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中市農業農村局

鎖定
巴中市農業農村局是巴中市機構改革組建的新部門,為巴中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1-2] 
中文名
巴中市農業農村局
所屬部門
巴中市人民政府
所屬地區
巴中市
現任領導
羅中榮(黨組書記)

巴中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職責

(一)統籌研究和組織實施全市“三農”工作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重大政策。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機械化、農墾等農業領域工作的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三農”方面的決策部署。參與涉農財税、價格、收儲、金融保險、進出口等政策制定。
(二)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牽頭組織改善全市農村人居環境。統籌推動發展農村社會事業、農村公共服務、農村文化、農村基礎設施和鄉村治理。指導農業遺產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指導農村精神文明和優秀農耕文化建設。
(三)擬定深化全市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措施。負責農民承包地、農村宅基地管理和改革有關工作。負責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工作。擬訂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規劃與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與發展。指導、監督減輕農民負擔工作。
(四)指導全市鄉村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產地初加工)、休閒農業和鄉村企業發展工作。指導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和管理工作,組織擬訂並實施現代農業園區的政策與規劃。負責現代農業園區申報、評定工作。提出促進大宗農產品流通政策和主要農產品進口建議,研究制定大宗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培育、保護和發展農產品品牌。組織協調“菜籃子”工程有關工作。負責農業信息體系建設,推進數字農業發展。發佈農業農村經濟信息。監測分析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承擔農業統計工作。
(五)負責全市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機械化、農墾等農業各產業的監督管理。指導糧食等農產品生產。指導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工作。組織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指導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落實促進糧油、畜禽、水產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品質改善,促進農業綠色發展。負責漁政漁港、網具監督管理。
(六)負責制定全市農業全產業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開展農業裝備技術攻關和開發,引進、示範和推廣農業機械新技術、新機具,指導全市農業裝備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指導設施農業、農機庫棚、機電提灌、機耕道等基礎設施建設。負責農業機械化使用安全監管工作。
(七)負責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追溯、風險評估,發佈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信息。參與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標準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負責農業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依法組織實施符合安全標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認定、產品認定、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和監督管理。
(八)組織開展全市農業資源區劃和資源保護工作。指導農用地、漁業水域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與管理,負責水生野生動物植物保護、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質量保護工作。負責農村能源建設和資源環境工作,指導農產品產地環境管理和農業清潔生產。提出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的政策建議。指導設施農業、生態循環農業、節水農業發展以及農村可再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農業生物質產業發展。
(九)負責全市有關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組織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承擔農作物種子(種苗)、食用菌種、蠶種、飼草良種、種畜禽、水產苗種、農藥、獸藥(漁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農業生產資料的監督管理職責。牽頭負責“瘦肉精”監督管理工作。監督管理獸醫醫療器械、肥料。制定有關農業生產資料地方標準並監督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監督實施農業生產資料國家標準。制定獸藥(漁藥)殘留限量和殘留檢測方法地方標準,並按規定發佈。組織獸醫醫政、獸藥(漁藥)藥政藥檢工作,負責執業獸醫和畜禽屠宰行業管理。
