面積4500平米,館內珍藏品達2924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2套(98件),二級文物32套(57件),三級文物54套(100件),分民俗、歷史、自然、成就等四個展廳展出,全長展線827米。展廳共兩層,一層為自然廳,二層為歷史廳、民俗廳和現代成就廳。 [5] 
  • 呼和諾爾旅遊景區
呼和諾爾景區位於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境內,距巴彥庫仁鎮26千米。景區內有4平方千米的天然草原,12平方千米的湖泊,湖水與海拉爾河、莫日格勒河相連。2003年被評為內蒙古東部“全國農(牧)業旅遊示範點”。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AAAA級景區”。 [6] 

巴彥庫仁鎮榮譽稱號

2010年,巴彥庫仁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