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場手工業

鎖定
工場手工業,是資本僱傭勞動者的生產形式。“工場手工業”一詞譯自馬克思所稱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譯為“工廠手工業”,1945年商務版《德華大詞典》同。
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譯《資本論》作“手工製造業”。後馬列著作編譯局譯作“工場手工業”。本文中,“工場手工業”指其經濟性質,具體組織依習慣,如綢廠、布廠、磨坊、油坊、機房、鐵作、木器作等;類稱用“手工廠”。
中文名
工場手工業
起    源
歐洲
內    容
廠房生產
翻    譯
瞿秋白

工場手工業簡介

工場手工業是資本僱傭勞動者的生產形式。但僱傭多少人始具資本主義性質,當因生產力發展狀況和民族歷史條件而異。在研究資本主義萌芽時,當時史料多不能區分家屬勞動與僱傭勞動,我們原則上以有10人以上的廠坊為工場手工業。鴉片戰爭後,沿用此例。1929年公佈《工廠法》,規定使用發動機器並僱工30人以上者為工廠;此後統計資料皆以此為準,我們遂以僱工10人(或稍少)以上而不足工廠標準者為工場手工業。解放後,國家統計局作有10人以上工廠統計,中央手工業管理局遂以4-9人的廠坊為工場手工業。原來,機器大工業、工場手工業、個體和家庭工業都是經濟研究所用概念,硬性劃界不可能,亦無意義。
手工業無明確定義。工業革命之初,以蒸汽機代替人畜力視為驚人之舉,遂以動力區分機器與手工。然水力發達區域常以古老的水輪機代替蒸汽機,亦無礙技術革命。又如歷史悠久的磨坊,曾歷人力、畜力、風力、水力諸階段,及用蒸汽機稱火輪磨坊,仍是利用兩片石磨轉動。19世紀末發明滾筒制粉和聯動裝置(rolling system),才實現技術革命;前此均可稱手工業。進入20世紀,手工工具演變為複合裝置,不少應用精密機械原理或化學反應過程;電力普及後,手工廠添置馬達已屬常事。因而研究工業結構者多以企業規模為準。如日本常將不足10人的廠視同手工業;日軍佔領華東時並規定20釜以下之絲廠為手工業。二次大戰後,聯邦德國以不滿10人、年銷售額”不滿30萬馬克者為手工業,按規模劃分,似更合理。

工場手工業主要形式

手工工場有分散和集中兩種形式,在工場手工業時期之初以分散的手工工場為主要形式。生產者仍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勞動,但是他們在企業家的組織下形成一個生產集體,有一定的勞動分工。商人為保障其貨源,將統一購買來的原料交給僱傭工人去加工,付給一些報酬,然後銷售成品。所謂報酬實質上就是工資。這已是資本主義的僱傭關係,但又不徹底,因為加工的工具大都是那些受僱者自己的,勞動過程也是工人在各自家裏分散進行,每一種產品是依次經過不同的家庭工人的勞動製造出來的。
分散的手工工場進一步發展,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場,工人一無所有,集中在資本家的廠房內,使用資本家提供的勞動工具,在資本家的指揮下工作。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僱傭勞動者,他們與僱主的關係是徹底的僱傭關係。在集中的手工工場,分工越來越細,一件產品的製成要經過許多道工序。
簡單協作、分散的手工工場和集中的手工工場是資本主義早期發展的三種形式,它們雖然在時間上是承襲的,但又往往是並存的。下面讓我們以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典型的英國為例進行考察。
在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於毛紡織業。毛紡織業興起之初,其生產組織在城市是行會作坊,在農村是家庭手工業。農村中沒有行會的控制,手工業者的分化比較迅速。商人以各種方式控制分散的生產者,簡單協作很快過渡到手工工場。早在15世紀,分散的手工工場就在英國農村出現了。由商人先到市場上購買羊毛,交給各家紡工紡成毛線,他再收取毛線,分給各家織工織成毛呢,收取成品出售,付給紡工、織工以工資。這時生產分散進行,紡工織工多為農家婦女,她們還保有自己的一點生產資料,資本家的資金還不十分雄厚,沒有集中的廠房設備。當時,北方約克郡的廣大農村,這種手工工場很普遍。
到16世紀,集中的手工工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倫敦西部紐伯裏一個名叫約翰·温徹康布的紡織業商人,在16世紀初就擁有一個約千人的手工工場,其中男女織工、紡工和助手600人,梳毛、理毛工人250人,修整工50人,染工40人,砑工20人。隨着集中的手工工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小生產者由於經受不住競爭,變為僱工。他們在1539年的一份請願書中寫道:“富有的呢絨商在他們的家裏擁有織機,同時有織工和技工按日工作。正由於此,我們這些在自己家中做工的請願者,包括婦女和兒童,時常失去收入。……但是,我們這些貧苦的臣民為了避免失業和得到收入,只有被迫接受呢絨商所規定的工作。”就這樣,英國的毛紡織業得到迅速發展,毛織品輸出激增,而羊毛輸出則大減。英國的呢絨逐漸在歐洲市場上佔居首要地位,毛紡織業成了英國的“民族工業”。除毛紡織業外,玻璃、肥皂、火藥、書寫用紙等製造業也普遍採用手工工場的形式。
手工工場直到18世紀70年代工業革命開始,一直是工業生產組織的基本形式,它有以下特點:第一,工場手工業仍以手工勞動為基礎,這是與後來機器生產的主要區別;第二,工場手工業不同於以前家庭手工業的是,它已經是大生產了,並逐漸實行了生產過程的分工,主要包括手工技術的分工和僱傭工人的分工。分工使工人經常從事某一生產環節的操作,技巧更加熟練,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也增加了改進技術的機會,為以後發明和使用機器創造了條件。