(十)負責全市農業防災減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指導實施動植物防疫檢疫政策。指導動植物防疫檢疫體系建設,組織監督管理市內動植物防疫檢疫工作,發佈疫情並組織撲滅。組織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普查。牽頭管理外來農業物種。監測、核查、發佈農業災情,組織種子、種苗、化肥、獸藥(漁藥)等農業生產救災物資的儲備和調撥,提出生產救災資金安排建議,指導緊急救災和災後生產恢復。
(十一)負責全市農業投資管理。提出農業投資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建議。編制農業投資項目建設規劃,提出農業投資規模和方向、扶持農業農村發展財政項目的建議,負責農業投資項目資金安排和投資項目監督管理。
(十二)擬定農田建設發展規劃,提出農田建設項目需求建議。負責全市農田建設管理、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質量管理。編制農業綜合開發涉及農田建設項目、農田整治項目、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計劃,並組織實施和管理。
(十三)制定全市農業科研、農技推廣的規劃、計劃和有關政策並組織實施。牽頭推動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和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指導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組織農作物、家禽、水產養殖等新品種育種攻關和農業先進技術引進、試驗、轉化、示範、推廣。負責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和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
(十四)指導全市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制定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農業教育和農業職業技能開發,指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
(十五)牽頭開展全市農業對外合作工作。參與擬訂農業對外開放政策和外向型農業發展規劃,指導外向型農業發展。組織開展農業貿易和農業投資促進活動,推動農業開放合作。
(十六)編制全市煙草種植規劃方案,督促檢查煙葉種植方案貫徹落實。組織實施煙草扶持項目。
(十七)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全市農業綜合執法,負責監督指導重大案件查處和跨區域執法的組織協調工作。負責辦理市本級涉農違法案件,推進農業依法行政。
(十八)負責全市國有農場土地的保護、利用和管理,指導國有農場的改革與發展。
(十九)負責農業機械、農(獸)藥、飼料、漁業、畜禽、屠宰行業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的監督管理。負責組織實施農村沼氣項目的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監督管理。對農業園區的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實施行業監督管理。負責制定職責範圍內的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十)負責職責範圍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審批服務便民化等工作。
(二十一)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職能轉變
(一)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相關農業生產資料、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嚴防、嚴管、嚴控質量安全風險,讓人民羣眾吃得放心、安心。
(三)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加強對行業內交叉重複以及性質相同、用途相近的農業投資項目的統籌整合,最大限度縮小項目審批範圍,加強項目審批“放管服”和事中事後監管,切實提升支農政策效果和資金使用效益。
有關職責分工
(一)與經濟和信息化局的有關職責分工。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全市煙草工業發展相關工作。農業農村局負責煙葉種植等相關工作。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農業裝備工業相關工作。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業機械化相關工作。
(二)與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的有關職責分工。文化旅遊局會同農業農村局建立健全協同配合機制,推動鄉村旅遊工作。農業農村局負責休閒農業推動工作。
(三)與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職責分工。農業農村局負責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食用農產品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後,由市場監管局監督管理。農業農村局負責動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環節、生鮮乳收購環節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兩部門要建立食品安全地準出、市場準入和追溯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和工作銜接,形成監管合力。 [6] 

