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貝

鎖定
川貝是一種百合科、貝母屬的植物,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後者習稱“爐貝”。產於中國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松貝的最大形態特徵就是“懷中抱月”。
懷中抱月的特點:此藥材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鬚根。質硬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中文名
川貝
拉丁學名
Fritillaria cirrhosa
別    名
松貝母
烏花貝母
植物界
種子植物門
亞    門
被子植物亞門
單子葉植物綱
百合目
亞    目
百合亞目
百合科
百合族
貝母屬
亞    屬
貝母組
川貝母
分佈區域
川西北高原青海等地
二名法
Fritillaria cirrhosa

川貝來源

川貝
川貝(2張)
川貝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太白貝母瓦布貝母的乾燥鱗莖。按藥材性狀不同分別習稱“松貝”、“青貝”、“爐貝”和栽培品。 [1] 

川貝產地

中藥材 川貝 實拍
中藥材 川貝 實拍(10張)
川貝母主產於四川、西藏、雲南等省區;暗紫貝母主產於四川阿壩、青海等地;甘肅貝母主產於甘肅、青海、四川等省;梭砂貝母主產於雲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區。太白貝母主產於重慶、湖北,四川、陝西等省亦產;瓦布貝母主產於四川阿壩,後兩者為栽培品。 [1] 

川貝記載

川貝 川貝
川貝的別名有:虻(《詩經》),黃虻(《管子》),苘(《爾稚》),貝母、空草(《本經》),貝父、藥實(《廣雅》),苦花、苦菜、勤母(《別錄》)。 [2] 
貝母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入中品。陶弘景曰:“形如聚貝子,故名貝母”。蘇恭曰:“其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採之良.......出潤州、荊州、襄州者最佳”。《本草綱目拾遺》將川貝與浙貝明確分開,謂川貝味甘而補,內傷久咳以川貝為宜。

川貝原植物

川貝暗紫貝母

多年生草本,高15~25釐米。多年生草本,高15~25cm。鱗莖球形或圓錐形。莖直立,無毛,綠色或暗紫色。葉除最下部為對生外,均為互生或近於對生,無柄;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6~6.5cm,寬3~7mm,先端急尖。花單生於莖頂;深紫色,略有黃褐色小方格,有葉狀苞片1,花被片6,長2.5~2.7cm,外輪3片近長圓形,寬6~9mm,內輪3片倒卵狀長圓形,寬10~13mm,蜜腺窩不很明顯;雄蕊6,花葯近基着,花絲有時密被小乳突;柱頭3裂,裂片外展,長0.5~1(~1.5)mm。蒴果長圓形,具6稜,稜上有寬約1mm的窄翅。花期6月,果期8月。
生於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
四川若爾蓋小金縣、南川等縣有少量栽培。

川貝川貝母

川貝的圖片
川貝的圖片(19張)
別名:卷葉貝母
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態變化較大。鱗莖卵圓形。葉通常對生, 少數在中部兼有互生或輪生,
先端不捲曲或稍捲曲。花單生莖頂,紫紅色,有淺綠色的小方格斑紋,方格斑紋的多少,也有很大變化,有的花的色澤可以從紫色逐漸過渡到淡黃綠色,具紫色斑紋;葉狀苞片3,先端稍捲曲;花被片6,長3~4cm,外輪3片寬1~1.4cm,內輪3片寬可達1.8cm, 蜜腺窩在背面明顯凸出;柱頭裂片長3~5mm。蒴果稜上具寬1~1.5mm的窄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於林中、灌叢下、草地、河灘、山谷等濕地或巖縫中。
分佈於雲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區。

