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業社會中的階級和階級衝突

鎖定
工業社會中的階級和階級衝突,德國社會學家、衝突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R.達倫多夫的主要著作。 [1] 
中文名
工業社會中的階級和階級衝突
作    者
R.達倫多夫
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
1957年出版。先後被翻譯為英、法、西班牙、日、中等多種文字。作者系統地分析了當代工業社會中的社會衝突問題,建立了辯證衝突論的基本理論構架,認為任何社會組織都是強制性協調的聯合體。社會組織內部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權威和權力。這種不平等的權威分佈產生統治和被統治兩種角色類型。居統治和被統治位置的行動者形成各自含有潛在共同利益的準羣體。統治羣體的利益在於維護現存秩序;被統治羣體則不可避免地對自己的從屬地位的合法性產生懷疑。在具備一定物質和技術手段、意識形態、領導等條件後,準羣體成員獲得共同的歸屬感,組成公開的利益羣體,作為集體行動者投入公開的衝突。衝突的結果是社會組織內權力的再分配。當新的統治羣體掌握權力之後,與之對立的新的被統治羣體隨之產生。統治者和被統治者角色重新制度化。一旦時機成熟,社會再度分裂為兩個衝突羣體,開始另一輪爭奪權力的衝突。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種衝突與和諧的循環過程。在工業社會中,隨着衝突的制度化和社會流動性的增大,個人有很多的機會實現個人利益,階級衝突可能會化解為個人競爭。但是,個人競爭和集體行動“根本上是同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即‘抵制’的同等表現”,而“權力和抵制的辯證法乃是歷史的推動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