工場手工業基本表現

工場手工業的資本主義性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資本最低限額的增大,使越來越多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轉化為資本。數量較多的工人受資本家指揮,是一般協作的自然起點,也是工場手工業的出發點。單個資本家所必需使用的最低限額的工人人數,要由現有的分工來規定。分工愈發展,所需的工人人數就愈多。為了進一步得到分工的好處,工人人數必須按比例增加。隨着工人人數的增加,可變資本必須相應地擴大,就會有更多的生活資料轉化為資本。隨着可變資本的增加,不變資本必須相應地增加,就會有更多的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所以,“單個資本手中的資本最低限額越來越增大,或者説,社會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越來越多地轉化為資本,這是由工場手工業的技術性質產生的一個規律”。
第二,工場手工業使勞動力更加隸屬於資本。工場手工業和簡單協作一樣,執行職能的勞動體是資本的存在形式。但是,工場手工業比簡單協作更進一步,它產生了分工,在工人中間形成了不同的等級劃分即熟練勞動與非熟練勞動,並從根本上侵襲了工人的勞動力,“把工人變成畸形物”,喪失了生產整個產品的獨立能力。過去,工人因為喪失了生產資料,不得不把勞動力賣給資本家;他們如果不把勞動力賣給資本家,更無法單獨進行生產。工場手工業進一步使工人變成了資本的附屬物,使勞動對資本在形式上的隸屬進一步發展為實際上的隸屬。
第三,工場手工業使工人的身心萎縮,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的對立越來越加深。個體農民或獨立手工業者,在生產中必須運用他自己的知識、判斷力和意志,考慮生產的全部過程,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是結合在一起的。但在工場手工業中,這種能力轉移到與工人相對立的資本身上。工人被畸形化為局部工人,掌握整個生產的能力逐漸喪失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離開來。所以,馬克思説:“工場手工業分工的產物,就是物質生產過程的智力作為別人的財產和統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對立。這個分離過程在簡單協作中開始,在工場手工業中得到發展,在大工業中完成。在簡單協作中,資本家在單個工人面前代表社會勞動體的統一和意志,工場手工業使工人畸形發展,變成局部工人,大工業則把科學作為一種獨立的生產能力與勞動分離開來,並迫使它為資本服務。”工場手工業的分工,一方面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產力,另一方面使局部工人畸形化,造成人民羣眾身心的萎縮。因此,“資本在社會生產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個人生產力上的貧乏為條件的。”
第四,工場手工業的分工創造了新的生產力,同時也成為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的特殊方法。以分工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最初是自發形成的。但是,“一旦它得到一定的鞏固和擴展,它就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有意識的、有計劃的和系統的形式。”這是因為,一方面,工場手工業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勞動組織,“發展了新的、社會的勞動生產力。”另一方面,由於工場手工業分工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獨特創造,是依靠工人的畸形化來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強了資本對勞動的統治,因而它“只是生產相對剩餘價值即靠犧牲工人來加強資本……自行增殖的一種特殊方法”。馬克思精闢地概括了工場手工業分工的兩重作用:“一方面,它表現為社會經濟形成過程中的歷史進步和必要的發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剝削手段。”
工場手工業作為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的手段,這是在古典政治經濟學創立時就在實際上被承認了。“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工場手工業時期才產生的,它只是從工場手工業分工的觀點來考察社會分工,把社會分工看成是用同量勞動生產更多商品,從而使商品便宜和加速資本積累的手段。”也就是説,古典政治經濟學在研究分工時,着重於量和交換價值。與此相反,色諾芬柏拉圖等“古典古代的著作家只注重質和使用價值。”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

工場手工業侷限性

(一)工場手工業對資本增殖價值的侷限性
工場手工業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但由於他的基礎是手工勞動,對發展資本主義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充分實現它“所特有的傾向遇到了多方面的障礙。”這是因為:第一,工場手工業雖然把工人分為熟練工人和非熟練工人,但它的技術基礎還是手工業勞動,還需要使用大批的熟練工人,非熟練工人使用的數量仍然十分有限。這就是説,資本家感到他所支付的勞動力價值仍然比較高。第二,工場手工業雖然使有些操作傾向於使用女工和童工,但總的説來,這種傾向由於習慣和男工的反抗而遭到破壞。這就是説,被剝削的工人的範圍還受到限制。第三,雖然工場手工業降低了工人的教育費用,從而降低了勞動力價值,但“較難的局部勞動仍然需要較長的學習時間,甚至在這種學習時間已成為多餘的地方,工人還竭力要把它保留下來。”這就是説,在剝削的程度上也受到某種客觀上的限制。第四,由於手工熟練依然是工場手工業的基礎,工人還未完全附屬於機器,還未完全隸屬於資本,所以資本家不得不經常同工人的不服從行為作鬥爭。這就是説,資本對勞動還未建立起絕對的統治地位。
(二)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生產發展的必然性
“工場手工業既不能掌握全部社會生產,也不能根本改造它”。因為它還是以手工勞動的狹隘的技術為基礎的。這種狹隘的技術基礎是代表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當新的生產力還未出現並普遍發展時,生產關係要想得到充分發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工場手工業本身的狹隘的技術基礎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和它自身創造出來的生產需要發生矛盾。”資本主義要從工場手工業階段再向前發展,必須進行技術革命。只有在新的技術基礎上,才能大大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係。
在工場手工業時期出現了生產勞動工具的工場,生產出許多不同種的勞動工具。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把不同的工具連結起來,逐漸就產生了機器,這就使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階段。機器克服了上述矛盾,但又引起新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對抗發展到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