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巨頭龍

鎖定
巨頭龍(Megacephalosaurus eulerti [1]  是一種大型上龍科物種,生活在土侖階北美洲的內陸海道。巨頭龍是最後的上龍科物種,它的滅絕表示上龍科徹底滅絕。巨頭龍牙齒缺少顯著的分化,同時顱前部分較窄,但是矢狀脊極為發達,可以彌補其他硬件方面的不足。
中文名
巨頭龍
拉丁學名
Megacephalosaurus eulerti
動物界
蜥形綱
蛇頸龍目
上龍科
巨頭龍屬
歐氏巨頭龍
亞    科
短頸龍亞科
分佈區域
美國

巨頭龍物種學史

福特海斯州立大學斯坦伯格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巨頭龍模型
福特海斯州立大學斯坦伯格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巨頭龍模型(2張)
巨頭龍在剛剛被髮掘出來時,被劃入盧氏短頸龍B.lucasi)。在後期科學家不斷的質疑和更先進的CT掃描技術夾持之下,Schumacher等人於2013年為其建立了新屬新種 [1]  。福特海斯州立大學斯坦伯格自然歷史博物館(Fort Hays State University's Sternberg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中,巨頭龍甚至擁有一個1:1模型,該模型原為以巨頭龍正模標本為原型製作的短頸龍模型,隨着巨頭龍獨立成屬,該模型也就成為了巨頭龍模型。

巨頭龍形態特徵

巨頭龍牙齒

巨頭龍的牙齒為圓錐形、佈滿脊線但無切割邊緣。
巨頭龍牙齒的排布方式十分獨特。巨頭龍的前頜骨只有四對牙齒,這在上龍科乃至整個蛇頸龍目中都是極為罕見的(絕大多數蛇頸龍目的前頜骨有五對牙齒,一小部分有更多)。根據化石可以看出巨頭龍退化掉了前頜骨第一對牙齒,僅留下一個小窩。巨頭龍上顎的牙齒呈現大小均勻的特點,這與其他牙齒分化明顯的上龍有很大差別。

巨頭龍矢狀嵴

巨頭龍的矢狀嵴極為發達。

巨頭龍下頜

巨頭龍的下頜聯合齒槽對數為6,也算是一個較短的下頜聯合。同短頸龍一樣,巨頭龍的下頜聯合齒骨也沒有所謂的“勺子形膨大”。相較於牙齒大小相近的上頜骨,下頜的牙齒有着明顯的大小分化:下頜聯合處後部的牙齒碩大而其他較小,符合海獵龍類成員的一般規律。

巨頭龍標本

正模標本
巨頭龍正模標本 巨頭龍正模標本
巨頭龍正模編號FHSM VP-321,保留了近乎完整但受到擠壓的頭骨和一小段頸椎,特徵是上顎牙齒幾乎等大,體長約為6.9m,曾是短頸龍頭部復原的依據。巨頭龍正模為我們展示出了其絕大部分特徵。上顎遭到擠壓,一部分顱高被壓成顱寬,經修正後,得到了一個比較窄的上顎,而下頜完全被側向拍扁了。
UNSM 50136
UNSM 50136 UNSM 50136
UNSM 50136只保留了一些上顎殘片,相比正模體型更大,約8.3m,7噸,是內陸海道最大的上龍,曾是最大的盧氏短頸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