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巨文島事件

鎖定
巨文島事件(朝鮮語:거문도사건,英語:Port Hamilton incident)是指19世紀末英國侵佔朝鮮巨文島(英國稱漢密爾頓港)的歷史事件。該事件的大背景是英國和俄國在亞洲爭奪霸權,導致英俄矛盾加劇。英國為緩解俄國對阿富汗及印度的壓力,同時防止俄國南下,並切斷其遠東艦隊通路,於1885年4月出兵佔領朝鮮半島南部海域上的要衝巨文島,在島上修築工事,同時向朝鮮的宗主國——中國清朝施加壓力,演變成為牽涉中、朝、英、俄、日的國際爭端。清政府幾經交涉,英國以俄國此後不佔朝鮮土地為條件,於1887年2月撤離巨文島
名    稱
巨文島事件
發生時間
1885年—1887年
地    點
亞洲
結    果
英國撤島

巨文島事件事件背景

巨文島事件的大背景是英俄爭霸亞洲。19世紀中葉以後,因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而在西面擴張力不從心的俄羅斯帝國將矛頭轉向亞洲,尤其是遠東地區。俄國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透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吞併了中國東北和西北的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並一舉成為朝鮮的近鄰。19世紀七八十年代,沙皇俄國在西方的擴張更加受挫,1878年的柏林會議極大遏制了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1882年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締結三國同盟,進一步阻礙俄國的西進。至此俄國全面將目標盯準亞洲,即是所謂“南下政策”。
沙俄的南下政策不僅使遠東諸國感到威脅,也與在亞洲有傳統優勢的英國的利益產生嚴重牴觸,於是在亞洲形成了英俄爭霸的局面。俄國在中亞地區的擴張逼近英國勢力範圍波斯阿富汗,而在東亞地區則竭力謀取不凍港俄羅斯朝鮮在1884年與朝鮮締結《朝俄修好通商條約》,並利用朝鮮甲申政變後朝鮮王室產生的親俄傾向開始向朝鮮半島滲透。英國針對俄國的擴張採取對策,在1878年到1880年透過侵略阿富汗的戰爭使阿富汗成為其保護國,並慫恿阿富汗擴充北部邊界;俄國則在1884年出兵佔領了阿富汗北部的莫夫,進而與阿富汗王國發生軍事衝突,俄國獲勝,並在1885年3月底進逼班吉綠洲,英俄在阿富汗的矛盾日益尖鋭,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時任英國首相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向議會提出了撥款1100萬英鎊的要求,並計劃由黑海進攻俄國,隨後,作為戰略上的配合,英國聲東擊西,在東亞採取軍事行動,於1885年4月15日悍然出兵佔領朝鮮巨文島,以牽制俄國在亞洲的擴張,緩解俄國對阿富汗印度的壓力,並構築對俄作戰的軍事基地。
巨文島地圖 巨文島地圖
巨文島又稱巨磨島、安島,英國稱之為哈米芚島(Port Hamilton,今譯漢密爾頓港),地處朝鮮半島南部海域,位於朝鮮海峽麗水濟州島水路的中間,扼控對馬海峽咽喉,隸屬朝鮮全羅道興陽縣。巨文島由西島、東島和古島組成,又被稱作三山島或三島,三島鼎足而立,中間形成一個可以停泊大型軍艦的天然港灣。巨文島處於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之間,不僅是朝日兩國的海路通道,也是俄國南下的要路,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有東方的直布羅陀之稱。巨文島及其所在的朝鮮海峽地帶早就埋下了英俄爭端的種子。1845年英國海軍部辦公廳主任漢密爾頓(W. A. B. Hamilton)命令英國軍艦調查該島,因而英國為紀念他而稱之為“漢密爾頓港”。1854年俄國普提雅廷(Е. В. Путя́тин)艦隊在同日本交涉締約建交時來到巨文島停留,甚至與當地朝鮮人發生衝突,因俄國忙於克里米亞戰爭無暇東顧而沒有擴大。1861年發生英國和俄國在對馬島劍拔弩張的“對馬危機”,這使英俄兩國更加看重朝鮮海峽的戰略價值,而作為朝鮮海峽要衝的巨文島則更顯重要。1875年,英國駐日公使巴夏禮(Harry Smith Parkes)致函英國外相,建議出兵佔領巨文島,以遏制俄國南下,但未被採納。 [1]  英俄在亞洲的矛盾加劇以後,國際間更是風傳俄國為獲取不凍港將佔領朝鮮永興灣,甚至企圖佔據巨文島。因此英國海軍從1884年12月起就時常巡視巨文島。 [2]  1885年3月,隨着阿富汗局勢的驟然緊張,俄國軍艦雲集海參崴,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司令陶威爾(William Montagu Dowell)開始從各口岸調集軍艦,中國口岸的軍艦多集中於吳淞口香港 [3]  4月初,英國政府以防備俄羅斯海軍南下、侵擾香港為藉口,做出佔領巨文島的決定。1885年4月15日,英軍佔領巨文島,終於釀成了一場國際爭端。

