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差半車麥秸

鎖定
短篇小説。姚雪垠作。載於1938年《文藝陣地》第3號。作品描寫一個綽號叫“差半車麥秸”(即不開竅的意思)的農民,在抗日隊伍中覺醒成長的思想歷程。他為人善良、憨厚,在一次誤會中被游擊隊當作“漢奸”捉住,後來懷着“鬼子不打走,莊稼做不成”的樸素認識參加了游擊隊,可是他身上帶着農民的一些落後意識和不良習氣。在偵察敵情時,順手拿走老百姓的牛繩子;不稱“同志”,叫人“二哥”,説是尊敬;講“忌諱”,破壞了部隊的紀律。但在抗日的戰鬥集體中,他提高了覺悟,逐漸克服了自私落後的缺點,成為同志們“最有趣的好同伴”。在一次戰鬥中,負傷堅持戰鬥,表現了自我犧牲的精神。小説採用生動的北方口語,幽默風趣的生活細節,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農民游擊隊員的形象,受到評論界的重視與好評,被認為是抗戰時期短篇小説中 “最優秀的一篇文藝作品”。 [1] 
中文名
差半車麥秸
來源出處
姚雪垠的作品
作    者
姚雪垠

差半車麥秸作者簡介

差半車麥秸個人履歷

姚雪垠(1910-1999),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原名姚冠三,河南省鄧縣姚營村人。30年代開始文學生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差半車麥秸》、《人性的恢復》,中長篇小説《春暖花開的時候》、《牛全德與紅蘿蔔》、《戎馬戀》(《金千里》)、《長夜》、《李自成》等。

差半車麥秸作品分析

《差半車麥秸》寫於1938年4月,同年5月發表在茅盾主編的《文藝陣地》第1卷第3期。小説描寫了一個名叫王啞吧,外號叫“差半車麥秸”的落後農民,參加游擊隊後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游擊隊員的過程。參加游擊隊前,他憨厚、質樸、善良,但愚昧落後懵懂無知,有着小生產者的狹隘、自私觀念和習氣。參加游擊隊後,在集體鬥爭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鍛鍊,使他從昏睡中覺醒並奮起抗爭,成為一名勇敢幹練的革命戰士。王啞吧這個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深刻而豐富的歷史內涵。這個形象表現了我國廣大農民對鄉土的熱戀,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展示了藴藏在“老中國兒女”子孫們身上的無窮無盡的反抗侵略者的強大的潛力。説明在民族解放鬥爭中,他們能夠也一定能夠同祖國一起徹底告別昨天,走向新生。
作者思想敏鋭,及時捕捉萌芽狀態中的民族新性格,成功地塑造了王啞吧這個形象,這在新文學創作上是個可貴的開拓和貢獻。作品採用傳統敍述方式,結構嚴謹縝密;描寫細緻生動,風趣幽默,善用羣眾口語,具有濃郁鄉土氣息。

差半車麥秸社會評價

1938年茅盾在《八月的感想》中給予《“差半車麥秸”》很高的評價,認為它塑造了“阿脱拉斯型的人民的雄姿”,是抗戰文學的“新的典型”。其後,抗戰文壇上好評如潮,這篇小説也很快被譯介到國外,被視為中國抗戰文壇的可喜收穫。
參考資料
  • 1.    章紹嗣,田子渝,陳金安 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大辭典.武漢:武漢出版社.1995.第7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