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兆祥

鎖定
1963年10月生。安徽休寧人。
現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文獻學(方誌學方向)”博士生導師、“旅遊管理”博士生導師。 [3] 
中文名
巴兆祥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安徽休寧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巴兆祥人物經歷

1987年復旦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
2003年7月——2007年1月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在職攻讀歷史地理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00年9月——2001年8月,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訪問助教授。
2005年6月——2005年8月,日本學習院大學客員研究員。
2011年7月——2011年8月,台灣“中研院”近代史所訪問學者。
2015年7月——2015年8月,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東洋大學地域學部訪問學者。 [3] 

巴兆祥研究方向

歷史文獻學(方誌學)、歷史文化的資源化利用 [3] 

巴兆祥教授課程

單獨或共同開設有“中國古代史”、“方誌學通論”、“檔案學概論”、“中國風俗史”、“中國民俗旅遊”、“旅遊資源學”等本科生課程;“方誌學研究”、“區域經濟開發史”、“明清文獻研究”、“中國古代史專題(下)”、“旅遊文獻的利用與研究 ”、“旅遊資源開發與利用”、“文化旅遊資源”等研究生課程。 [3] 

巴兆祥獲獎成果

  1. 《中國地方誌辭典》(編委,主要作者),1987年獲安徽省哲社著作一等獎,全國古籍優秀圖書一等獎
  2. 《方誌學》(與黃葦等合著),1994年3月獲1991~1993年上海市優秀圖書二等獎;1995年11月獲國家教委第二屆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獎
  3. 《方誌學新論》,2006年獲第八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
  4. 《中國地方誌流播日本研究》,2008年獲第九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2003年獲復旦大學“微閣歷史學科獎教金”二等獎 [1] 
  5. 復旦大學2010年度優秀研究生導師
  6. 《中國民俗旅遊新編》(主編)2011年獲上海市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7. “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領銜)2013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3] 

巴兆祥社會任職

復旦大學歷史系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辦MTA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旅遊管理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教委旅遊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方誌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方誌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地方史志學會副會長、《中國地方誌》編委、《中國年鑑研究》編委。 [3] 
2021年12月27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決定,任命巴兆祥為全國旅遊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2] 