巨文島事件經過

巨文島事件英佔巨文

巨文島上的英國士兵 巨文島上的英國士兵
英國佔領朝鮮巨文島並非毫無預兆,事實上在英國佔領巨文島的10天之前,中國駐英公使曾紀澤就向總理衙門電報稱:“朝鮮濟州當俄師南下之路,俄貪已久,頃英忽據之,必有爭吵”。 [4]  不過此處將巨文島誤作濟州島,則是因為英國《泰晤士報》刊登讚美英國政府佔領巨文島的決定的文章時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5]  然而清朝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似乎並未為之震動,也沒有反對英國佔島的打算,他在4月12日致電總署稱:“英暫據此備俄,與朝鮮、中國皆無損”。 [6]  據時任英國駐華代理公使歐格訥(Nicholas R. O'Conor)稱,李鴻章曾向他表示中國清政府不會反對英國暫時佔領朝鮮巨文島,因為如果巨文島一旦落入俄國之手,就再也無法收回了。 [7]  英國得到了朝鮮宗主國中國的默許,便於1885年4月15日(陰曆三月一日)在朝鮮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佔領巨文島。
當時巨文島上有4個村莊,193户人家,並有5名士人 [8]  據島民反映,“留泊者八艘內,軍艦六,商船二,均是英國船,內並有上國(即中國)人譯漢字者,亦有日本人通朝鮮語者居民與通情,而彼全無答語言,但知舉動異於前日,現有久住之跡,木銖、夷索陸續載來,時或下陸,緣木結索,似有水門設柵之計”。 [9]  5月11日,英國在巨文島上正式升起英國國旗。1885年4月24日,英國駐朝代理總領事賈禮士(W. R. Carles)照會朝鮮督辦交涉通商事務(外衙門督辦)金允植:為防不測,“我國業準本國水師官,將大朝鮮國以南之小島——英名米哈芚島——暫行居守”。 [10]  從此,遠東各國及列強開始圍繞巨文島問題展開了角逐。

