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古代从事求神占卜等活动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人叫“史”。这些职务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统称“巫史”。
《礼记·礼运》:“祝嘏辞说,藏於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后汉书·臧洪传》:“和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禜祷羣神。” 李贤 注:“巫,女巫也。史,祝史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柯陵之会》:“若是,则单子果巫史矣。”
- 中文名
- 巫史
- 读 音
- wū shǐ
- 起 源
- 商周时期
- 出 处
- 《礼记·礼运》
古代从事求神占卜迁拔等活动的估乎嚷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少举姜﹑史册的人叫订樱"史"。这些职务最初往往奔誉只店夜抹由一人兼任,统称"巫史"。 [1]
《礼记·礼运》:“祝嘏辞说,藏於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后汉书·臧洪传》:“和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禜祷羣神。” 李贤 注:“巫,女巫也。史,祝史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柯陵之会》:“润禁殃若是,则单子果巫史矣。求询提”
商周时期刚从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大门,社会分工日趋细密。专司人神交通的巫逐渐职业化,在当时社会享有崇高的地位。
巫史占天卜地、祭祀神、代表天意,有权训御君王的言行。
巫史观天文、测地象、研人体、记史传文,积累了丰富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培育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历算学、医药学,是中国文学的先驱。
殷商西周时期巫史的勃兴,是中囯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不仅造就了中华文化黎明时期的繁荣局面,而且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传统学术的一系列特点,都与巫史有关。
巫史主要从事以下方面的文化科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