川貝甘肅貝

別名:岷貝
多年生草本,高20~30(~45)cm。鱗莖圓錐形。莖最下部的2片葉通常對生,向上漸為互生;葉線形,長3.5~7.5cm,寬3~4mm,先端通常不捲曲。單花頂生,稀為2花,淺黃色,有黑紫色斑點;葉狀苞片1,先端稍捲曲或不捲曲;花被片6,長2~3cm,蜜腺窩不明顯;雄蕊6,花絲除頂端外密被乳頭狀突起;柱頭裂片通常很短,長不到1mm,極少達2mm。蒴果稜上具寬約1mm的窄翅。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於海拔2800~4400m的灌木叢中或草地上。
分佈於甘肅、四川和青海等省。

川貝梭砂貝

別名:爐貝、德氏貝母、阿皮卡(西藏)、雪山貝(雲南)。
多年生草本,高20~30(~40)cm。鱗莖長卵形。葉互生,較緊密地生於植株中部或上部1/3處,葉片窄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2~7cm,寬1~3cm,先端不捲曲。單花頂生,淺黃色, 具紅褐色斑點;外輪花被片長3.2~4.5cm,寬1.2~1.5cm,內輪花被片比外輪的稍長而寬;雄蕊6; 柱頭裂片長約1mm。蒴果稜上的翅寬約1mm,縮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
川貝
川貝(5張)
生於海拔3000~4700m的流砂灘上的岩石縫隙中。
分佈於四川、雲南、青海和西藏等省區。
太白貝
太白貝母,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花黃綠色,無方格斑,花被片先端邊緣有紫色斑帶,葉關苞片不捲曲。鱗莖扁卵圓形或圓錐形,直徑0.6~1.2cm,高4~8mm。表面白色,較光滑。外層兩枚鱗葉近等大,頂端開裂,底部平整。味苦。
瓦布貝
你見過如大蒜般大的貝母嗎?它就是阿壩州特產藥材,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蒜貝”的瓦布貝母。該品種由中國著名貝母專家唐心耀(原四川醫學院藥學系教授)於上世紀60年代初在茂縣瓦缽樑子發現並命名,經檢測,其藥用有效成分與藥典收載的川貝母其它品種十分接近,且有的生化指標大大高於其它品種。隨後,經過科研人員長期研究,野生馴化栽培試驗獲得成功,並在茂縣等地開展栽培示範與推廣。
2009年8月,國家藥典委員會組織專家專題審查,確定把瓦布貝母作為川貝母的新植物種來源收載進2010年新版《藥典》。

川貝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或積雪融化後採挖。除去鬚根、粗皮及泥沙,洗淨,曬乾或低温乾燥。 [1] 

