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左協中

鎖定
左協中(1889~1960)字世允。原籍陝西咸寧東兆餘村(今屬陝西長安),後遷居咸寧永豐村(今陝西屬西安灞橋區)。新中國成立後,左協中歷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省人民政府委員、西安市政協駐會副主席等職。由於長期勞累,他身患高血壓,1960年病情嚴重,8月17日在西安逝世。
中文名
左協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89年
逝世日期
1960年8月17日
左協中(1889―1960),字世允,陝西省長安人。16歲考入陝西陸軍小學堂,兩年後升入陸軍中學堂,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秘密反清活動。1911年10月,參加西安起義。1912年7月,被首批選派去保定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在陝北鎮守使井嶽秀部歷任排長、連長、營長,1926年升為團長兼中部(今黃陵)、宜君、同官(今銅川市王益區、印台區)、耀縣四縣警備司令,駐紮同官(今銅川)。1927年升任旅長。1928年部隊縮編為團,左協中改任團長。
1928年冬,井嶽秀部縮編為暫編第十八師,左協中任第三十六旅七十一團團長,駐防洛川,曾在中(部)宜(君)至耀縣一帶拓植大小南川、石鋪川、湘子川荒地,安撫流亡,軍民合作,開荒數百里,剷除荊棘,把荒蕪土地,全部變成良田,擴大農業生產,也補助了軍食,還平整了道路,便利了交通。同時挖掘煤炭做燃料,人民羣眾賴以生活,這給政府設立黃龍屯墾局打下良好基礎。
1932年,部隊改編為陸軍第八十六師,左協中任第二五六旅五一一團團長,駐防洛川。1933年冬,清澗農民千餘人反對官更虐逼,到縣城要求減免田賦及苟捐雜税,官紳勸解無效,左協中奉命前往,令將四門大開讓羣眾自人廣場。左協中懸切勸告,羣眾散去,一場風波,隨即平息。1933年在劉志丹等人領導下,陝甘邊、陝北革命武裝鬥爭蓬勃發展,在紅軍四處遊擊時,左協中受命率本團分別駐紮清潤、綏德等地,他採取消極防守的態度,嚴令部下不得主動出擊紅軍和殘害人民,因此紅軍武裝與他從未發生過大的衝突。
1935年秋,紅軍北上抗日先頭部隊進入甘肅,高雙成部隊由延安移防綏德、清潤、吳堡,後駐米脂,左協中駐石灣。1935年冬,蒙綏慣匪楊猴小,審犯榆林外圍及三邊等處,數年不得安寧。井嶽秀命高雙成派左協中任匪總指揮督率步騎大軍分路圍,匪疲於奔命,被張雲衡營追至靖邊九里灘、大石砭一帶,擊能楊匪,殘部數百人吃降,誘至榆林城內北大操場,左協中親臨講話,解除其武裝,資遺回籍。此又為人民除掉一大禍害。1936年2月,井嶽秀因手槍走火去世,高雙成繼任八十六師師長,左協中任二五六旅旅長。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共同抗日。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鄧寶珊來榆林坐鎮指揮晉陝綏邊區部隊抗日,鄧寶珊與高雙成合作共事,響應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與陝甘寧邊區政府和睦相處,共同抗日,左協中旅移防神木
1938年,日軍進犯晉西北,曾佔領保德縣,多次調遣部隊,企圖過黃河佔領陝北府谷,奪取榆林,先後有兩次已渡過黃河。左協中親臨前線指揮,率部英勇抗擊,將已渡過黃河的日軍趕回河東,保衞了榆林的安全。2月28日,日軍侵佔府谷對岸的山西保德縣城,鷹視府谷。3月2日,日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於府谷縣城南偷渡黃河,摧毀張子英團的防地,府谷遂陷人敵手。左協中聞訊後親赴抗日前線指揮部隊反攻,經過三次猛烈衝擊,終於將日軍的器張氣焰撲滅,致其狼狐逃審過河,退回山西,保衞了陝西北部領土的完整。侵人保德的日軍不久大部撤走,左協中部獲得情報後,命張子英團組織抗日勇士,乘夜渡河進擊,能敵19名,生仔日軍隊長曾山隆歲,解送至西安。1938年4月,左協中兼任伊東騎兵遊擊縱隊司令,進駐東勝,指揮所屬五個支隊和八十六師前方抗日部隊,參加大小戰役60餘次,尤以新城、新民堡、大樹灣、東勝諸戰役最為激烈,日軍雖以裝甲炮、飛機陸空聯合轟炸,卒未得遙。同年4月,左協中奉命視察伊東遊擊縱隊防務,該隊當時活動於內蒙古黃河以南伊克昭盟一帶,處在抗日前線,有人馬7000餘,但內部人員複雜,易分易合。左協中到東勝不幾天,少量日軍和偽軍李守信部2000餘人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分路直撲東勝,企圖搶走成吉思汗靈框,以愚惑蒙族王公顯貴歸附。左協中聞訊後,當即命令駐紮東勝的伊東騎兵遊擊縱隊第三支隊張步成率部迎擊,並去通知縱隊副司令高致凱急調其他支隊迅速增援,從背後夾擊日軍。在左協中的正確指揮和全體官兵一致奮勇抵抗下,雙方短兵相接,激戰兩晝夜,日、偽軍死傷300餘人後,急急敗退。此役保衞了東勝,保衞了府谷,使日後成吉思汗靈板得以安全轉移內地。
1939年1月20日,日軍2000餘人在坦克、裝甲車的掩護下,由包頭偷渡黃河。獲得這一消息後,左協中立即率部迎擊進犯之日軍,經過激烈的戰鬥,日軍被迫撤退。