巨文島事件各國反應

針對英國強佔巨文島這一事件,朝鮮、中國、俄國、日本等國都在不同程度上做出反應。中國清政府最開始本着“以夷制夷”的外交思維,出於防俄而不反對英國佔據巨文島,這從李鴻章事先得知英國將要佔領巨文島後所表現出的態度便可看出。中國駐英公使曾紀澤在知道英國已經下手後,甚至還和英國密謀訂立協定,出賣朝鮮權利。他的參贊馬格里(Halliday Macartney)在面見英國外相葛蘭斐爾(Granville Leveson-Gower, Second Earl Granville)時傳達曾紀澤的意思説:“如果英國政府有意與中國簽訂任何關於佔領巨文島一事的協定,中國政府都不會有怨言”。 [11]  1885月4月27日,曾紀澤正式照會英國外相,稱:“巨文島乃朝鮮之屬地,而朝鮮為大清國之屬邦,若外人佔領巨文島,則中國政府不能默視。然據照會意旨,貴國佔領該島系一時佔領,若貴國議定不損害敝邦權利及利益,則敝國亦無抗拒之意。” [12]  同時在5月1日將他的計劃電告本國,建議允許英國政府佔領巨文島,並自佔領之日起於滿12個月後,每年將該島歲入金額交納朝鮮政府,而朝鮮則須將這筆金額中劃出一部分納貢中國。 [13]  但是清廷否決了曾紀澤的計劃,指出:“屬國之地,豈可由我許其佔據?且於中取利,尤非政體。倘為他國藉口,流弊甚多。” [14]  即便在先前默許英國佔據巨文島的李鴻章也表示反對,稱:“若允英據此島,俄必將索佔永興灣日本亦必有詞,後患更大”,要求總署阻止曾紀澤與英國協定。 [15]  於是總理衙門在1885年5月3、4日兩度致電曾紀澤,阻止他的計劃。於是曾紀澤按照清政府的意思,重新照會英國外相,以俄、日均會援例為由,反對英國佔領巨文島。同時清朝決定由李鴻章致信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表明清政府反對英國佔領巨文島的立場 [16]  ,並派統領水師提督丁汝昌率超勇、揚威二艦開赴朝鮮,直接介入巨文島爭端。
巨文島事件的當事國朝鮮最早是透過日本兵船和朝鮮政府的德國僱員穆麟德(Paul Georg von Möllendorff)才略微瞭解巨文島被佔的消息的 [17]  (4月24日英國照會在5月19日才被朝鮮收到),似乎對於巨文島被佔並沒有什麼反應或措施。5月7日,朝鮮政府才初步認識到“此係重大緊要之事,不可疏忽僨誤”,因此由統理交涉通商事務衙門(外衙門)向東萊府發送關文(上級對下級的公文),指令“預擇明白乾事人一員”乘坐穆麟德委託的德國船隻“前往巨文島近處察看情形,隨即飛報本衙門”。 [18]  1885年5月5日,丁汝昌率兩軍艦從旅順秘密起航,5月10日抵達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謁見高宗,並將李鴻章的信交給高宗。 [16]  [19]  於是朝鮮更加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於是在5月11日派遣有司堂上嚴世永和外衙門協辦穆麟德為首的外交使團,偕丁汝昌及中國駐朝商務幫辦譚賡堯前往巨文島探查情形,並與英國進行交涉,要求英國儘快歸還巨文島
正與英國阿富汗對峙的沙皇俄國對英佔巨文島的反應最為激烈,特別是對朝鮮的宗主國——清朝最開始放任英國的態度感到不滿,因此俄國駐華公使博白傅(Сергей Иванович Попов)在聽説曾紀澤來電的消息後立即致函清朝總理衙門,提出抗議,聲稱:“若中國政府承認英國佔領巨文島,則俄國認為有佔領其他島嶼或朝鮮王國一部之必要”。 [20]  5月4日,俄國駐華使館派員拜會李鴻章,再次向清政府施壓。 [21]  俄國國內輿論也一片譁然,《羅斯報》在分析了巨文島的戰略和商貿意義後指出,英國佔領巨文島的目的在封鎖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其在不久的將來會造成嚴重後果 [22]  ;更具影響的《俄羅斯新聞》則主張俄國“必須要採取果斷措施,誰也不能把我們像封鎖在黑海一樣封鎖在日本海”。 [23]  因此後來清政府改變態度、反對英國佔領巨文島,與來自俄國方面的壓力不無關係。
日本在得知巨文島被佔的消息後照會英國政府稱:“對英國佔據與日本領土接近之地點,決不能毫無關心”,而對事態發展,日本則將“以關心的態度”拭目以待。 [24]  與此同時,日本外務卿井上馨照會日本駐英公使:“英國如佔巨文島不退時,俄國亦必佔領朝鮮之元山或釜山,再依最惠國條款,他國亦必提出同樣的要求。因此,朝鮮將被分割為各國競爭場所,日本近海亦將變成爭亂糾紛之焦點,同時東亞的和平也必無法維持。”所以若清廷對英國提出異議,就力促其與英交涉此事。 [25]  可見日本也不贊成英國佔領巨文島,並支持清朝的舉動。這也是甲申政變後日本在朝鮮採取的“退嬰政策”的反映。
然而,儘管幾乎所有相關國家幾乎一致反對英國佔領巨文島,但英國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不肯撤離,還修建炮台、兵營和碼頭,甚至在5月11日在島上升起英國國旗,打算長期佔領。就這樣,中國和朝鮮圍繞巨文島問題展開了對英國的交涉。