巴中市農業農村局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信訪科)。負責文電、會務、檔案、機要等日常運轉。承擔保密、績效管理、政務信息、新聞宣傳、史志編纂、信訪穩定、安全保衞等工作。組織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承擔有關綜合性報告、文稿起草工作。牽頭負責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綜合管理工作。負責機關政務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工作。負責機關後勤服務管理。
(二)政策法規科(行政審批科)。負責普法宣傳工作。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農業依法行政工作。承擔行政應訴、行政複議、行政調解、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及備案。負責市直部門涉及農業農村政策性文件的審核把關。承擔本系統權責清單制度建設、動態調整等工作。組織開展“三農”工作中的問題調查和政策研究,起草“三農”工作綜合性政策文件。指導本行業綜合執法工作。牽頭推進本系統“放管服”改革,承擔審批服務便民服務化工作、審批服務事項的受理、審批等工作。牽頭農業領域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三)農村改革科(農村宅基地管理科、農村合作經濟指導科)。承擔全市農業和農村體制改革工作。負責農村改革綜合性、全局性政策研究,統籌協調和組織推進農村改革工作。制定農村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工作方案。指導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協調並組織實施農村改革試點示範、經驗總結等工作。參與指導區域經濟和縣域經濟發展工作。提出鞏固完善全市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建議。牽頭起草全市農村宅基地管理和使用、農民承包地管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集體資產管理等規章草案及政策。指導宅基地、農民承包地“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流轉和糾紛調解仲裁管理,指導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轉、糾紛仲裁管理和宅基地合理佈局、用地標準、違法用地查處,配合做好宅基地確權登記辦證工作。指導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承擔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指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負責農經統計工作。制定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利用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
(四)農田建設管理科。負責全市農田建設管理工作。擬訂農田建設發展規劃,提出農田建設項目需求建議。負責高標準農田和耕地質量管理。編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田建設項目、農田整治項目、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的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和管理。負責永久基本農田質量保護。指導實施農田技術標準及規範。承擔農業綜合開發有關國際合作項目年度計劃編制、組織實施等管理工作。
(五)發展規劃與農業園區科(農場管理科)。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建議,負責起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區域發展規劃,組織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牽頭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有關工作。組織農業資源區劃工作。負責農業園區規劃佈局,制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標準,承擔各類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示範區)申報、監測、評價、考核和監督管理工作。對農業園區的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實施行業監督管理。指導農場體制改革、農場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和農場國有資產管理、財務及統計工作。負責國有農場土地保護、使用管理。
(六)農產品質量監管與品牌培育科。組織實施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有關工作。指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監測、追溯、風險評估等相關工作。指導農產品質量體系認證管理。負責“三品一標”農產品的證後監管。承擔培育、保護和發展農產品品牌有關工作。牽頭農業規模化工作。
(七)特色產業發展科。組織協調全市鄉村產業發展。起草促進“四大”特色產業、鄉村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產地初加工)、休閒農業和鄉村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制定茶葉、中藥材、水果、蔬菜、食用菌、花椒、蠶桑等經濟作物發展的政策、規劃、計劃並組織實施。提出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政策建議,承擔農業產業化重點龍 頭 企 業的認定和監測工作。承擔經濟作物檢疫性有害生物、重大病蟲害防治和防災減災工作。指導煙葉產業發展,組織實施煙草扶持項目。承擔農業產業扶貧開發工作。
(八)交流合作科。開展農業對外合作工作,指導外向型農業發展。負責政府間農業涉外事務、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協調管理與有關農業國際組織和機構的合作、交流。指導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研究農業投資促進的有關政策,負責農業招商、經貿洽談。牽頭負責農業會展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涉及港澳台地區有關農業事務。
(九)種植業與農藥肥料科(糧油科)。起草全市種植業(糧油)產業發展政策、規劃。指導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和管理。指導種植業(糧油)產業結構和佈局調整,承擔發展節水農業工作,牽頭農業防災減災。承擔肥料有關監督管理以及農藥生產、經營和質量監督管理,指導農藥科學合理使用。負責農藥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的監督管理。指導農業植物檢疫體系建設,組織監督管理農業植物檢疫工作,發佈疫情並組織撲滅。負責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承擔糧油收儲政策的調查研究工作。起草全市農作物發展政策、規劃。組織實施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管理。承擔農作物種子(種苗)、食用菌種、蠶種等監督管理職責。組織抗災救災和救災備荒種子的儲備、調撥。指導種子基地、良繁體系建設。承擔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
(十)畜牧漁業發展科。起草全市畜牧業、漁業發展規劃、政策。指導畜牧業結構調整、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指導農區草原承包、經營權流轉、農區草原科學放牧和打草利用、農區草原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方式轉型升級、南方農區草地畜牧業發展。指導奶業發展,監督管理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環節質量安全。負責動物防疫檢疫和動物產品檢疫。負責動物疫病疫情防治防控和防災減災。組織指導畜牧業、漁業行業行政執法工作。保護和合理開發漁業資源,指導水產健康養殖和水產品加工流通,組織水生動植物病害防控。組織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及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負責漁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管理和漁政漁港、網具監督管理。負責漁業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承擔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病害防控、漁事糾紛處理等工作。指導漁業防災減災和災後生產恢復。起草全市畜禽種業發展政策、規劃,組織實施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管理。承擔種畜禽、水產種苗等監督管理職責。指導良繁體系建設。