巴兆祥代表論文

  1. 《謝啓昆與廣西通志》,《史志文萃》1986年4期
  2. 《王棻方誌理論述評》,《文獻》1987年3期
  3. 《明代地方誌述略》,《文獻》1988年4期
  4. 《明代佚志述略》,《文獻》1990年4期
  5. 《明代地方誌的類型與流派述略》,《江蘇地方誌》,1992年2期
  6. 《試論明代地方誌的特點》,《貴州地方誌》1992年4期
  7. 《試論方誌目錄學的歷史分期》,《四川圖書館學報》1993年1期
  8. 《新編地方誌體例與篇目的關係》,《江蘇方誌》1993年2期
  9. 《方誌市縣、地縣(市)同治問題的處理》,《方誌研究》1993年1期
  10. 《方誌目錄學整理概述》,《上海高校圖書館學刊》1994年2期
  11. 《從水城縣誌看方誌如何反映、體現地方特色》,《史志林》1996年2期
  12. 《民國方誌目錄整理的成就與影響》,《江蘇圖書館學報》1997年1期
  13. 《江淮地區圩田的興築與管理》,《中國農史》1997年第3期
  14. 《江淮地區水利的興修及其特色》,《淮河學刊》1997年2期
  15. 《方誌與旅遊資源開發》,《復旦學報》1997年2期
  16. 《西圩的修治及其管理》,《江淮論壇》1997年3期
  17. 《論民俗旅遊》,《旅遊科學》1999年2期
  18. 《明清時期江淮地區經濟開發初探》,《安徽史學》1999年2期
  19. 《譚其驤與方誌學》(與沈紅亮合著),《歷史地理》16輯
  20. 《黃葦方誌理論研究》(與柳浪合著),《中國地方誌》2001年3期
  21. 《日本大學圖書館中國地方誌調查記》,《中國地方誌》2002年4期
  22. 《日本藏孤本寧夏〈寧靈廳志草〉考述》,《寧夏社會科學》2002年5期
  23. 《日本の大學圖書館にぉける中國地方誌調查記》,日本《史學》71卷4號,2002年
  24. 《建國後館藏方誌目錄的成就與發展》,《情報資料工作》2003年年刊(4月)
  25. 《論編修地方誌與發展旅遊事業》,《寧夏社會科學》2003年3期
  26. 《方誌目錄學芻議》,《中國地方誌》2003年3期
  27. 《簡述偽滿時期的修志活動》,《河北地方誌》2003年6期
  28. 《清末鄉土志考》,(日本)《史學》73卷1號,2004年6月
  29. 《論新方誌續修的幾個問題》,《河北地方誌》2004年3期
  30. 《論大清一統志的編修對清代地方誌的影響》,《寧夏社會科學》2004年3期
  31. 《論明代方誌的數量與修志制度》,《中國地方誌》2004年4期
  32. 《日本天皇“御覽”孤本(崇禎)〈嘉興縣誌〉考述》,《歷史地理》20輯,2004年10月
  33. 《方誌聯合目錄的演變及其發展趨勢》,《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4年6期
  34. 《靜嘉堂文庫所藏方誌源流考》,《復旦史學集刊》第1輯,復旦出版社,2005年6月
  35. 《論新視野下的旅遊志編纂》,《復旦旅遊學集刊》第1輯,復旦出版社,2005年10月
  36. 《京都總合資料館部分漢籍解題》, 日本《學習院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報(2005)》
  37. 《論近代鄉土志的幾個問題》,《安徽史學》2006年6期
  38. 《愛知世博會及其對我們的啓示》,《復旦旅遊學集刊》第2輯,上海三聯,2006年11月
  39. 《方誌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上海方誌研究論叢》第1輯,方誌出版社,2007年1月
  40. 《陸心源所藏方誌流失日本考》,《安徽大學學報》2007年6期
  41. 《中國地方誌對日本地誌的影響》,《復旦史學》第2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42. 《清末民國中日方誌貿易》,《歷史地理》2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43. 《中國地方誌流播日本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80.9萬
  44. 《日本劫購徐則恂“東海樓”藏書始末考》,《文獻》2008年1期
  45. 《論中國地方誌流佈日本的特點》,《上海大學學報》2008年2期
  46. 《17-19世紀中葉中日書籍交流史的經濟學分析:以地方誌為例》,《清史研究》2008年2期
  47. 《明清時期地方誌東傳日本的歷史過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年3期
  48. 《中國大陸新方誌編纂的成就及其存在的問題》,台灣文獻館《方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8年9月 [1] 
  49. 《第二輪志書風俗志編纂芻議》,《中國地方誌》2010年3期
  50. 《1929年日本外務省收購‘東海樓’藏書檔案選譯》(與折原幸惠合作),《浙江地方誌》2010年5期
  51. 《第二輪志書宗教志編纂芻議》,《中國地方誌》2011年8期
  52. 《優化上海都市旅遊軟環境的調查與思考》,樓嘉軍等主編《聚焦都市旅遊管理·遺產·教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
  53. 《近代江南城市的方誌圖書市場》,《復旦史學集刊》第四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54. 《旅遊年鑑述論》, 《復旦旅遊學集刊》第三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55. 《清代江浙方誌東傳日本述略》 ,《江南文化と日本:資料·人的交流の再発掘》(山田獎治·郭南燕編)國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京都)2012年3月
  56. 《2000年以來台灣的方誌學研究》, 《中國地方誌》2012年5期
  57. 《近代日本人對江南城市的旅遊感知》,《復旦旅遊學集刊》第四輯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58. 《中華書局與中國古方誌考》,《中華書局與中國近現代文化》復旦大學歷史系、出版博物館、中華書局、上海辭書出版社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59. 《日本見藏稀見(康熙)<鎮江府志>考述》,華林甫《清代地理志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5月
  60. 《方誌傳播學的構建》,《中國地方誌》2014年5期
  61. 《商務印書館與近代方誌事業》,《浙江方誌》2014年6期
  62. 《中國大陸二輪志書藝文志編纂探討》(與王慧合作),《台灣文獻》65卷第1期(2014年3月出版)
  63. 《試述<大明一統志>的刊本及其歷史貢獻》,《中國地方誌》2015年第1期
  64. 《感知價值視角下上海社會羣體對於方誌文化建設的認知和態度》(與張麗合作),《中國地方誌》2015年第6期
  65. 《舊志整理成果現狀及其發展趨勢》(與郭墨寒合作),《中國地方誌發展報告(2015)》,方誌出版社2015年12月
  66. 《明代西湖旅遊與杭州社會》,《復旦旅遊學集刊》第六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67. 《晚明時期的杭州旅遊》,《復旦史學集刊》第五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
  68. 《中國地方誌發展規律述略》(與何培東合作),《中國地方誌》2016年8期 [3] 

巴兆祥主要項目

1、“中華大典·歷史地理典·方誌總部”(主持),中宣部、文化部國家“十一五”重大規劃項目,1997,1
2、“中國地方誌流播日本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02,6
3、“近代日本漢籍的劫取與國人的應對研究”(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項目,2008,9
4、“日本在中國的圖書蒐集、劫取與國人的應對研究(1895-1945)”(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11,6
5、“20世紀以來方誌學的現代轉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15,12

巴兆祥主要著作

  1. 江淮地區開發探源》(與應嶽林合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2. 《方誌學》(與黃葦等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3. 中國民俗旅遊》(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4. 方誌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6月
  5. 《中國民俗旅遊新編》(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6. 中國地方誌流播日本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7. 《慶應義塾大學図書館中國地方誌目錄》,日本慶應大學《史學》70卷第3、4號合刊抽印本,2001-2007年 [1] 
  8. 《中國民俗旅遊新編》(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 中華大典·歷史地理典·總論分典》(三人主編之一)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版
  10. 《中國民俗旅遊新編》(第2版,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