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甘亞菊

鎖定
川甘亞菊(Ajania potaninii (Krasch.) Poljak.)為菊科亞菊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在中國大陸的甘肅、四川、陝西等地,常生長在河谷、山坡、山坡林下及丘陵地,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川甘亞菊
拉丁學名
Ajania potaninii (Krasch.) Poljak.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亞菊屬
川甘亞菊
分佈區域
中國陝西、甘肅、四川

川甘亞菊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達70釐米。老枝灰黑色;花枝被稀疏貼伏的短柔毛。葉寬卵形、圓形或卵形、扁圓或寬橢圓形,長1.5-2.5釐米,寬1-2釐米,邊緣不規則三角形鋸齒或3-5即不規則也不十分明顯的淺裂,而裂片邊緣有尖齒。
葉頂端急尖或截形。上部和接花序下部的葉小,匙形、圓形或長橢圓形。全部葉有長0.5釐米的葉柄,兩面異色,上面綠色或灰綠,無毛或有極稀疏的短柔毛,下面白色或灰白色,被密厚的順向貼伏的短柔毛;或兩面同色或幾同色,被等量的密厚貼伏的短柔毛 (Chrysanthemum potaninii var. amphisericeumHand.-Mazz.)。
頭狀花序小,多數在枝端排成直徑2-8釐米的復傘房花序。總苞鍾狀,直徑2.5-3毫米。總苞片4層,外層卵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1.5毫米,中內層橢圓形或披針形,長2.0-2.5毫米。全部苞片麥稈黃色,有光澤,無毛,或中外層外面有較多的短柔毛 (Chrysanthemum potaninii var. amphisericeum Hand.-Mazz.), 邊緣白色膜質,頂端鈍或圓。邊緣雌花約6個,花冠細管狀,長2毫米,頂端2-4齒。兩性花花冠長2.5毫米。瘦果長1.2毫米。花果期8-11月。 [1] 

川甘亞菊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山坡林下及河谷和丘陵地。

川甘亞菊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陝西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及四川北部和中部。 [1] 

川甘亞菊本種提示

是一個秦嶺西端以南的南北斜向分佈的多型性山地和丘陵地區的種。海拔950-3500米。有許多地區性居羣。四川金川與馬爾康地區的居羣,葉普遍較小,一般説來頂裂截形或近截形,植株一般較矮[Ajania truncata (Hand.-Mazz.) Ling in sched.-Chrysanthemum truncatum Hand.-Mazz.]。
在四川中部和甘肅東南部的海拔330-950米的低山丘陵地區的川甘亞菊中,植株傾向某種程度的草本化(Ajania hypoleuca Ling in sched.)。過去個別作者也常根據生長體態與莖枝木質化程度來確立這個種的一些種下等級:Tanacetum potaninii var. nanum Krasch.——Chrysanthemum potaninii var. nanum (Krasch.)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9: 40. 1966 和 Tanacetum potaninii var. suffruticosum Krasch. ——Chrysanthemum potaninii var. suffruticosum (Krasch.) S. Y. Hu l. c. 40.顯然是不應該存立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