(十一)獸醫獸藥與屠宰監管科。負責起草全市畜牧獸醫發展規劃和政策,牽頭組織畜牧獸醫標準化、畜牧獸醫體系建設。負責獸醫從業人員和中獸醫、動物診療機構管理。擬訂全市飼料及添加劑、獸藥(漁藥)及獸醫器械行業發展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飼料及添加劑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負責新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牽頭負責“瘦肉精”監管工作。負責農作物秸稈等飼用飼料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指導飼草良種體系建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和加工流通。負責獸藥(漁藥)及獸醫器械研製、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擬定獸藥(漁藥)殘留限量和殘留檢測方法地方標準和組織實施。負責飼料、獸藥(漁藥)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的監督管理。負責畜禽屠宰行業管理和屠宰行業的安全生產及職業健康監督管理。
(十二)宜居鄉村建設科(社會事業指導科、鄉村治理指導科)。提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安排建議並組織實施。統籌指導村莊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協調推動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牽頭研究全市鄉村治理政策和治理體系,參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基層政權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基層民主建設、基層法制建設工作。負責農民利益、惠農政策和涉農項目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監督減輕農民負擔和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指導農業資源遺產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指導農村精神文明和優秀農耕文化建設。牽頭農業農村安全生產工作。
(十三)農業機械化科。負責制定全市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開展農業裝備技術攻關和開發,引進、示範和推廣農業裝備新技術、新機具。指導設施農業、農機庫棚、機電提灌、機耕道等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實施農業機械與裝備項目。編制、推薦支持推廣農機產品目錄。承擔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的登記、牌證核發和駕駛操作人員的監督管理。負責農業機械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的監督管理,承擔農業機械事故責任認定、調解處理工作,組織指導全市農業機械安全監督檢查。
(十四)市場與信息化科(服務體系建設指導科)。牽頭抓好農業服務業發展。編制全市農業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大宗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規劃。承擔農業農村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設相關推進工作,提出項目建議和扶持措施,指導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組織開展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供求、價格分析和監測預警。發佈農業農村經濟信息,指導農業信息服務。組織協調“菜籃子”工程有關工作。承擔農業統計和農業農村信息化有關工作。負責農村經濟運行分析研究。起草全市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規劃,負責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研究制定農業生產性服務相關扶持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農業科技推廣等公益性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培育經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十五)科技教育科(職業農民與家庭農場發展科)。牽頭農作物、畜禽、水產養殖等新品種育種攻關,組織農業先進技術引進、試驗、轉化、示範、推廣。協調推動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及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監督管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指導農用地、農業生物物種資源及農產品產地環境保護和管理。負責農村能源建設管理工作,指導農村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節能減排、農業清潔生產和生態循環農業建設。承擔外來農業物種管理相關工作。負責農業科技成果的管理。指導農業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工作。牽頭研究制定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職稱評定、生產生活扶持等制度。負責實施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和職業農民職稱認定工作,指導培訓基地建設。研究制定農村實用人才、技能性人才扶持政策並組織實施。指導農業農村“雙創”工作。組織實施家庭農場發展相關政策,開展家庭農場的示範創建和監督管理。指導促進農民增收工作。
(十六)計劃投資財務科。提出扶持全市農業農村發展財政項目的建議,組織提出農業投資規模、方向的建議並監督實施。負責農業投資項目統籌整合、資金安排和監督管理。參與農業補貼政策的實施。負責編報部門預算並組織執行。負責機關財務工作,指導監督直屬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政府採購工作。參與農村金融、農業保險的政策制定和改革試點。參與農業項目專項審計。
(十七)人事科。承擔機關及直屬單位幹部隊伍建設、機構編制、工資和幹部職工教育培訓工作。開展農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農業農村系統內幹部培訓和人才隊伍建設。負責農業行業技能鑑定工作。負責機關外事僑務、涉農國外智力引進工作。負責退休老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的黨羣工作。機關黨委辦事機構按照市委規定設置。 [7] 

巴中市農業農村局現任領導

黨組書記、局長:羅中榮 [11]  [13] 
副局長:苟斌才 [8] 
黨組成員、副局長:馮金光
黨組成員、副局長:蒲 浪
黨組成員、總經濟師:趙 華
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王良傑
黨組成員、副局長:包曉鷹
黨組成員、副局長:郭治平 [14-15] 
市委農辦專職副主任:袁一文
總農藝師:盧慶雲 [3] 
中共巴中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巴中市監察委員會駐巴中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組長:孫敬 [12] 
巴中市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馮鈺 [9] 

巴中市農業農村局所獲榮譽

2021年4月,被授予“四川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4] 
2021年3月19日,榮獲四川省農業農村系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先進集體。 [5] 
2021年12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稱號。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