巨文島事件相關交涉

1885年5月16日,丁汝昌朝鮮嚴世永穆麟德抵達巨文島,探查情形。嚴世永和穆麟德登上停泊在巨文島的英國軍艦“飛魚”(Flying Fish)號,會見艦長麥傑伊(John Pearse Maclear),質問英國為何佔據巨文島。麥傑伊回答説:“因本國政府探聞俄國欲佔此島,現英於俄有失和之機,故先來暫守此島,以資保護。” [26]  朝鮮代表繼續提出抗議,而麥傑伊則説自己是奉上級命令,叫他們有事去日本長崎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司令官陶威爾去説。 [26]  於是嚴世永穆麟德又乘清艦前赴長崎,找到陶威爾,向他抗議,但得到的只是一紙空文:“業將昨日晤談之語,已電知本國政府,一俟回信到時,立即函覆貴官,轉奏貴國大君主” [27]  ,此次交涉可以説無果而終。
巨文島上的朝鮮居民 巨文島上的朝鮮居民
事實上,李鴻章本來就對這次丁汝昌高調的巨文島、長崎之行能否為朝鮮收回巨文島不抱希望,而他內心仍不反對英國佔領巨文島,而認為防俄更為重要。李鴻章在5月29日致總理衙門的信函中表示:“得英船橫鯁於其間,亦未始非朝鮮之屏蔽”,而這層意思又不能説破,因為如果中國默許英佔巨文島,就會給俄、日以侵佔朝鮮領土的口實。 [28]  所以李鴻章決定在巨文島問題上採取持久方針,表現出反對英國佔領巨文島的姿態,但這種反對又是有分寸的、消極的,以此牽制俄國,這也是他“以夷制夷”的外交思維的體現。
另一方面,朝鮮自1885年5月19日收到英國關於佔據巨文島的照會以後,對英採取強硬態度,從5月20日起由外衙門督辦金允植不斷對英國提出抗議,要求儘快歸還巨文島,還將其抗議照會各國駐朝使館,德國美國日本均聲援朝鮮對英國的交涉。英國則對朝鮮的抗議反應強烈,1885年7月2日,英國駐朝總領事阿須頓(W. G. Aston)在與金允植會談時表示:“貴衙門以巨文島事曾經照會各國公館,此舉吾甚悵然。我國與貴國既敦和睦,何不與我國相議妥處,至煩照會於各國乎?” [29]  同時英國外相沙士勃雷(Robert A. T. Gascoyne-Cecil, Third Marques of Salisbury)訓令駐華代理公使歐格訥,以“(朝鮮的)上述抗議沒有得到中國的贊同,就是對宗主權的無視”為由,要求他“在北京,並透過代理總領事在漢城,要不惜一切努力阻止這種抗議的提出”,並對中國施加壓力,指出“如果不使用該國(中國)的權威去制止讓英國面臨困境的行動,這就是中國政府的非友好行為。” [30]  朝鮮方面在對英國提出嚴正抗議的同時,還採取經濟制裁的手段,表示如果不解決巨文島問題,就拒絕歸還朝鮮政府對英國怡和洋行的15500兩白銀的欠款。 [31-32]  英國則千方百計賴在巨文島不走,先提出用5000英鎊購買巨文島,朝鮮政府仍不接受 [33]  ;又以“存煤炭”為藉口,拒絕撤離巨文島。 [34]  就這樣,巨文島之爭陷入相持不下的膠着狀態。

