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巨災風險

鎖定
巨災風險是指因重大自然災害,疾病傳播,恐怖主義襲擊或人為事故而造成巨大損失的風險。加快建設和完善巨災風險管理體系,減少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具有極大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中文名
巨災風險
特    性
發生的頻率低,損失巨大,影響期長

巨災風險特徵

巨災風險與一般風險不同,具有特性,特殊性表現為:發生的頻率低,一般性火災、車禍天天發生,多起發生,破壞性地震、火山爆發、大洪水、風暴潮等巨災則很少發生,幾年、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發生一次。一次巨災造成的損失巨大,普通災害發生頻率高,但每一次事故造成的損失小,巨災發生次數少,但一旦發生損失則巨大,一次火災燒燬一棟房屋,或造成萬級、百萬級美元損失,然而一次大地震、大洪水可造成數億、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損失。巨災還會形成長期的影響。

巨災風險中國現狀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伴隨着全球氣候變化以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國的資源、環境和生態壓力加劇,自然災害防範應對形勢更加嚴峻複雜。 面對嚴峻的防災減災形勢,中國政府重視減災的能力建設,在減災工程、災害預警、應急處置、科技支撐、人才培養和社區減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現有的災害管理體制下,還缺乏來自金融市場以及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有效支撐。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教授等防災減災專家也多次呼籲,建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巨災風險轉移機制”,也就是建立巨災保險體系,分散巨災風險。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積極倡導和推動巨災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下一步,協會將進一步加強綜合風險防範關鍵技術與示範項目等方面的研究,並借鑑國際上先進的做法,積極開發巨災風險數據資源,探索建立科學的分析評估平台,研究巨災保險基金的建設等,積極推動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巨災保險制度。 據介紹,本次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和日本京都大學聯合主辦,會議為期兩天,與會專家學者將圍繞亞洲巨災科學、巨災保險與巨災風險管理等議題展開深入廣泛的學術交流。

巨災風險國際會議

第二屆亞洲巨災風險保險國際會議2009年12月8日在京舉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在會議開幕致辭中表示,充分發揮保險的作用,建立市場化的災害事故預防和補償機制,對完善中國災害防範和救助體系,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減輕政府救災負擔,提高全社會的救災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巨災風險應對措施

我國保險業在參與巨災風險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可貴的探索。一是我國保險公司逐步開展了企財險地震保險業務,對巨災風險事故有了一定程度的覆蓋;二是保險公司市場化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由於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尚未建立,商業性保險公司接受的巨災風險得不到有效分散,被迫選擇自留,造成經營不穩定。巨災對我國社會財富和農業生產的威脅巨大,單一地依靠國家財政救濟管理巨災風險的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構建市場化的巨災風險分散體系,是保持經濟競爭力和社會全面協調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需要。
保險業在市場化的巨災風險分散體系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應做好以下四點:
第一,充分發揮保險管理職能,加大社會參與程度。充分重視保險行業的風險管理職能,通過再保險實現時間和地域上的風險分散,並積極推進社會對巨災保險的參與程度。
第二,建立多層次巨災風險分散機制。把巨災風險劃分為不同層次,形成投保人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到再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到巨災準備金、巨災準備金到全球資本市場的風險分散鏈條。
第三,以農業為突破口,建立健全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第四,每年從中央和地方財政中列支一定的巨災救助資金作為再保險費,在國際金融市場發行巨災債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