川貝藥材

川貝母的商品主要有松貝、青貝、爐貝3類松貝、青貝的原植物為卷葉貝母、烏花貝母;爐貝的原植物為梭砂貝母。
松貝 松貝
松貝 乾燥鱗莖,全體呈圓錐形,頂端尖或微尖,直徑4~12毫米,顆粒最小者稱“珍珠貝”。表面白色或淡黃色,外圍為2瓣鱗葉,1瓣大,略呈馬蹄形,1瓣小,略呈披針形,相對抱合,其內包有小鱗葉數枚。底部中央,有一細小而堅硬的鱗莖盤,其下殘留少數鬚根痕。不論顆粒大小,均能端正起立,頂端均不開裂。質硬而脆,富粉性,斷面白色,呈顆粒狀。氣微弱,味微苦。以質堅實、顆粒均勻整齊、頂端不開裂、色潔白、粉性足者為佳。 [2] 
主產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為川貝中之最優品。
青貝 乾燥鱗莖,呈扁球形或略呈圓錐形,顆粒多歪曲,高5~10毫米,直徑1~1.6釐米。外表色白微黃,頂端開裂,平或略尖,外層2鱗葉大小几乎相等,基部常殘留鬚根。斷面粉白色,顆粒性,富粉性而堅實。氣無,味淡。以粒小均勻、色潔白、粉性足者為佳。
主產青海、四川和雲南交界處,品質亦優。 [2] 
爐貝 乾燥鱗莖,呈長圓錐形如馬齒,頂端尖,高1~2釐米,直徑約1~1.5釐米。外表白色或黃白色而有深黃色斑點,形成虎紋,習稱“虎皮貝”。外層2鱗葉大小相等,頂端開裂,基部較尖或圓。斷面均顯粉白色,粉質而較堅。氣微弱,味淡。以質堅實、色白者為佳。
主產四川(昌都)雲南(德欽、大理),品質次於松貝、青貝。 [2] 
此外,尚有下列幾種,亦作川貝母使用:
岷貝為植物甘肅貝母的乾燥鱗莖。鱗莖圓錐形。葉生於下部的對生,披針形至線形,長5~9釐米,寬5~10毫米,先端鈍;上部的葉互生,對生,或3葉輪生,多成線形,先端不彎曲。花鐘形,下垂,花被片長3~4.5釐米,黃色,有淡紫色小斑點,花絲具乳頭狀突起。
主產甘肅。藥材性狀似青貝,但色澤較白。 [2] 
平貝為植物平貝母的乾燥鱗莖。鱗莖圓而扁平。下部葉輪生,上部葉對生或互生,線形,長9~12釐米,寬2~6毫米,先端漸尖,呈卷鬚狀。花單生葉腋,狹鐘形,下垂,花被片長2~3釐米,紫黃色,具多數黃色斑痕。藥材圓而扁平,高5~8毫米,直徑1~2釐米。表面類白色或微棕黃色,外層2鱗片較厚,大小相似,互相合抱,頂端常開裂。斷面顆粒性,粉質,堅實。氣微酸,味苦。
主產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2] 
生貝 為植物伊貝母(又名:西貝母)的乾燥鱗莖。
伊貝母鱗莖卵圓形。葉互生或對生,無柄,下部葉廣披針形,長4~11釐米,寬22~30毫米,頂葉輪生,線形至披針形,先端不呈卷鬚狀。花單生或25朵成束狀,頂生,鐘形,長3~4.5釐米,寬2~2.5釐米,花被片黃色或白色,內面有不明顯的暗色斑點。
藥材扁圓球形或類扁圓錐形,大小及形態極不整齊,高1~2釐米,直徑1.5~2.5釐米。表面黃白色,有深黃色斑點,頂端尖或平,開裂或不開裂,基部扁平而凹入,外層鱗片有的似淅貝母而較薄,內表面棕質輕而疏鬆,折斷面顆粒性,微帶灰質。氣微,味微苦或帶鹹。以堅實而有粉性,不帶鹹味者為佳。
主產新疆。 [2] 
北貝為植物一輪貝母的乾燥鱗莖。
一輪貝母鱗莖扁球形,直徑在1釐米以下。葉4~5片輪生於莖上部(僅1輪,偶有2輪),其餘的葉對生或互生,葉片先端不捲曲。花單生,暗紫色,上有黃色斑點。
產華北、東北。 [2] 

川貝性狀鑑別

山慈姑 山慈姑
野生品:松貝: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徑0.3-0.9cm。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的鬚根。質硬而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青貝:呈類扁球形,高0.4~1.4cm,直徑0.4~1.6cm。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端開裂,內有心芽和小鱗葉2~3枚及細圓柱形的殘莖。
爐貝:呈長圓錐形,高0.7~2.5cm,直徑0.5~2.5cm。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有的具棕色斑點。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端開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較鈍。
栽培品:呈類扁球形或短圓柱形,高0.5~2.0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稍粗糙,有的具淺黃色斑點。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頂部多開裂而較平。 [1] 

川貝混偽品

常見的川貝混偽品有一輪貝母、東貝母及草貝母等,鑑別要點如下。

川貝一輪貝母

本品呈扁球形,直徑約1cm。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外層鱗瓣多枚,肥厚,輪生,頂端開裂。中央有小鱗葉心芽。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苦,有毒。

