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巫溪紫堇

鎖定
巫溪紫堇(Corydalis bulbilligera C. Y. Wu)是罌粟科紫堇屬植物,無毛草本植物,高20-40釐米,鬚根多,纖細;根莖短,密蓋寬卵形,覆瓦狀排列的葉基,果未見,花期5-6月。
中文名
巫溪紫堇
拉丁學名
Corydalis bulbilligera C. Y. Wu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罌粟科
紫堇屬
巫溪紫堇
分佈區域
中國四川

巫溪紫堇形態特徵

巫溪紫堇線稿圖 巫溪紫堇線稿圖 [3]
無毛草本,高20-40釐米。鬚根多,纖細;根莖短,密蓋寬卵形,覆瓦狀排列的葉基。莖單1,纖細,具稜,下部裸露,上部具葉,不分枝。基生葉不詳;莖生葉多數,疏離,互生,無柄,葉片在莖下部者長約2釐米,二回羽狀分裂,上部者卵形,長0.2-0.5釐米,不規則的條裂,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總狀花序頂生,有8-10花,長1-2釐米;苞片披針形,具1-2缺刻,最上部者全緣;花梗纖細,遠長於苞片。萼片鱗片狀,三角形,具缺刻,膜質;花瓣藍紫色,上花瓣長1.7-2釐米,花瓣片舟狀寬卵形,邊緣呈微波狀,背部具雞冠狀突起,距圓筒形,漸狹,約佔上花瓣長的3/5,平展或有時上翹,下花瓣舟狀近倒卵形,長0.7-0.8釐米,內花瓣倒提琴形,長0.7-0.8釐米,花瓣片倒卵形,先端具深紫色斑點,有1側生囊,爪線形,略長於花瓣片;雄蕊束長0.7-0.8釐米,花葯極小,長圓形,花絲狹披針形;子房線形,長約0.5釐米,具1列胚珠,花柱細,長約0.3釐米,柱頭雙卵形,具8個乳突。果未見。花期5-6月。 [1] 

巫溪紫堇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500米附近的陰濕草叢中。 [1] 

巫溪紫堇分佈範圍

產自四川東部(巫溪、城口)。 [1] 

巫溪紫堇主要價值

萬縣地區用全草消炎,治無名腫毒,雲“果毒性較大”。 [1] 

巫溪紫堇物種區別

該種與下述2種顯然與下一組Sect. Elatae有聯繫,特別是其宿存、增厚,有時寬卵形、覆瓦狀的葉柄殘基與後者的某些種相似,但此三種的下花瓣基部均無呈囊狀的傾向,果實仍為線形,如放在後一組也不恰當。從整體看仍以留在本組為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