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廟鎮

鎖定
巴廟鎮,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地處鎮巴縣東部,東與安康市紫陽縣紅椿鎮相接,南、西與觀音鎮毗連,北與碾子鎮為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5.7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60平方千米。 [2] 
巴廟鎮境內有長安寨遺址1個,小河口街市、鐘響院、吊鐘巖、老南山等景點。 [1]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巴廟鎮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巴廟鎮常住人口為11377人。 [4]  2011年,巴廟鎮農業總產值1.09億元,商品銷售總額達2億元。 [1] 
中文名
巴廟鎮
行政區劃代碼
610728104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
地理位置
鎮巴縣東部
面    積
168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巴廟街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編碼
723604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1377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車牌代碼
陝F

巴廟鎮歷史沿革

因鎮政府駐巴廟街而得名。
清嘉慶七年(1802年),設定遠廳東鄉從政裏偏溪河地。
民國三年(1914年),設鎮巴縣東區偏溪河村。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設偏溪河聯保2、3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觀音鄉8保。
1950年,設觀音區巴廟鄉。
1958年12月,設巴廟管理區。
1961年,成立巴廟公社。
1966年12月,更名為光華公社。
1979年3月,仍復稱巴廟公社。
1984年5月,改設巴廟鄉。
1996年5月,將小河、廟溪、巴廟、吊鐘巖鄉合併設為巴廟鎮。 [1] 

巴廟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轄巴廟1個社區,寨灣、吊鐘、楊莊、劉家灣、石院子、黃壩、金山、雙河、小河口、獅子壩、柴家坡、老莊梁,馬頭嶺、老河壩、田坎15個行政村;下設5個居民小組、85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巴廟鎮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巴廟街。 [1] 
巴廟鎮各村(社區)村(居)委會
巴廟鎮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728104001
121
巴廟社區
610728104201
220
寨灣村
610728104202
220
吊鐘村
610728104204
220
石院子村
610728104205
220
黃壩村
610728104206
220
劉家灣村
610728104207
220
金山村
610728104208
220
雙河村
610728104211
220
老莊梁村
610728104212
220
老河壩村
610728104214
220
馬頭嶺村
610728104215
220
小河口村
610728104221
220
楊莊村

巴廟鎮地理環境

巴廟鎮位置境域

巴廟鎮地處鎮巴縣東部,東與安康市紫陽縣紅椿鎮相接,南、西與觀音鎮毗連,北與碾子鎮為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5.7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60平方千米。 [2] 

巴廟鎮地形地貌

巴廟鎮地處大巴山山區,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境內東北山巒起伏,峯嶺綿亙,溝河密佈。最高峯花尖寨,海拔1686米;最低點爛柴溝口,海拔416米。 [1] 

巴廟鎮氣候特徵

巴廟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3.8℃,1月平均最低氣温2.6℃,7月平均最高氣温25.9℃。無霜期年平均239天。年平均降水量1230毫米,降雨主要出現在每年的6—9月。 [1] 

巴廟鎮水系水文

巴廟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楮河、雙河、偏溪河3條。偏溪河由雙河、西河兩條相匯而成,流域面積11.3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0.8億立方米;雙河由西北向南,流域面積15.4平方千米,匯入偏溪河,年平均流量1.1億立方米;楮河由觀音向東北流經鎮境16.5平方千米,入紫陽縣境,年平均流量2.4億立方米。 [1] 

巴廟鎮自然災害

巴廟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洪澇、滑坡、乾旱、大風、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96年7月7日,本鎮遭受了特大暴雨洪水災害,水漫巴廟老集鎮,集鎮6個駐鎮單位和78户居民住房被水淹達1.7米,水毀耕地450餘畝,農作物受災近萬畝,倒塌房屋289間,損毀便民橋103座,造成15人死亡,沖走家畜639頭,造成全鎮經濟損失總達1635萬元。2010年7月18日、7月24日,巴廟鎮再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造成全鎮5人死亡,1人失蹤,2人重傷,3人輕傷,101間房屋倒塌,930間房屋嚴重受損,1025間一般受損。境內26處2.2千米通村水泥路路基垮塌,路面塌方35處4030.5方,懸板44處9.67千米;村級公路路面損毀29.5千米,路基垮塌35處18.4千米,路面塌方31處3200立方米,造成全鎮農作物受災面積達8885畝,絕收面積達5236畝。同時使19處3.70千米堰渠被毀,水毀河堤22處14.89千米,水毀供水設施6處。損毀低壓線路12處16.0千米,水泥電杆48根。全鎮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 [1] 

