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左岸文化

鎖定
“左岸”(RiveGauche),最早僅僅是一個地理上的區域而已,它指的是,塞納河左岸聖日耳曼大街、蒙巴納斯大街和聖米歇爾大街構成的,一個集中了咖啡館書店畫廊美術館博物館的文化聖地。塞納河由東向西成幾字形穿越了巴黎,而巴黎城則是從塞納河中央的西岱島發展起來的。
中文名
左岸文化
外文名
RiveGauche
定    義
塞納河左岸聖日耳曼大街、蒙巴納斯大街和聖米歇爾大街構成的,一個集中了咖啡館、書店、畫廊、美術館、博物館的文化聖地。

左岸文化左岸文化的由來

公元14世紀起,西岱島上的居民逐漸向河的兩岸擴展,自法國國王查理五世起將王宮遷往右岸的浮日廣場、盧浮宮、萬森城堡後,政治權力中心漸漸移向了右岸,隨即商業經濟也在右岸蓬勃發展了起來。
左岸除了一些零星的居民外,主要建了三所大學:索爾本大學(後更名為巴黎大學文學院)、三語大學(後更名為法蘭西大學)、四國學院(後更名為法蘭西學院)。由於當時學院的師生必須學會拉丁語,並用拉丁語寫作、交談,所以這一個區域也稱拉丁區,這是左岸最早的區,一個由知識分子構成的區域。

左岸文化左岸文化的發展

到了十七世紀,路易十四遷居於凡爾賽宮,左岸成了從巴黎去凡爾賽宮的必經之路,這時的左岸獲得了飛快發展的黃金時期。當時的達官新貴、社會名流紛紛來此建造公館,這樣慢慢形成了以文化知識界為主流的中產階級社區,與右岸的王宮府邸、商業大街組成的權力和經濟中心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無怪乎人們詼諧地稱“右岸用錢,左岸用腦”。
由於文化知識界聚集在左岸,於是各種書店、出版社、小劇場、美術館、博物館等逐漸建立了起來。圍繞這種社交氛圍的咖啡館、啤酒館也應運而生,成了左岸知識文化人士重要的聚會場所。從緊靠賽納河左岸的聖米歇爾大街開始,文化名人和先賢們光顧和聚會過的咖啡館、酒吧遍佈各個街區。

左岸文化咖啡加糖

300多年來,左岸的咖啡不但加了糖,加了奶,而且還加了文學、藝術以及哲學的精華,加了一份像熱咖啡一樣温暖的文化關懷。“左岸”因此而成為一筆文化遺產、一種象徵、一個符號、一個時髦的形容詞。
隨便走進一家咖啡館,也許一不留神就會坐在海明威坐過的椅子上、薩特寫作過的燈下、畢加索發過呆的窗口。
在最古老的聖日耳曼教堂周圍,有最早的弗洛咖啡館“(cafedeFlore,也稱“花神咖啡館”),這家咖啡館和邊上的德瑪格餐廳“(AuyDeuxMagots)是著名的哲學家薩特和他的情人西蒙娜·德·波伏娃幾乎天天消磨時光的地方。咖啡館的菜單上還印着薩特的語錄:“自由之神經由花神之路……”。而附近的“裏普啤酒館”是安德烈·紀德及其《法蘭西》雜誌社撰稿作家們定期見面探討寫作心得的地方,也是聖·羅蘭經常涉足的地方。

左岸文化著名咖啡館

在離大教堂不遠處的蒙巴納斯大街上,著名的“丁香咖啡館”(cafedegirofle)則是又一個重要的聚會中心。俄裔法國作家夏加爾美國亨利·米勒愛爾蘭喬伊斯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作家海明威、畫家畢加索等在成名前都在這個所謂的“文學咖啡館”裏活動。這一羣文學藝術家圍繞在號稱“詩人王子”保羅·福爾的四周,每星期二晚都在這裏聚會。海明威就是在這裏構思了《太陽照樣升起》,至今,“丁香咖啡館”還保存着一張“海明威之椅”,保留着一道名為“海明威胡椒牛排”的招牌菜。
離此不遠,是“雙偶咖啡館”(cafedecoupole)。“雙偶”,原是一場深受觀眾喜愛的滑稽戲,咖啡館也因此取名“雙偶咖啡館”。薩特和他的女友西蒙娜經常光顧這裏,畢加索在此與朵拉·琦爾小姐一見鍾情,莎士比亞書屋的女老闆西爾薇亞·畢奇在這裏認識了喬伊斯,並經她的竭力推薦,《尤利西斯》才得以面世。
另外,附近還有“塞雷克特”、“勞特爾多”及“多姆”咖啡館。列寧在其流亡生涯中,就經常在“多姆咖啡館”那有着明亮玻璃天花板下的座位上與托洛茨基構思和爭論着俄國的革命。

左岸文化奧塞美術館

被稱為塞納河邊兩大明珠瑰寶之一的奧塞美術館就坐落在左岸。館內珍藏着十九至二十世紀著名畫家莫奈、畢加索、馬蒂斯等一大批藝術珍品。法國著名大畫家德拉克羅瓦的畫室和寓所坐落在左岸,著名雕塑家布什爾在左岸落户,羅丹也將他畢業的作品,包括“思想者”、“地獄之門”、“加萊市民”等放在左岸的“羅丹美術館”。而他所作的“穿睡衣的巴爾扎克”塑像就樹立在“多姆咖啡館”邊。這裏,還有雨果、喬治桑及自由女神原塑像。
在左岸,還有着著名的先賢祠,這裏安葬着對法國作出傑出貢獻的先賢們,他們是盧梭、雨果、佐拉、伏爾泰、若海斯居里夫婦。同時在左岸的蒙巴納斯公墓,還安葬着薩特、莫泊桑羅德、波特雷爾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很巧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自成立起也落户於左岸。

左岸文化而今的左岸

如今,當右岸香榭麗舍大街及其周圍街區市場經濟高度繁榮的今天,人們往往會在這光怪陸離之中感到失去了什麼。於是乎,他們就在塞納河的左岸,在這文化知識先賢們曾經光顧和滿足過的街道、公園、咖啡館、美術館、舊居里尋找一種精神上的東西,一種充滿着人文主義的東西,一種從歷史遺傳下來的經久不衰的東西。“穿戴着右岸的名牌,品嚐着左岸的咖啡”。人們會從這“品嚐”中找回真正的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