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工厂

石青装置系列作品
展开10个同名词条
是艺术家石青于2009年创作的装置艺术系列,属于其"装置系列作品"代表之一,曾在北京、上海等地展出 [1-2]。作品以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制度为背景,通过建筑模型与家具的对应关系,探讨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形式。
系列由12组细木工板搭建的工厂建筑模型构成,每座建筑依据内部包裹的20世纪70年代标准家具尺寸定制,如大礼堂对应饭桌、厂房对应双人床等。多数家具来自艺术家家庭旧物,部分遗失物件以建筑空间形式重构保留。作品仿制计划经济时期建筑样式,呈现工业化进程对现代性的追求与传统文化的割裂,空间逻辑延续了延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单位制度 [1]
中文名
工厂
作    者
石青
创作年代
2009年
分    类
当代艺术
材    料
细木工板,老式自行车,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共12个组件
尺    寸
尺寸不等,展示尺寸可变

艺术赏析

播报
编辑
《工厂》是一组由细木工板制作的“建筑”,模仿慨签希包装箱的形式,并按传统工厂布局放验狼构成。每一座“建筑”内均包裹着一件家具,家俱均来自于70年代,每一座“建筑”都按照其内对应家具的尺寸建造,具体对应如:1. 大礼堂/饭桌;2. 门房/椅子;3. 宿舍/单人床;4. 阿设页厂房/双人床;盼煮5. 宿舍/单人床;6. 烟囱/衣架;7. 办公楼/大衣柜;8立甩柜. 车棚/陵枣自行车;9. 食堂/木茶几;10. 文娱中心/橱柜;11. 学校/写字桌提端;12.颈枣才婚 厂房/木排椅。
工厂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艺术家自述:“《工厂》是为一组计划经济时期的家具量身定做的单位建筑,并模仿着那个时代的气息、样式和格局。家具来自艺术家的家庭,是当时标准家庭最基本的家具设制。个别被遗失的也在建筑中留出了相应的空间。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业化进程既是对现代性的积极认可,也可以看作对传统的自觉放弃;而其社会组织形态则继续在沿用延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的单位制度,家与单位的同构替代和延续着家国同构的组织传统。”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工厂》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图
作品信息
学校(写字桌)
学校(写字桌)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229x64x83 cm | 220x62x82 cm/2009
文娱中心(橱柜,床头柜)
文娱中心(橱柜,床头柜)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107x54x81 cm | 98x52x80 cm | 44x37x67 cm/2009
食堂 (木茶几)
食堂 (木茶几)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78x51x51 cm | 71x49x50 cm/2009
宿舍I (单人床)
宿舍I (单人床)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208x94x87 cm | 199x92x86 cm/2009
宿舍II (单人床)
宿舍II (单人床)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208x94x87 cm | 199x92x86 cm/2009
烟囱 (衣帽架)
烟囱 (衣帽架)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44x26x360 cm | 40x22x195 cm/2009
厂房I(双人床)
厂房I (双人床)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155x86 cm | 152x85 cm/2009
厂房II(木排椅)
厂房II(木排椅)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208x194x86 cm | 199x192x85 cm x 2/2009
办公楼(大衣柜)
办公楼(大衣柜)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148x62x186 cm | 139x60x185 cm/2009
大礼堂(饭桌)
大礼堂(饭桌)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100x94x84 cm | 90x90x80 cm/2009
门房(木椅)
门房(木椅)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58x46x89 cm | 51x44x88 cm/2009
自行车棚
自行车棚
细木工板, 老式自行车, 旧家具及办公用具等, 87根长度不一的日光灯管/170x70x105 cm/2009

艺术家简介

播报
编辑
石青,1969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在北京生活和工作了近20年,现在居住上海。石青的创作处于一种跳跃性的不易归类的复杂状态之中,无论是媒介还是认知世界的方法系统,从最早的心理学行为解剖,到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政治冲突,以及社会主义文化遗产的继承,一段时期里游牧式的工作方法使其进入真实的地理空间去创作,近期的方向更多集中于日常生活政治和艺术生产关系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