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布教派

鎖定
巴布教派,19世紀中葉,伊朗伊斯蘭教派之一。創始人阿里·穆罕默德於1844年宣稱自己是“巴布”(即“門”之義)和新時代的“先知”,故名。
當時伊朗在卡加王朝統治下已淪為半殖民地,進一步加深了國內階級矛盾,社會危機一觸即發。阿里·穆罕默德對當時社會極為不滿,力圖通過宗教改革來改造社會。他聲稱伊斯蘭教舊時代已結束,以他為先知的新紀元開始;提出以他寫的《默示錄》取代《古蘭經》及其他宗教經典;宣傳建立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生活幸福的社會。在否認伊斯蘭教法和世俗法基礎上,提出一系列有關社會與宗教改革的主張。1847年巴布被捕,該派信徒多次起義,先後遭國王軍隊鎮壓,1850年巴布被處死。此後,該派轉入隱蔽鬥爭,並在羣眾中傳播巴布的教義。在遭政府大規模鎮壓下,倖免者紛紛逃亡國外。教派內部分裂為兩派,其中由米爾扎·侯賽因·阿里(又稱巴哈烏拉)領導的巴哈教派,漸漸發展為另一種獨立的宗教——巴哈教,在伊朗境外得到較快的傳播與發展。 [1] 
參考資料
  • 1.    羅肇鴻、王懷寧主編.《資本主義大辭典》: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0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