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業生產集中化

鎖定
工業生產集中化是工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越來越集中於大企業的過程。它包括兩個相互聯繫的方面: 一是骨幹企業的規模擴大,即生產的絕對集中;一是大企業的產量在部門和整個工業總產量中所佔比重的增大,即生產的相對集中。工業生產集中化,是由社會分工深化、技術進步以及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引起的。在機器大工業出現以前,勞動力的集中是簡單協作的起點,也是工場手工業分工在技術上的客觀要求。 [1] 
中文名
工業生產集中化
釋    義
工業生產集中大工業企業的過程
地    位
現代工業生產的主要標誌
作    用
為工業發展規劃提供依據
意    義
科學技術進步的必要條件
它與工業自動化、專業化同是現代工業生產的主要標誌之一,並具有內在聯繫。生產集中程度反映規模的增長及勞動資料的集中。衡量工業生產集中化水平的指標通常有:職工人數、固定資產價值、產品產量、生產能力、產值等。在不同的工業部門,上述指標各有側重。如產品比較單一的鋼鐵、煤、電、石油、紡織等企業,按產品生產能力劃分;產品多但不復雜的工業企業,按主要產品生產能力劃分;產品種類繁多的企業,多按其固定資產價值或總產值劃分。隨生產技術的進步,企業規模的標準不斷變化,反映現代化生產越來越集中的過程。但生產規模的集中化不是絕對的,當它擴大到一定階段後,將導致企業經濟效益停滯和下降,失去集中化帶來的規模效益。即為規模經濟門檻。在地區工業發展規劃與佈局中,必須考慮工業生產集中化與規模經濟的要求,合理選擇工業發展目標與企業規模佈局。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