巨文島事件英國撤島

1885年底,在中朝英間關於巨文島的談判與交涉難以取得成果時,英國改變了方針。其原因首先是英俄關於阿富汗的矛盾在1885年5月末就已趨向緩和,1885年9月,俄國和英國簽訂《倫敦議定書》,達成了劃分阿富汗國界的原則,阿富汗危機解除,英國因而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繼續佔領巨文島以防範俄國的動力和理由。其次,在佔領巨文島期間,英國海軍部及駐遠東外交官發現巨文島軍事價值有限,它孤懸海外,要將其建成要塞投資太大,即使建成了要塞,戰時保護起來也很費勁,會分散英國在遠東的海軍力量,英國貿易部也認為“為商業着想,並不值得保有該島。” [35]  更重要的一點是來自俄國等國的壓力,自英國佔領巨文島後,俄國遷怒於清政府,對中國抗議頻頻,一再威脅要佔領永興灣甚至對馬島,連日本政府都感到恐慌,在對馬島“興築炮台,停泊師船,徵兵設防”。 [36]  這些不能不給英國帶來巨大的壓力。由於以上因素,英國從1885年12月開始鬆動,但仍不撤離,而是挾巨文島與清政府討價還價,要求清朝佔領該島,或者讓其他國家特別是俄國不佔領朝鮮的領土,如此方可撤離。 [37] 
巨文島上的英國士兵墓地 巨文島上的英國士兵墓地
但是清朝總理衙門對此表示難以同意,理由是自己不能佔領屬國領土,也不明白應該如何保證其他國家不進行佔領,並且這種保證暫時也不重要。 [38]  1886年春,中國駐英公使曾紀澤再度催促英國歸還巨文島,英國於5月17日答覆稱:“英廷不欲久佔此島,但恐別國佔去,則損中英兩國之利。中朝如能擔保無人來佔此島,則英廷可以放心。倘中朝不願如此擔保,英廷欲勸中朝請俄羅斯日本及別國會商,公訂一約,擔保不取高麗之地,英國甚願入會簽約,並願立即退出此島。” [39]  英國正式亮出“防俄”的外交底牌,卻又沒有理由直接要俄國的承諾,因此將這一難題拋給清朝。而清朝則據此轉與俄國交涉,以期解決巨文島問題。
1886年9月12日,俄國駐華臨時代辦拉德仁(Н. Ладыженский)為圖們江劃界事來天津李鴻章與之就朝鮮問題展開會談。李鴻章先將英國在1886年5月17日關於巨文島的照會交給拉德仁,拉德仁請示俄國政府,俄國回電同意拉德仁在中國承諾不改變朝鮮現狀和保持朝鮮獨立的前提下,可以代表俄國向中國擔保不佔巨文島。 [40]  因此拉德仁最後表示:“奉到本國國家電諭,飭向中堂擔保,俄國國家並無欲取巨文島或朝鮮他處地方之意。” [41]  巨文島問題解決的鑰匙終於找到了。到10月24日,李鴻章和拉德仁幾經磋商,雖然因為在宗藩關係等問題分歧太大而未能達成書面協定,但仍取得了俄國關於不佔領朝鮮土地的口頭承諾,因此被後來的蘇聯學者Б. Д. 樸稱為“君子協定”。 [42]  於是在1886年10月31日,清朝總理衙門照會英國駐華公使華爾身(John Walsham),以拉德仁的談話為依據,要求英國撤離巨文島。12月24日,華爾身照會總理衙門,表示英國已決定將巨文島歸還朝鮮,並將此決定通報朝鮮外衙門督辦金允植。1887年2月27日,巨文島的英國國旗降下來,英國軍艦撤離,英國遂結束了對巨文島長達22個月的佔領,該島亦迴歸朝鮮。隨後朝鮮國王派判中樞府使李承五出使中國,利用祝賀光緒皇帝親政的機會感謝清朝使巨文島復歸朝鮮的恩惠。巨文島問題終告解決。

