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硬皮腫腿蜂

鎖定
川硬皮腫腿蜂,外文名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四川農業大學森保室周祖基教授發現於四川,中國林科院森保專家蕭剛柔先生1995年鑑定為新種。
中文學名
川硬皮腫腿蜂
拉丁學名
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
動物界
膜翅目

川硬皮腫腿蜂分類地位

川硬皮腫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屬膜翅目腫腿蜂科硬皮腫腿蜂屬,四川農業大學森保室周祖基教授發現於四川,中國林科院森保專家蕭剛柔先生1995年鑑定為新種。和管氏腫腿蜂一起廣泛應用應用於松褐天牛花椒虎天牛、青楊天牛、雙條杉天牛等林業害蟲的生物防治。

川硬皮腫腿蜂形態特徵

川硬皮腫腿蜂雌雄差異明顯,雌蜂絕大多數無翅,雄蜂基本上都有翅。雌蜂個體較大,壽命較長,而雄蜂個體約雌蜂的一半,壽命約3-5天。
無翅雌蜂體長約4mm,無單眼,體黑色,具光澤,頭部呈方形。有翅雄蜂體長約2.5mm,具單眼,體黑色,具光澤。

川硬皮腫腿蜂生物學特性

川硬皮腫腿蜂個體發育的特點是由卵到成蟲的4個階段中,歷期逐漸增長,即成蟲期>蛹期>幼蟲期>卵期。在4~7月的常温下由卵發育至成蟲羽化需22天~38天。成蟲壽命6月平均可達51.62天,越冬代成蟲壽命可達200天以上,最長可超過300天。該蜂在四川以成蟲在天牛蛀道中越冬,翌年4月~5月在氣温超過20℃時開始外出活動,尋找寄主,發現寄主痕跡後即鑽入其中,沿蛀道追尋寄主,找到寄主後即先行麻痹,再進行補充營養、產卵寄生和護幼管理。在寄主上的產卵量依寄主大小而定,可由數粒至百粒以上。幼蜂老熟時將寄主吸食殆盡後,在母蜂協助下分散結繭化蛹,待子代蜂成蟲羽化即同母蜂一道鑽出蛀道另覓寄主。母蜂一生可寄生多頭寄主。每雌產卵量平均為60粒以上,最高可達185粒。該蜂雌雄性比較高,雌∶雄為6.7~7.3∶1。未交配雌蜂亦可產卵孵化,但只能發育為雄蜂。
川硬皮腫腿蜂有較強的抗逆能力。雖屬較喜高温的蟲種,但對低温亦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室內將羽化不久的該蜂在-18℃的低温下處理一分鐘,取出後大部分可逐漸恢復活力,而經過逐漸降温過程的在-8℃低温下處理一星期,温度回升後幾乎全部都能正常活動。1997年在四川中西部海拔近2 000 m處的花椒樹上放蜂,第二年4月可見順利越冬後的該蜂仍在被寄生的花椒虎天牛的蛀道中。

川硬皮腫腿蜂防治實踐

1996年已開始川硬皮腫腿蜂防治鑽蛀害蟲的應用推廣試驗。先後在粗鞘雙條杉天牛、雙條杉天牛、雲斑天牛、花椒虎天牛、星天牛、松褐天牛等害蟲上進行過試驗。除雲斑天牛外,通常均有較好的效果。但該蜂治蟲必須考慮腫腿蜂與防治對象兩方面的生物學特性,特別是放蜂時機及放蜂量、放蜂方法的選擇十分重要,處理不當會大大降低防治效果。迄今為止,列入工程防治的面積將達到5 000 hm2次。除防治森林蛀幹害蟲外,已延伸到對經濟林和城市園林樹種的鑽蛀性害蟲的防治。

川硬皮腫腿蜂產業化

川硬皮腫腿蜂雖然起步比管氏腫腿蜂晚,但發展迅速,應用廣泛。國內能大量提供川硬皮腫腿蜂的單位有:國家林業局中國林科院生物防治工程中心和四川農業大學森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