1940年冬,八十六師擴編為第二十二軍,高雙成任軍長,下轄步兵八十六師,並將伊東騎兵遊擊縱隊所屬各支隊與八十六師所屬騎兵團合編為騎兵第六師,左協中任師長,胡景通任副師長,仍駐東勝,下轄三個團以王伯謀、王永清、段寶珊分別任團長。
抗日戰爭期間,左協中在鄧寶珊、高雙成指揮下,擁護國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策,與陝甘寧邊區關係融洽,軍事上互相聯繫,政治上各不干擾,經濟上互通有無,羣眾探親訪友自由往來。1942年,左協中駐防伊盟準格爾旗時,綏德專員袁任遠來榆林,同高雙成商議,請文部派人送給綏遠大青山游擊隊電台4部,左協中立即派駐守薩縣河防的營長董正誼全部送去,有力地支援了大青山地區的抗日鬥爭。1943年,左協中駐防府谷,與八路軍第三五八旅許光達部,和睦相處,聯防對日,與隔河的駐保德許光達旅長常有聯繫。有一次,許光達旅高仰山要回府谷賈家灣探親,許旅長函請左協中照顧。不料,被國民黨府谷縣黨部書記曹亞華髮覺拘留,收去手槍一支,報告榆林專員命令嚴辦,左協中得知後即承認是經他允許的,與縣黨部據辯力爭,將手槍終交高仰山並派兵護送其過河,返回原防。後左協中又致函許光達旅長,説明自己照顧不周深表歉意。
1942年左協中任第二十二軍副軍長。1945年,高雙成病逝後左協中接任第二十二軍軍長。1945年2月,左協中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撕毀協議發動內戰。左協中與二十二軍的駐地,處於晉綏邊區和陝甘寧邊區之間,東進可以進擊山西解放區,南下可以進攻黨中央所在地延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因之,胡宗南對左協中寄予很大希望,多次施加壓力,要他配合進攻解放區。二十二軍並非蔣介石的摘系,長期受蔣介石的排擠壓制,一方面左協中總以種種藉口塘塞,按兵不動;另一方面他對共產黨的政策尚無清楚認識,十分害怕自己的地盤被解放而受到損害。此時,左協中的心情十分複雜矛盾,既要對蔣介石、胡宗南敷衍一番,同時又希望與共產黨繼續維持現狀,合作下去,以便在夾縫中求得生存,保存實力。但1946年10月所部的進步分子胡景鋒、梅廷棟等人率部數千人起義,更削弱了他的實力,也動搖了他的意志。
1947年8月,榆林第一次解放戰爭時期,胡宗南點出200多人的黑名單,電令二十八旅旅長徐保及駐榆林的蔡高參會同逮捕,如鄧寶珊不願執行,可直接行動。鄧寶珊同左協中則極力保護,使徐保未敢亂捕,副軍長兼八十六師師長徐之佳(軍統特務)發現軍部有解放軍標語、宣傳品,認為秘書賙濟信,軍械員程得露(蔚青)有秘密活動,夜間要捕,左協中嚴詞拒絕。1946年10月,陝北保安副指揮官胡景鋒率部於橫山波羅堡起義,其中王永清團假裝起義,後又叛回,拘捕伊盟分區領導人趙通儒解至榆林關押,被特務分子嚴密監視,意欲迫害,左協中,密派左右護衞,以保安全。1948年2月10日派副官禮送至三岔灣,由八路軍騎兵接護回邊區。
左協中於1948年9月晉升為陸軍中將。他出身舊軍人,總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因而在蔣介石的反動政策驅使下,也走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如1947年曾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兵戎相見,此後,他對此常引為終身事。
1948年秋,中共西北局書記習仲勳及趙壽山、楊明軒三位領導人給左協中去信,説明情況轉變,大勢所趨,淳譚勸告榆林駐軍起義,左協中內心深有感受。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後,中共西北局也加緊了對榆林宋軍的攻勢,經解放軍代表與第二十二軍代表多次商談,終於在5月29日按照《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條款精神,雙方在榆林再次舉行了正式會談。決定6月1日宣佈正式起義。由左協中、張之因,八十六師參謀長張博學、團長黃鎮威、高凌雲、董正誼共同署名,致電毛主席、朱總司令表示堅決接受中共中央及人民解放軍的領導,待命參加西北的偉大戰爭。左協中得到毛主席、朱總司令的覆電慰勉,全文如下:
"左協中將軍及前國民黨二十二軍全體官兵們:
接讀通電,貴將軍等率部接受和平解決條件,使貴軍及榆林一帶人民鹹慶解放,極為欣慰,尚望努力團結部隊,加強整訓,改善官兵、軍民關係,為參加西北解放鬥爭的偉大任務而奮鬥。"
1949年9月,左協中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代表資格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他感嘆地説:“舉行起義,投向人民,這步路走對了,只可惜走的晚了。”
新中國成立後,左協中歷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省人民政府委員、西安市政協駐會副主席等職。由於長期勞累,他身患高血壓,1960年病情嚴重,8月17日在西安逝世。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編,陝西抗戰人物紀事,陝西人民出版社,2015.09,第203-2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