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巫山北鯢

鎖定
巫山北鯢(學名:Ranodon shihi)是小鯢科、北鯢屬有尾兩棲動物。唇褶明顯;犁骨齒兩短列,相距遠,呈短弧形,位於內鼻孔前方,內端起於犁齶骨中部;鼻骨呈方形或略呈三角形;前頜囟較大;掌、蹠部角質鞘;體側肋溝多為11條。
巫山北鯢生活在海拔900~2350米的山區。成體多棲息在小型山溪中,溪水寬1~2米處均可發現,在坡度小,較平坦,水流緩慢的溪內數目最多,分佈於中國河南、陝西、四川、湖北、重慶。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Ranodon shihi
植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有尾目
亞    目
隱鰓鯢亞目
小鯢科
亞    科
小鯢亞科
北鯢屬
巫山北鯢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Liu,1950
保護級別
(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 [3] 
中文名
巫山北鯢

巫山北鯢動物學史

劉承釗將該種於1950年發表為新種Hynobius shihi;1960年劉承釗等依據四川巫山(現屬重慶市)的標本又發表為新種Ranodon wushanensis,並在文中説明前者是後者“較小標本”。Risch與Thorn(1981:171~174)將Ranodon wushanensis作為Hynobius shihi的次同名而重新組合為Ranodon shihi。趙爾宓等(1983:30)一文認為巫山北鯢(Ranodon wushanensis(=Ranodon shihi))有唇褶等特徵與新疆北鯢Ranodon sibiricus)無唇褶有區別,並以巫山北鯢為模式種建立了巴鯢屬(Liua)。
費梁等(1990)、黃永昭等(1992)、葉昌媛等(1993)經仔細研究後,發現巫山北鯢與新疆北鯢均有唇褶,兩者的上頜骨和鼻骨形狀、犁骨齒列形態、卵膠袋長度和含卵數等形態特徵以及生活習性等特徵均較相近,即二者具有若干共同性狀,認為巴鯢屬的主要鑑別特徵不能有效地與北鯢屬區別,因此,先後提出巴鯢屬不宜成立。
趙爾宓等(1984)、趙爾宓(1994)仍記載北鯢屬“無唇褶或不顯”不同於有唇褶的巴鯢屬,即後者是一個有效屬稱。但是,王秀玲等(1995)在《新疆北鯢形態學研究探討》(油印本)一文中明確記載:“通過核對標本、活體的仔細觀察,表明新疆北鯢有唇褶,且明顯”;並在第2頁“北鯢屬屬徵的補充和修訂”一節中兩處將原北鯢屬屬徵做了修訂,即將“無唇褶或不顯”更正為“有唇褶且明顯”。經費梁和葉昌媛核查新疆阿拉套山的3尾標本和巴黎自然博物館的標本(MNHNP 3703號),認定新疆北鯢確實有唇褶,而且Nikol’skii(俄文版1918,英文版1962)依據18尾標本,張孟聞(1936)依據14尾(包括5尾幼體)標本,Thorn(1968)、Куэьмин在《前蘇聯兩棲動物》(1999)一書(63頁)、Thorn等(2001)中均記述新疆北鯢有唇褶。可見,趙爾宓以北鯢屬“無唇褶”來説明與巴鯢屬在形態特徵上有明顯間斷是欠依據的。
此外,王秀玲等(1996)一文記載新疆北鯢的染色體組型2n=66;池部千賀子等(1994)和Ikebe等(2000)先後記載巫山北鯢(巫山標本)的染色體組型2n=66。從以上核型研究結果,兩個種的染色體組型也未給巴鯢屬提供成立的依據。因此,巫山北鯢的形態和核型兩方面性狀都不能與北鯢屬分開,巫山北鯢從北鯢屬中分出另立為巴鯢屬的依據不足。劉承釗等(1960)在發表新種巫山北鯢(Ranodon wushanensis)時,其模式標本號在中文和英文摘要中均記載為571589號,但在模式標本量度表上記載為571598號,後核查保存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標本館的實物標本,該種模式標本號實為CIB 571598號。 [4] 