川貝東貝母

本品呈扁球形,直徑1~2.5cm,高1~1.5cm。表面類白色,外層兩枚鱗葉肥厚,對合,中央有皺縮的小鱗葉2~3片及幹縮的殘莖。質實而脆,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苦。

川貝草貝母

川貝散
川貝散(2張)
主產於四川和雲南,即麗江山慈菇的球莖,俗稱為草貝母。有誤當貝母服用造成死亡的事故發生。球莖呈短圓錐形,高1~1.5cm,直徑0.8~2cm,頂端漸尖,底部呈臍狀凹入或平截。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光滑;一側有一處從基部伸至頂端的縱溝。質堅硬,斷面角質樣或略帶粉質,類白色或黃白色,味苦而麻,有大毒。
綜上所述,松貝青貝的明顯區別在於松貝的兩個鱗瓣大小懸殊而青貝的大小相近;爐貝個體最大,呈長圓錐形,色顯黃白,或有“虎皮斑”。川貝均以質堅實,粉性足,色白者為佳。另外,一輪貝母及草貝母均有毒,須格外注意。

川貝栽培

川貝氣侯土壤

宜冷涼濕潤的氣侯。以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

川貝整地

深耕20釐米碎土整細耙平,依地勢作畦,開好水溝。

川貝種植

  1. 種子繁殖:6~7月間採收貝母的種子,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種,用撒播或條播法,以條播為佳,播後覆蓋稻草。約3年後即可收穫。
  2. 鱗莖繁殖:7~9月間收穫時,選擇無創傷病斑的鱗莖作種,用條栽法,按行距20釐米開條溝,株距3~4釐米,栽後覆土5~6釐米。或在栽時分瓣,使大小均勻,分瓣宜直分,不能橫分,不能損傷內外表皮,隨分隨栽,斜栽於穴內,覆蓋細土灰肥約3~5釐米厚,壓緊鎮平。

川貝田間管理

隨時除草,不須中耕。一般施肥3次,第1次在栽種前施以腐熟廄肥;第2次在苗高3~4釐米時,施以腐熟的糞肥;第3次在3月間,當鱗莖生長時,施以糞肥與油餅。 [2] 

