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教师是融合教育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主要承担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工作。其职责包含为普通学校师生及家长提供评估、训练和资源支持,同时具备督导协调功能。截至2017年,国内外在任职资格、编制配置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巡回教师多属兼职编制且生师比较低,面临履职不充分、激励机制薄弱等现实困境 [1]。
- 定义时间
- 2021年03月
- 核心职责
- 评估/训练/督导协调
- 资格要求
- 特殊教育资格认证
- 服务模式
- 支持随班就读体系
- 编制特点
- 兼职编制为主
- 考核方式
- 工作量导向检查
角色定位
播报编辑
作为特殊教育支持体系的核心成员,巡回教师需承担:
- 1.为普通学校教师提供教学策略指导
- 2.对特殊学生进行专业评估与个别化训练
- 3.协调家校社多方资源建立支持网络
- 4.监督融合教育质量实施效果 [1]
任职资格
播报编辑
根据2017年相关研究:
- 须持有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
- 需具备实践经验(如美国要求听障教师符合聋生教育协会标准,台湾要求视障教师掌握特定教学方法) [1]
编制现状
播报编辑
截至2017年数据显示:
- 美国配置标准为每10-24名学生配1名专职教师
- 我国内地实行每10所学校共享1名巡回教师
- 约78%的巡回教师属于兼职编制 [1]
现存困境
播报编辑
研究指出当前存在:
- 资格认证制度操作性不足
- 在职培训以短期讲座为主,缺乏系统性职前培养项目
- 激励机制薄弱
- 跨区域协作支持网络建设滞后 [1]
发展方向
播报编辑
建议从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
- 1.完善制度框架,创新履职方式
- 2.构建支持体系
- 3.解决编制短缺、激励机制薄弱及培训动力缺乏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