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程防護

鎖定
運用各種防護工程技術保障人民防空指揮、通信及人員、物資安全的措施。人民防空的重要防護手段。目的是戰時有效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存戰爭潛力。
中文名
工程防護
外文名
engineering protection
最早的人民防空工程防護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倫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着人民防空工程的大量構築,工程防護髮揮了顯著作用。戰後,世界各國對工程防護更為重視,構築了相當數量的人民防空工程。最初的工程防護,僅考慮或重點考慮戰時功能,且大多在戰時構築。20世紀70年代以後,工程防護注重平戰結合,發揮各種效益。中國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設始於20世紀30年代,大規模的防護工程建設始於60年代末。1997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施行,人民防空工程防護走上了法制化道路。工程防護貫徹人民防空“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堅持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
①建築人民防空工程。包括各種專門的人民防空工程,具有人民防空功能的地下公共建築、地鐵、地下廣場等;地面建築物的地下部分、防空地下室等。②工程加固。對重要地面建築、設施、地下人民防空工程等進行加固,如對建築圍巖進行加固,對建築外牆進行加固,對建築內外進行支護,加裝防爆牆,構築遮彈設施等。③用偽裝器材和工程技術措施對重要目標和人民防空工程進行偽裝。包括植物偽裝、迷彩偽裝、人工遮障、假目標、煙幕偽裝、電子偽裝、燈光偽裝、音響偽裝、隱身技術偽裝等。常用器材有偽裝網、偽裝蓋布、角反射器、金屬箔條等制式器材和各種就便器材。工程防護所運用的技術主要有工程防衝擊波技術、遮彈技術、工程隔震技術、工程防火技術、工程三防技術、工程防電磁脈衝技術、工程偽裝技術、防爆牆技術、加固改造技術、工程防水技術、發供電技術、給排水技術、內部設施監控技術、工程毀傷和易損性評估技術等。
①抵抗核爆炸衝擊的破壞。②抵抗常規炸彈在工程附近爆炸時產生的間接破壞效應,有些工程還必須抵抗常規彈藥爆炸的直接破壞效應。③將核爆炸產生的早期核輻射削減到安全劑量以下。④防止毒劑侵入工程內部。⑤防止地面大火對工程內部的危害。⑥防止核爆炸電磁脈衝的危害。⑦維持工程內生命保障系統的正常工作。⑧保障在外部染毒條件下少量人員出入掩蔽部。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工程防護呈現新的趨勢:向多技術領域相互融合、綜合應用的方向發展,向建立人民防空工程防護與機動、偽裝相結合的工程體系方向發展,防護材料和結構向抗禦精確制導武器衝擊爆炸效應的方向發展。進一步加強防護工程構築物隱形技術,提高對核、化學、生物等大規模殺傷武器的綜合防護能力,研究對新概念武器的工程防護措施。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