巨文島事件事件影響

“巨文島事件”是英、俄在亞洲矛盾的一次總爆發。英國佔領巨文島既是針對阿富汗危機的聲東擊西之策,同時也是防範俄國南下滲透朝鮮乃至東亞地區的一石二鳥之計。英國儘管沒能永久佔有朝鮮領土,但卻挾巨文島之重,巧妙地借用了國際關係的各種矛盾,迫使俄國政府作出了永不佔取朝鮮土地的承諾,基本達到了佔領巨文島的“防俄”的初衷。
中國清廷則以維護中國對朝鮮的宗主權為出發點,運用“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使英俄兩國圍繞巨文島的爭端得以緩和(也暗示了俄國,如果再出現“朝俄密約事件”之類挑戰中朝宗藩關係的事情,中國就不保證不改變朝鮮“現在情形”),維持了朝鮮半島的原有秩序。巨文島事件的解決是晚清政府利用外交斡旋手段處理大國矛盾的比較成功的特例,但也使得清廷產生了對未來朝鮮問題再度尖鋭化的麻痹,盲目自信的態度也為日後甲午中日戰爭的外交失敗埋下了伏筆。
朝鮮作為被英國侵略的一方,在感情上自然偏向俄國,同時朝鮮不理解清朝在處理巨文島問題中的持久方針,看到區區一個巨文島清廷都難以收回,對其保護能力大失所望,因此巨文島事件極大滋長了朝鮮高層的親俄情緒。而英國強佔巨文島則給俄國遠東防務造成巨大壓力,使俄國開始注意到朝鮮對於俄國遠東安全的重要性,認識到在朝鮮樹立影響力、與英國競爭的刻不容緩。所以幾乎在巨文島事件持續的同時,發生了兩次朝俄密約事件英國又再次涉入,使當時的朝鮮半島局勢更加複雜。
總之,對巨文島事件的評價正如王芸生所言:“清廷在這段交涉中可稱順利:一、借俄國抗議為口實,迫使英軍撤退;二、使帝俄誓言不侵佔朝鮮領土;三、使英、俄兩國事實上承認朝鮮是中國的屬邦,四、由於這須交涉,使清廷君臣又加強了對朝鮮事務的干涉。” [43] 
參考資料
  • 1.    Hertslet Memorandum, FO 881/4695; BDFA.
  • 2.    季南著,許步曾譯.《英國對華外交(1880年—1885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92—193頁
  • 3.    季南著,許步曾譯.《英國對華外交(1880年—1885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91頁
  • 4.    《清季外交史料》卷56,第4頁。
  • 5.    季南著,許步曾譯.《英國對華外交(1880年—1885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93頁
  • 6.    《清季外交史料》卷56,第10頁。
  • 7.    季南著,許步曾譯.《英國對華外交(1880年—1885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94頁
  • 8.    《舊韓國外交文書》卷13,《英案》1,第133頁。
  • 9.    《舊韓國外交文書》卷13,《英案》1,第130頁。
  • 10.    《舊韓國外交文書》卷13,《英案》1,第125頁。
  • 11.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apers, China/35, Correspondence respecting the Temporary Occupation of Port Hamilton by Her Majesty’s Government PartⅠ, 1885, Feb.1886, Granville to O’Conor, No.75B, Confidential, Apr.16, 1885, pp.2—3.
  • 12.    《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卷4,第1827頁。
  • 13.    《李鴻章全集》電稿一,第491頁。
  • 14.    《李鴻章全集》電稿一,第492頁。
  • 15.    《李鴻章全集》電稿一,第493頁。
  • 16.    信函內容見《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17,第12頁;《高宗實錄》卷22,二十二年三月二十日條。
  • 17.    《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17,第14頁。
  • 18.    《統署日記》,光緒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條。
  • 19.    《統署日記》,光緒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條。
  • 20.    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1卷,第298頁。
  • 21.    《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17,第11—12頁。
  • 22.    В.Попов. Корейский вопрос. Наблюдатель,1886г. № 5, с.74—75.
  • 23.    Русские Вестник, 1885г.т.176, с.864—865. Пак Б.Д. Россия и Корея. М. 1979г.с.88.
  • 24.    《日本外交文書》卷18,第599—600頁。
  • 25.    《日本外交文書》卷18,第601—602頁。
  • 26.    《舊韓國外交文書》卷13,《英案》1,第131頁。
  • 27.    《高宗實錄》卷22,二十二年四月初六日條。
  • 28.    《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17,第19頁。
  • 29.    《舊韓國外交文書》卷13,《英案》1,第141頁。
  • 30.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apers, China/35, Correspondence respecting the Temporary Occupation of Port Hamilton by Her Majesty’s Government PartⅠ, 1885, Salisbury to O’Conor, No.170, July.10, 1885, p.49.
  • 31.    《舊韓國外交文書》卷13,《英案》1,第145頁。
  • 32.    《舊韓國外交文書》卷13,《英案》1,第166頁。
  • 33.    林子候.《甲午戰爭前之中日韓關係》.台北:玉山書局,1990年:第231頁
  • 34.    《舊韓國外交文書》卷13,《英案》1,第144頁。
  • 35.    季南著,許步曾譯.《英國對華外交(1880年—1885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98頁
  • 36.    《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卷4,第1919頁。
  • 37.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apers, China/35, Correspondence respecting the Temporary Occupation of Port Hamilton by Her Majesty’s Government PartⅠ, 1885, Salisbury to O’Conor, No.316, Confidential, Dec.12, 1885, p.148.
  • 38.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apers, China/36, Correspondence respecting the Temporary Occupation of Port Hamilton by Her Majesty’s Government PartⅡ, 1886, Jan.1887, O’Conor to Salisbury No.4, Very Confidential, Jan.7, 1886, p.12.
  • 39.    《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卷4,第2115頁。
  • 40.    АВПРИ, Ф.Японский стол, Депеши из Сеула,1885—1887,д.1,л.161.
  • 41.    《李文忠公全集》譯署函稿,卷18,第40頁。
  • 42.    Пак Б.Д. Россия и Корея. М. 1979г.с.100.
  • 43.    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1卷,第304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