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巧偽

鎖定
巧偽,漢語詞彙,拼音:qiǎo wěi,意思是虛偽不實,出自《莊子·盜蹠》。
中文名
巧偽
拼    音
qiǎo wěi
來    源
《莊子·盜蹠》
釋    義
虛偽不實

目錄

巧偽釋義

虛偽不實。 [1] 

巧偽出處

《莊子·盜蹠》:“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邪。” [2] 

巧偽例句

漢 劉安《淮南子·主術訓》:“為智者務於巧偽,為勇者務於鬭爭。” [3] 
·劉向説苑·叢談》:“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偽不如拙誠。”
《漢書·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偽趨利。”
晉·葛洪《抱朴子·明本》:“曩古純樸,巧偽未萌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人之虛實真偽在乎心,無不見乎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鑑,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
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在今氣磊落,巧偽莫敢親。”
唐·李端雜歌》:人生照鏡須自知,無鹽何用妒西施。秦庭野鹿忽為馬,巧偽亂真君試思。
宋·蘇軾《策別十二》:“及至 秦 漢 之世,其民見利而忘義,見危而不能授命,法禁之所不及,則巧偽變詐,無所不為。”
宋·張耒《瓦器易石鼓文歌》:羲黃已亡巧偽起,採椽土木消純樸。何為獲此上古器,經歷萬古遭搜掠。
嚴復《論中國教化之退》:“今支那之民非特智識未開也,退化之後,流於巧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