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西名園

鎖定
川西名園是中國四川省西部地區的古代園林。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造園藝術,凝聚了匠師們的心血,作為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
四川盆地西部,沿岷、沱二江,以成都平原為核心的廣大地域,氣候温潤,土壤肥沃,號稱“天府”,是中國古代發達的經濟中心之一。司馬相如、揚雄、李白、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等皆為川西人士,諸葛亮、房珀、杜甫、元稹、韋莊、黃庭堅、陸游、范成大等則曾旅居於此,眾多著名文人留下優秀的文化傳統,為園林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文化藝術基礎。
中文名
川西名園
外文名
famous gardens of Western Sichuan
地理位置
中國四川西部
著名景點
峨眉山
青城山
著名景點
劍閣蜀道
新繁東湖
新都桂湖
享    譽
“天府”
歷史人物
司馬相如、揚雄、李白、三蘇

目錄

川西名園園區介紹

四川的自然山水以幽、秀、險、雄而獨具性格,加之四川自古對外交通不便,文化環境相對比較封閉,遂在此背景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川西古代園林。除了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劍閣蜀道等傳統的風景名勝以外,僅成都一帶的私人宅園、衙署園林、祠堂或寺廟園林等,在清代末年就有數百個。
現存的川西名園主要有:新繁東湖、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眉山三蘇祠、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等。此外,還有郫縣望叢祠、廣漢房公湖、邛崍文君井、綿陽子云亭、德陽龐統墓、射洪陳子昂讀書枱、宜賓黃庭堅流杯池、樂山烏尤寺、都江堰離堆、江油竇圃山等,其中大部分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由於其顯著的紀念意義很早就成為官產而得以較好的存留。

川西名園特色

川西名園的特色以“清、奇、幽、秀”為風貌,以“飄逸”為風骨。

川西名園

指川西名園石山甚少,水岸樸直,以清樸見長,建築平均密度不大,尺度可人,做法傾向於四川民居。

川西名園

指在園中經常可以發現不拘成法的佈局,出人意外的結構,跌宕多姿的奇景,色彩強烈的對比。

川西名園

指園中植物繁茂,品種豐富,多以常綠闊葉林作天幕和背景,境域幽深,而以水面取虛放擴,創造空間變化和虛實對比。

川西名園

是指著名園林都與著名文人有關,多小巧秀雅,園林藴涵着濃郁的文化氣質和返璞歸真的自然情趣。由於四川地處西南一隅,正統思想的控制相對較弱,又是流放區域和道教的主要發源地,從中國園林發展史上看,可以説川西名園還保持着相當濃厚的自然山水園的古樸色彩。

川西名園名園舉例

川西名園新繁東湖

新繁東湖在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據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是唐代“李德裕為宰IEI所鑿”。兩宋時不斷有所修葺,明末一度荒廢。基本保持了清同治三年(1864)大修後的面貌。主廳“懷李堂”坐北朝南,兩翼有廊伸出半抱湖面,廊端一為瑞蓮閣,一為珍珠船。這是一種唐代園林的典型格局,傳入日本後稱之為“寢殿造”式樣。園內土山“高林巨樹,重葛懸藤”,古意盎然。位於西南隅的清白江樓,構思奇變,有翩翩“君子”之風。

川西名園崇州罨畫池

崇州罨畫池 崇州罨畫池
崇州罨畫池在崇州市城內,其歷史至少可上溯到北宋。北宋“鐵面御史”趙抹,南宋大詩人陸游都曾在此為官,並留詩多首。現今的基本格局為明清時逐漸形成。佈局上疏密強烈對比是該園最大特點,主要建築具有強烈民居色彩,鶴頸牆、三折橋、水榭、假山等園景小品頗富獨創性,園的主題“琴、鶴、梅”表現明確。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編。 中國大百科全書 4.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