巴廟鎮自然資源

巴廟鎮植物資源

巴廟鎮境內主要樹種有椿樹、杉樹、松樹、化角木、白楊樹等;經濟樹種有漆樹、板栗、核桃、銀杏、杜仲、黃柏、厚朴等;竹類主要有斑竹、金竹、木竹、刺竹、瓷竹、黑竹、龍頭竹等;名貴中藥材主要有杜仲、天麻、厚朴、黨蔘、大黃、黃柏、棗皮等。 [1] 

巴廟鎮動物資源

巴廟鎮境內野生動物主要有野豬、刺蝟、錦雞、野雞、竹雞、鹿子、麂子、野兔等;魚類主要有全魚、黃魚、牛尾梢魚、鰱魚、母豬殼魚、鯉魚、鯊棒魚、桃花魚、烏龜等。 [1] 

巴廟鎮礦產資源

巴廟鎮境內已探明的礦藏資源有板石、花崗岩、毒重石、煤、石炭、天然氣等。 [1] 

巴廟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轄區總人口19203人。總人口中,男性10774人,佔56.1%;女性8429人,佔43.9%;18歲以下3727人,佔19.4%;18—35歲5145人,佔26.8%;35—60歲6972人,佔36.3%;60歲以上3359人,佔17.5%。2011年,巴廟鎮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長率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0人。 [1] 
截至2018年末,巴廟鎮户籍人口17893人 [2] 
根據鎮巴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巴廟鎮常住人口為11377人,佔全縣常住人口的5.40%。 [4] 

巴廟鎮經濟

巴廟鎮綜述

2011年,巴廟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205元。 [1] 

巴廟鎮第一產業

2011年,巴廟鎮農業總產值1.09億元,比上年增長13%。
巴廟鎮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巴廟鎮糧食生產6683噸,人均381千克。
巴廟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巴廟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6765畝,產量551噸;蔬菜種植面積5034畝,產量4691噸;魔芋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4100噸。
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林地7.14萬畝,草地10.1萬畝,林木覆蓋率46%。2011年,巴廟鎮水果產量1288噸,主要品種有梨、柿、桃等。
巴廟鎮畜牧業以飼養牛、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巴廟鎮牛存欄1650頭,出欄997頭;生豬存欄16054頭,出欄18058頭;羊存欄5635只,出欄4186只;家禽存欄7萬羽,出欄6.61萬羽。2011年,巴廟鎮生產肉類1753噸,禽蛋340噸。 [1] 

巴廟鎮第二產業

2018年,巴廟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上企業1個。 [2] 

巴廟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有商業網點170個。2011年,巴廟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億元。
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境內有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等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900萬元,人均儲蓄468元;各項貸款餘額100萬餘元。 [1] 
巴廟鎮境內銀行
2018年,巴廟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8個。 [2] 

巴廟鎮交通運輸

巴廟鎮境內鎮碾公路通過雙河、巴廟、石院子、劉家灣、楊莊、吊鐘、寨灣7個村轄區,總長26.6千米;縣鄉(鎮)級公路12條,總長76.5千米,其中村級公路10條,總長50.5千米。村村通水泥路。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鎮區道路總長度0.8千米;鎮區橋樑3座,總長度108米。 [1] 
巴廟橋 巴廟橋

巴廟鎮社會事業

巴廟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6個,各類圖書室19個,藏書20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社火、龍船、花鼓、民歌、嗩吶、剪紙、刺繡等,吊鐘村原生態火紙生產、雙河皮紙生產技術,其中小河口社火、吊鐘火紙生產技藝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户2500户,2008年配備“村村通”450套。 [1] 

巴廟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有小學7所,其中中心小學1所,完小3所,村級小學3所,在校生1034人,專任教師7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53人,專任教師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巴廟鎮境內學校

巴廟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巴廟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6個,其中鎮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15個。2011年,巴廟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 [1] 
巴廟鎮衞生院 巴廟鎮衞生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