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業技術研究院

鎖定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73年,由於當時台灣在“外交”、經濟上遭受嚴峻的挑戰,激發了當時新任經濟部長孫運璿的決心,他深信台灣唯有擺脱勞力密集,轉向技術密集的工業,才能徹底讓台灣經濟轉型、起飛。
中文名
台灣工研院
外文名
Taiwan's industrial institute
成    立
1973年
意    義
轉向技術密集的工業

工業技術研究院背景介紹

“我們如果再不做,就趕不上了,”為了台灣的發展,孫運璿先生將分散在各處的聯合工業研究所、聯合礦業研究所與金屬工業研究所合併,成立寶島的“工業技術研究院”,並賦予工研院以進步的工業技術推動台灣工業的發展,引領經濟起飛為目標。

工業技術研究院未來規劃

面對不斷改變的世界,工研院除了持續深化資訊與通訊、電子與光電、材料化工與奈米、生醫與醫材、機械與系統、綠能與環境等領域,並積極發展永續綠色生態環境相關科技,以創新夢想、勇於挑戰的態度,投入創新科技的研發,期許扮演世界級的研發機構,產業界的開路先鋒,與業界一同攜手,共享創新永續及美好的未來。

工業技術研究院發展歷程

工研院不但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更是開創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1975年,RCA獲選為台灣積體電路合作計畫的夥伴,1976年,第一批赴美受訓的工程師整裝待發,1977年,工研院建立台灣首座4吋晶圓的積體電路示範工廠,並自1980年起,陸續衍生了包括聯電、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光罩、世界先進等半導體大廠,奠定了台灣IC產業起飛;1983年工研院更開發出與IBM相容的個人電腦,並將技術移轉給島內業者,帶動周邊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個人電腦資訊產業的基礎。
工研院運用了研發環境的獨特性,以及透過綿密堅實的產業網絡關係,連結區域或產業之研發能量,積極協助台灣產業發展與升級。2005年起,更為了配合台灣整體區域產業發展政策,強化科技與地方產業的連結,陸續在台南六甲區設立了“南分院”、在花蓮吉安鄉成立“東部產業服務中心”;未來並規劃建置“中分院”,深耕中台灣產業創新的研發專區。
四十年來,工研院一直以“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主要任務,從創新研發、人才培育、智權加值、衍生公司、育成企業、技術服務與技術移轉等過程,對台灣產業發展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自成立以來,培育超過70位的產業CEO,新創及育成225家公司,累積超過1萬9千件專利,不但為台灣開創許多前瞻性、關鍵性的技術,並孕育多家台灣新興科技產業,培育無數科技人才。由工研院轉進企業界的員工,許多人實際成為台灣經濟的掌舵者,包括張忠謀、胡定華、楊丁元、章青駒、蔡明介等對台灣產業具有影響力的人士,這些工研人在台灣科技產業中,如同織起一張綿密的網,讓台灣新興的科技產業從無到有,屢創佳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