川貝市場

川貝母商品主要來源於野生資源。新中國成立後,列為國家計劃管理品種。由中國藥材公司統一管理,1985年改為國家指導性計劃品種,以後則由市場調節產銷。為了適應醫療和市場需要,在利用野生資源的同時,進行了野生變家種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大規模的生產能力。市場供應比較緊缺,屬於不能滿足需求的品種。
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於川貝母野生資源較多,收購增長較快,這個時期是供大於求。60年代初期,受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收購與銷售均有所下降。60年代中期,隨着農、副業生產的恢復及發展,川貝的購、銷迅速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年產30多萬千克、銷30萬千克)。70年代至80年代,資源缺少的問題就較為明顯,收購與銷售均有較大幅度下降。據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統計,川貝母野生藴藏量約100萬公斤,多分佈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採挖困難,加之家種區域性強,生產規模小,所以短期內還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川貝母是止咳化痰的良藥,中醫處方用量相當大。以川貝母為原料生產的中成藥達100種以上,尤其近20年開發的川貝枇杷露川貝止咳糖漿蛇膽川貝液等川貝母製劑,服用方便,比較受歡迎。川貝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創匯率較高。隨着醫藥衞生事業的發展,藥用量必將進一步增加。家種川貝母已奠定了初步的生產基礎,掌握了一定的栽培技術。因此市場的開發前景比較好。
但是,在川貝母的生產中存在着一些問題,如:野生資源過度採挖,資源迅速減少;種植技術難度較大,成本較高,生產週期長,發展緩慢。因此,對野生資源要合理開發利用,要認真執行"森林法"、"草原法"、"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加強對野生資源的護育。在四川、青海、甘肅、西藏等適宜區域,要大力發展家種川貝母生產,做好技術推廣和指導工作,儘快形成商品生產能力,增加藥源,以適應醫療市場需要。
伊貝母醫療作用與川貝母相近,在川貝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伊貝供應也顯不足。建國以來,生產有所發展,但產不足銷,供應一直緊張。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由於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伊貝產量是最低的時期。之後隨着國民經濟的好轉,伊貝購銷也隨之增長,1970年收購近10萬千克。自然資源的增長較慢,為滿足市場需求,60年代新疆開始野生變家種研究,以後河北、內蒙古引種成功,改變了過去完全依賴野生的狀況,但家種面積小,生產發展緩慢。1985年後,在價格刺激下,上山採挖伊貝母的人員增多,伊貝的收購量也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市場供應。
伊貝母抗逆性強,生長迅速,清肺化痰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野生資源少,現有野生藴藏量約130萬千克;而且人工栽培發展緩慢,產量不大。因此,在對野生資源加強保護的同時,加強伊貝母的研究工作,開展伊貝母莖、葉、花綜合利用的研究,提高資源利用率。
平貝母商品原來主要來源於野生資源,在野生變家種獲得成功後,產量逐年增加,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增長較快,成為商品主要來源,市場緊缺狀況有所緩和,但仍屬供應偏緊的品種。平貝母野生資源零星分散,採挖困難。自60年代野生變家種獲得成功後進展較快,70年代家種生產已初具規模,年產量在2~3萬千克,80年代以後產量明顯增加,年產5~6萬千克。
平貝母在中醫臨牀中用於治療氣管炎癰瘡等疾病,也用於配製複方貝母片小兒牛黃清肺散等多種中成藥,用量較大。還從平貝母的莖、葉、花、果中提取出具有鎮咳、化痰作用的生物鹼,用以製成治療氣管炎的新藥,效果良好,展示了綜合利用的新途徑。平貝母年需要量約11萬千克,野生藴藏量約25千克,每年栽培面積約2000畝,可見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川貝產銷

暗紫貝母Bu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 是商品川貝母的主要來源,主產於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主銷華東、華南地區並出口。
甘肅貝母Bulbus Fritillariae przewalskii 主產於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部。
梭砂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delavayi 產於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德格等地,色白、質實、粒勻,稱白爐貝;產於昌都、四川巴塘和雲南西部者,多黃色,粒大,質松,稱黃爐貝,因具虎皮黃色,亦稱虎皮貝,過去集散於打箭爐(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縣),故名爐貝。主銷華北。

川貝食譜

川貝蜜糖燉雪梨
主料:雪梨4個,川貝末約24克,蜜糖適量。
做 法:
1、雪梨連皮洗淨,上部連蒂橫切,開成為蓋,梨下截去心,加入川貝末、蜜糖,蓋上連蒂的雪梨蓋,用牙籤封好。
2、把梨放入燉盅,用中火燉約2小時即可食用。
備註: 秋燥季節,不妨多吃雪梨,能止咳化痰潤肺。如覺喉嚨癢,可加少許薑汁同燉。
川貝燉鷓鴣
【原材料】鷓鴣(700克)、光雞300克、瘦肉200克、火腿30克、川貝母12克、桂圓肉20克、生薑2片
【調味料】食鹽3克、雞精2克、味精4克、濃縮雞汁2克、花雕酒3克
【製作過程】
1.先把鷓鴣脱毛,開膛去內臟,光雞斬件,瘦肉切成粒,火腿切方粒,然後一同焯水去血污。
2.把所有原材料裝入燉蠱,燉約4小時。
3.將所有調味料放入燉好的湯中,調勻即可。
4.準備:10分鐘,烹飪:4小時。
【特別提示】燙鷓鴣時水温不要超過70℃,否則鷓鴣會脱皮。此菜能起到化痰、止咳、潤肺的功效。

