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程結構抗震

(202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工程結構抗震》是由劉海卿、吳秀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於2021年9月14日出版的高等學校工程應用型土建類系列教材。該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築學等專業的本科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其他相關專業的選修課教材,同時可供相關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1] 
該書共12章,着重介紹了工程結構的抗震概念設計分析與應用,地震作用計算,建築、橋樑及地下結構抗震設計,工程結構隔震與消能減震等知識模塊。 [1] 
書    名
工程結構抗震
作    者
劉海卿、吳秀峯
類    別
高等學校工程應用型土建類系列教材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1年9月14日
頁    數
268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40564457
版面字數
410千字
CIP核字號
2021140190

工程結構抗震成書過程

該書是在《建築結構抗震與防災》的基礎上,按照《建築抗震設計規範(2016年版)》(GB50011—2010)編寫而成。 [2] 
該書由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瀋陽建築大學大連交通大學遼寧科技大學瀋陽大學長春工程學院東北農業大學等七所學校共同編寫。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劉海卿、吳秀峯擔任主編,長春工程學院張曙光、瀋陽建築大學孫麗、大連交通大學江阿蘭、瀋陽大學周樂擔任副主編。參與該書修訂的有: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劉海卿、吳秀峯(第一章),東北農業大學劉嫄春(第二章),長春工程學院張曙光(第三章),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李冬(第四章),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肖建華(第五章、第十二章),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王笑冰(第六章),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吳秀峯(第七章),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鄭大為(第八章),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孫闖(第九章、第十一章),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楊曉明孫麗(第十章)。該書配套數字資源由遼寧科技大學高華國編制,孫麗、江阿蘭和周樂協助主編制定教材編寫計劃並統稿。大連理工大學李宏男教授審閲書稿,並給予了較多中肯的建議。 [2] 
2021年9月14日,《工程結構抗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1] 

工程結構抗震內容簡介

該書共12章,前10章介紹了結構抗震基本知識,場地、地基與基礎,結構抗震計算方法,結構抗震概念設計,砌體結構抗震,混凝土結構抗震,鋼結構抗震,橋樑結構抗震,地下結構抗震,結構隔震與消能減震設計;第11、12章為擴展內容,就結構抗風設計、結構抗火設計等進行了介紹。 [1] 

工程結構抗震教材目錄

前輔文
第一章 結構抗震基本知識
1.1 地震基本知識
1.2 地震的災害
1.3 地震的基本術語
1.4 地震動特性
1.5 建築結構的抗震設防
複習思考題
第二章 場地、地基與基礎
2.1 場地
2.2 天然地基與基礎的抗震驗算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2.4 樁基的抗震設計
複習思考題
第三章 結構抗震計算方法
3.1 概述
3.2 單質點彈性體系的水平地震反應
3.3 單質點彈性體系水平地震作用計算的反應譜法
3.4 多質點彈性體系的水平地震反應
3.5 多質點體系水平地震作用計算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3.6 多質點體系水平地震作用計算的底部剪力法
3.7 豎向地震作用的計算
3.8 結構自振週期和振型的近似計算
3.9 結構的抗震驗算
複習思考題
第四章 結構抗震概念設計
4.1 選擇有利於抗震的場地
4.2 選擇有利的房屋抗震體型
4.3 進行合理的抗震結構佈置
4.4 選擇合理的結構材料
4.5 提高結構抗震性能的措施
4.6 控制結構變形,確保結構整體性
4.7 減輕房屋自重
4.8 妥善處理非結構構件
複習思考題
第五章 砌體結構抗震
5.1 砌體結構主要類型和震害
5.2 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設計
5.3 混凝土砌塊砌體結構抗震
*5.4 底部框架-抗震牆砌體房屋抗震設計
複習思考題
第六章 混凝土結構抗震
6.1 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震害特點
6.2 抗震設計的一般要求
6.3 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6.4 抗震牆結構的抗震設計
複習思考題
第七章 鋼結構抗震
7.1 鋼結構震害及抗震
7.2 多高層鋼結構抗震設計
7.3 高柔、大跨度鋼結構抗震設計
7.4 高層鋼結構建築抗震設計方法的發展
複習思考題
第八章 橋樑結構抗震
8.1 橋樑震害
8.2 橋樑抗震計算
8.3 橋樑延性抗震設計
8.4 橋樑減隔震設計
複習思考題
第九章 地下結構抗震
9.1 地下結構的震害特徵
9.2 地下結構抗震的評估指標
9.3 地下結構抗震計算
複習思考題
第十章 結構隔震與消能減震設計
10.1 概述
10.2 隔震設計
10.3 消能減震設計
複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 結構抗風設計
*第十二章 結構抗火設計
參考文獻 [1] 
(注: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工程結構抗震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工程結構抗震》的數字課程與紙質教材一體化設計,數字資源內容涵蓋教學課件、拓展資源、複習思考題詳解等。 [3] 
作品名稱
工程結構抗震
作者
劉海卿、吳秀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策劃編輯
葛心
責任編輯
葛心 [3] 

工程結構抗震教材特色

  1. 突出“大土木”人才培養理念——該教材建設與編寫過程中遵循“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學生在土木工程領域從事各類建築工程、地下工程、道路與橋樑工程等設計、建造、運營維護與管理等工作,以及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土木工程領域存在的複雜工程問題。
  2. 強化抗震概念設計——該教材以抗震概念設計指導抗震計算設計和抗震構造措施的思路,不僅着眼於結構的整體地震反應,而且按照結構的破壞機制和過程,靈活運用抗震設計準則。該教材把結構抗震概念設計單列一章進行編寫,並在各章節內容中體現抗震概念設計基本原則的工程應用,用來強化學生對概念設計的理解和運用。 [2] 

工程結構抗震作者簡介

劉海卿,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從事工程結構抗震減振與防災、結構損傷理論與健康監測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4] 
吳秀峯,博士,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鋼結構抗震減震、結構數值分析和測試技術。 [5] 
張曙光,博士,長春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教授,主講課程:鋼結構、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有限元基本原理。 [6] 
孫麗,1974年生,博士,瀋陽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師導師,從事結構試驗方法、結構健康監測及其損傷控制的研究。 [7] 
江阿蘭,大連交通大學遠交大交通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橋樑結構分析及監測加固技術。 [8] 
周樂,瀋陽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碩士生導師。 [9] 
參考資料
  • 1.    工程結構抗震  .高等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21-11-01]
  • 2.    劉海卿、吳秀峯.工程結構抗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版權頁、前言頁、目錄頁
  • 3.    工程結構抗震  .Abook-新形態教材網[引用日期2021-11-03]
  • 4.    劉海卿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1-11-03]
  • 5.    吳秀峯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1-11-03]
  • 6.    張曙光  .長春工程學院研究生部[引用日期2021-11-03]
  • 7.    孫麗  .瀋陽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1-11-03]
  • 8.    江阿蘭  .大連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11-03]
  • 9.    周樂  .瀋陽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