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巨鯨歌唱

鎖定
《巨鯨歌唱》是周曉楓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3年12月。
《巨鯨歌唱》收錄了14篇作品,迴響着三種“腔調”,包藏着一顆“野心”,是一本不甚尋常的散文集。周曉楓從“陰性書寫”這一更適合於它的理念範疇切入,把犀利而別緻的內在特質探察得更透徹、更全面。 [1] 
2014年8月13日,《巨鯨歌唱》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5] 
作品名稱
巨鯨歌唱
作    者
周曉楓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散文集
首版時間
2013年12月
字    數
210千字

巨鯨歌唱內容簡介

《巨鯨歌唱》全書十五篇文章,開篇《巨鯨歌唱》《素描簿》《弄蛇人的笛聲》,從自然生命的素寫中闡發出哲學性的生命沉思,依託於對海洋、海洋生物、陸地生物等的刻畫,實則融入了她從自然的生命哲學中獲得的關於人生主題的思考,包括個體的孤獨、龐大與渺小間的差異、生命中極端的矛盾。 [2] 

巨鯨歌唱作品目錄

巨鯨歌唱
素描簿
弄蛇人的笛聲
盛年
夏至
月亮上的環形山
幼象
毒牙
紫禁紅
硬果核
有關離開的三個夢
紙藝裏的鄉村
獨唱
齒痕
跋 形容詞讚美詩 [3] 

巨鯨歌唱作品鑑賞

周曉楓在現實中是一個隨和、寬厚而富有幽默感的作家,《巨鯨歌唱》裏卻變得冷峻而犀利,把鋭利的鋒刃近乎無情地指向自己及其經驗。因為過多地涉及人性深處的冷酷與絕望,《巨鯨歌唱》更像一個籠罩死亡氣息、具有哲學意味的文本,在這裏,周曉楓以窮盡自我的方式發出了基斯洛夫斯基式的追問。
《弄蛇人的笛聲》用12000多字的篇幅和工筆式的細節描寫刻畫了一向令人恐懼的動物——蛇。在這篇文章裏,以不可救藥的修辭主義者著稱的周曉楓,極大地放大了自己的恐懼。對她來説,這是一次冒險的寫作,她或許覺得必須藉此挖出自己體內的恐懼之根,這也是她對於現實與人性的責任和態度。《弄蛇人的笛聲》通過精湛的修辭技藝,不厭其煩地描寫蛇那張令人恐懼的臉、毒牙及其注入肉體的感覺等,讀來讓人兩腿發軟。 [4] 
《巨鯨歌唱》以及《素描簿》和《弄蛇人的笛聲》3篇,均屬於從細節修辭到文本整體都深具反諷機巧、盡顯反諷意味的典型作品。書中其餘各篇作品的反諷印跡,都或隱如草蛇灰線,或散如星星點點。反諷在周曉楓的散文寫作中,已經不止是一種遣詞造句的技巧習慣,甚至也不止是一種語篇營構的風格傾向,而是從以知、情、意三維力量把持自己、應對世界的底層心理機制中滲透出來的一種精神氣質。 [1] 

巨鯨歌唱作品影響

  • 榮譽表彰
2014年8月13日,《巨鯨歌唱》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5] 

巨鯨歌唱作品評價

《巨鯨歌唱》整體上是從低處,在地面或水中,沉潛、體驗。個人成長的印記與經驗,對世界的觀察和領悟,細膩得纖毫畢現、色澤斑斕。周曉楓的思想自覺、勤勉,難能可貴地保持着自我的警覺審慎和表達的節制精悍,在周嚴的文體秩序中底氣充沛地向着生命深處執著掘進。她敏捷的思維和自由穿行的藝術腳力,拓展了散文寫作的可能性。(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授獎辭) [11] 
《巨鯨歌唱》的文字繁複。作者固然要告訴我們,那些童話的明亮背後分明有黑暗破損,她固然最終發現“月亮上的環形山”只是一個天坑;但是,她從不會直接説出來,她要和讀者一起跨過重巒疊嶂,再抵達。抵達真相和進入黑暗的路在她那裏從來都不是直線的。繁複表達,意味着克服,克服禁錮,克服庸常。無數次的繁複,是對事物複雜性的尊重和理解。(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莉評) [6] 

巨鯨歌唱出版信息

《巨鯨歌唱》首次出版於2013年12月,後有不同版本再版。 [7-9]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封面
《巨鯨歌唱》
2013年12月
東方出版社
978-7-5060-7139-0
《巨鯨歌唱》
2013年12月
東方出版社
978-7-5060-6955-7
《巨鯨歌唱》
2019年7月
中信出版社
978-7-5217-0662-8

巨鯨歌唱作者簡介

周曉楓,當代散文家,電影《金陵十三釵》《山楂樹之戀》等文學策劃。1969年6月生於北京,1992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先後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十月》雜誌社和《人民文學》雜誌社做文學編輯,2013年調入北京作家協會,為駐會專業作家。出版散文集《巨鯨歌唱》《上帝的隱語》《鳥羣》《你的身體是個仙境》《斑紋——獸皮上的地圖》《收藏——時光的魔法書》《雕花馬鞍》《聾天使》《周曉楓散文選集》以及筆記體《醉花打人愛誰誰》等。曾獲魯迅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馮牧文學獎、冰心散文獎、莊重文文學獎、人民文學獎、十月文學獎、在場主義散文獎等獎項。 [10] 
周曉楓 周曉楓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