川貝經典藥方

1、治肺熱咳嗽多痰,咽喉中幹:貝母(去心)75克,甘草(炙)1.5克,杏仁(湯浸去皮、尖、炒)75克。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咽津。(《聖濟總錄》貝母丸)
2、治傷風暴得咳嗽: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黃(去根節)、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各50克,甘草(炙銼)1.5克。上五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時。(《聖濟總錄》貝母湯)
3、治傷寒後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勞嗽:貝母一兩半(煨令微黃)。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紫菀一兩(洗去苗土),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藥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如彈子大,綿襄一丸,含咽亦佳。(《聖惠力》貝母丸)
4、治小兒咳嗽喘悶:貝母(去心,麩炒)半兩,甘草(炙)一分。上二味搗羅為散,如二、三歲兒,每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黃末少許,食後温分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聖濟總錄》貝母散)
5、治百日咳:川貝母五錢,葶藶子、黃鬱金、桑白皮、白前、馬兜鈴各五分。共軋為極細末,備用。1.5~3歲,每次二分;4~7歲,每次五分;8~10歲,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温水調衝,小兒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江蘇中醫》(2):36,1965)
6、治久嗽咽嗌妨悶,咽痛咯血:貝母不以多少,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含化,日可三服。(《雞峯普濟方》貝母丸)
7、治肺癰肺萎:川貝一兩,天竺黃、硼砂各一錢,文蛤五分(醋炒)。為末,以枇杷葉刷淨蜜炙,熬膏作丸,芡實大,噙咽之。(《醫級》貝母括痰丸)
8、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藏積熱所致:貝母一兩(炮令黃)。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温漿調下二錢。(《聖惠方》)
9、治憂鬱不伸,胸膈不寬:貝母去心,薑汁炒研,薑汁麪糊丸,每次七十丸。(《集效方》)
10、化痰降氣,止咳解鬱,消食除脹:貝母(去心)一兩,姜制厚朴半兩。蜜丸梧子大,每白湯下五十丸。(《衞生雜興》)
11、下乳:知母、貝母、牡蠣,三物為細末,同豬蹄湯調下。(《湯液本草》三母散)
12、治瘰癧便毒:皿母、皂角子各半斤。為細末,用皂角半斤銼碎,搓揉濃水,濾過作膏子,和藥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昔濟方》貝母丸)
13、治喉痹腫脹:貝母、桔梗、甘草、山豆根、荊芥、薄荷,煎湯服。(《本草切要》)
14、治乳癰初發:貝母為末,每服二錢,温酒調下,即以兩手覆按於桌上,垂乳良久乃通。(《仁齋直指加)
15、治冷淚目昏:貝母一枚,胡椒七粒,為末點之。(《儒門事親》)
16、治小兒鵝口,滿口白爛:貝母去心為末,半錢,水五分,蜜少許,煎三沸,繳淨抹之,日四、五度。(《聖惠方》) [2] 

川貝古籍文獻

1、《雷公炮炙論》:貝母有獨顆團不作兩片無皺者,號曰丹龍精,不入用。若誤服,令人筋脈永不收。用黃精、小藍汁合服立愈。
2、《唐本草》:貝母,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採,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潤州、荊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諸州亦有。
3、《本草圖經》:貝母,今河中、江陵府、郢、壽、隨、鄭、萊、潤、滁州皆有之。根有瓣子,黃白色;二月生苗,莖細青色;葉亦青,似蕎麥葉,隨苗出。 [2] 

川貝食用禁忌

脾胃 虛寒及有濕痰者不宜。
①<本草經集註>: “厚朴、白薇為之使。惡桃花。畏秦芤、礬石、莽草。反烏頭。”
②<本草經疏>: “寒濕痰及食積痰火作嗽,濕痰在胃噁心欲吐,痰飲作寒熱,脾胃濕痰作眩暈及痰厥頭痛中惡嘔吐,胃寒作泄並禁用。”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組織編寫.中藥學專業知識: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342-343
  • 2.    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 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2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