巫山北鯢形態特徵

巫山北鯢
巫山北鯢(8張)
成體:雄鯢全長173毫米左右,大者可達200毫米左右;雌鯢146毫米左右。頭部扁平,頭長略大於頭寬;軀幹略呈圓柱形,尾基圓,向後逐漸側扁,尾末端鈍圓。吻端寬圓而扁,吻稜不顯;鼻孔近吻端;眼徑小於吻長;口角達眼后角下方;唇褶明顯,上唇褶掩蓋下頜後半段之大部;上、下頜有細齒,犁骨齒一般細長,多排列呈“/\”形,前端遠超過內鼻孔前緣,左右不相遇,少數個體呈“- -”形;舌長橢圓形,兩側遊離,前後端粘連於口腔底部。前肢略短於後肢,貼體相對時,多數個體的指、趾端達到對方的掌、蹠部,少數個體者僅相遇,個別的不相遇;指、趾扁平,末端鈍圓,基部無蹼;指4個,指長順序為3、2、4、1,第二、三指幾等長;趾5個,趾長順序為3、4、2、5、1;無掌、蹠突。尾長與體長略相等,或短於體長;尾高約為頭體長的1/6;尾肌發達,背鰭褶起自近尾基部,腹鰭褶起於近尾末端。皮膚光滑。自眼后角到顳部有一淺縱溝,下眼瞼後端有一淺斜溝達上頜緣基部;體側肋溝一般為11條,少數10或12條,偶有9條者;咽喉部有若干縱膚褶,頸褶呈弧形;指掌、趾蹠部底面及尾尖均有棕色角質鞘,指、趾末端略近黑褐色,幾成爪狀;尾背鰭褶厚實。生活時背面黃褐、灰褐或綠褐色,其上有黑褐或灰褐色斑,腹面乳白或乳黃色,有的有黑褐色小點。液浸標本背面灰褐色,斑點清晰;腹面淺褐色。
第二性徵雄鯢的頭體長與尾長几相等,肛孔縱裂,其前方有一肉質皺褶(睾丸葉狀,乳白色)。
骨骼頭骨前窄後寬,即上頜骨伸向後方,其間距小於方骨外側間距,犁骨齒2短列,相距遠,呈短弧形,位犁齶骨中部或略後;前頜骨與鼻骨間有囟門;淚骨入眼眶和入外鼻孔;上頜骨與鼻骨不相連,與翼骨相距遠。上舌軟骨遠端骨化;基舌軟骨略呈長方形;第一對角鰓軟骨與第一對上緦軟骨合併,基端不膨大呈角狀;第二對角角鰓骨與第二對上鰓骨骨化,後者遠端為軟骨。
胚胎卵膠袋黃綠色不甚透明,較堅硬,呈“C”形圓管狀,一端呈柄狀,遊離端細尖。重慶市巫山縣的卵膠袋平均長度為32.2毫米(20個:28.0~43.3毫米),沿外側曲線長度平均為75.7毫米(20個:65~105毫米),中段直徑11毫米(20個:9.0~14.4毫米),每個卵膠袋內有卵6~8粒;而湖北省農架產者外側中線長度為143.7(123~165)毫米,內有卵粒16.8(11~25)粒。卵乳黃色,卵徑7毫米。5月下旬,大多數卵粒已發育成胚胎,或已成幼體逸出,胚體排列位置一般分2組,每組頭部分別朝向卵膠袋兩端,後期者多橫置於卵膠袋內。
幼體:初離卵膠囊的幼體平均體長25毫米左右。背面灰藕褐色,散有均勻的細黑點,腹面乳黃色(系未吸收完的卵黃),尾末端1/3~1/4處為黑色。吻圓而高,眼大;平衡枝已萎縮;外鰓3對,鰓枝較長,每一鰓枝有兩排鰓絲,不成羽狀,外排鰓絲長於內排;背鰭褶達尾基稍前方,腹鰭褶明顯;前肢已出現3指,後肢芽明顯。全長105毫米左右的幼體,體色與成體相同;頭頂平坦;口裂小,不達眼后角下方;犁骨齒列明顯,呈“/\”形;舌大,長橢圓形,舌前端及前側不與口腔相連;頸褶形成;3對外鰓仍明顯;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重疊,指、趾扁平,末端角質鞘似爪狀;其他特徵與成體同。
變異:採自湖北宜昌的8雄、11雌,背面花斑均較重慶市巫山產者大,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不相遇;雌、雄鯢體長與巫山者相反,即雌鯢遠較雄鯢長。 [4] 

巫山北鯢生活習性

巫山北鯢生活在海拔900~2350米的山區。成體多棲息在小型山溪中,溪水寬1~2米處均可發現,在坡度小,較平坦,水流緩慢的溪內數目最多,水淺處僅淹沒腳背,深處可達25釐米,溪兩岸植被豐富。巫山北鯢生活在水中石下、溪邊土穴或石縫內。溪內有較多的毛翅目昆蟲的幼蟲,這些幼蟲是該鋭的主要捕食對象;此外,胃內容物中還有金龜子成蟲,藻類植物及小石塊。幼鯢與成鯢在同一生態環境中。 [4] 

巫山北鯢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河南(商城)、陝西(平利)、重慶(開縣、奉節\巫山、巫溪、城口)、四川(萬源)、湖北(神農架、巴東、宜昌)。 [1]  [4] 
巫山北鯢分佈圖 巫山北鯢分佈圖 [3]

巫山北鯢繁殖方式

在流水中較大的石塊下曾採到大量卵膠袋,成對的卵膠袋以一端成柄狀粘附在石下,另一端遊離,整個卵膠袋浸沒在水中;隨石塊的大小,其粘附的卵膠袋數目不等,曾在巫山發現一個長15釐米,寬8釐米的石塊上有10對之多。每個雌鯢產卵袋兩個,共產卵12~16粒,而神農架者共產卵23~42粒。有的卵袋內胚胎已發育成幼體,部分從卵膜中孵出,孵出的幼體可在卵袋內左右擺動,有的從工作地攜至駐地時已從卵袋中逸出。根據卵的孵化情況分析,其產卵季節在3月下旬至4月期間。 [4] 

巫山北鯢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近危(NT)。 [3]  列入《四川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5]  列入《重慶市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 [6] 
種羣狀態:有的地區因捕捉過度或其捕捉方法不當(如用石灰水乃至農藥毒殺),致使資源受到嚴重破壞。建議有關部門加強保護措施,嚴禁捕捉,以保資源不受破壞。 [4] 

巫山北鯢主要價值

研究:巫山北鯢是原始有尾兩棲類的一種,與北鯢屬的其他種類呈種間斷裂分佈,其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之前即生活在歐亞大陸的腹地,在研究小鯢科分類、系統演化方面有着重要價值。 [7] 
食用:巫山北鯢常被捕捉作為食用。 [4] 
生態:從該鯢捕食金龜子以及其他昆蟲和幼蟲看,對林區蟲害有一定防除作用。 [4] 

巫山北鯢相關報道

2022年9月,湖北五道峽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湖北五道峽省級自然保護區日常巡查中,發現世界瀕危物種巫山北鯢。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