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左翼音樂運動

鎖定
左翼音樂運動,是指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左翼音樂工作者為骨幹並團結愛國民主音樂力量的音樂運動。
中文名
左翼音樂運動
流行時期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領導者
中國共產黨
代表作
《母性之光》、《漁光曲》等
1930年,在中國共產黨白區文化界組織的聯絡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在上海成立。左聯成立之初就十分注意音樂領域的問題,發表了許多音樂方面的文章,比較全面地介紹了蘇聯文藝的成就及馬克思主義音樂觀念理論。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國人的抗戰情緒空前高漲。為適應抗日救亡鬥爭的需要,1932年下半年,左翼音樂工作者紛紛建立音樂組織。如北平左翼音樂家聯盟、中蘇音樂學會、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小組等。1934年春,在田漢的領導下,聶耳、任光、安娥、張曙、孫師毅、呂驥等人在左翼劇聯內成立了上海左翼劇聯音樂小組。
左翼劇聯音樂小組成立後,進行了許多音樂活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1934年10月,聶耳等以百代公司的名義舉辦“百代新聲會”。1935年,呂驥等人在聶耳組織的“聯華生樂團”、“電通歌詠隊”基礎上組建“業餘合唱團”,深入羣眾中進行宣傳。左翼音樂家和劇作家也參與了許多進步電影和戲劇的配樂活動,寫作了一批進步的主題歌或插曲。如為《母性之光》、《漁光曲》、《大路》、《新女性》、《桃李劫》、《風雲兒女》、《十字街頭》、《逃亡》、《夜半歌聲》等電影等創作的歌曲傳遍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左翼音樂家們還為羣眾性的救亡歌詠活動創作了很多聲樂作品,如《義勇軍進行曲》、《救國軍歌》、《犧牲已到最後關頭》、《大刀進行曲》等。也有一些歌曲着重反映當時社會中小人物的生活狀態,通過這些較小的側面表現社會和時代這樣宏大的主題,如《鐵蹄下的歌女》、《漁光曲》、《夜半歌聲》等。左翼音樂運動團結了音樂界的愛國民主力量,擴大了進步音樂的陣線,並在更大範圍內傳播了進步音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