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嶽麓山

(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境內的國家5A級景區)

鎖定
嶽麓山,因南北朝劉宋時《南嶽記》“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嶽麓為足”而得名。嶽麓山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湘江西岸; [14]  橘子洲位於湘江中,由南至北,縱貫江心,西瞻嶽麓,東臨古城。 [3]  [5]  嶽麓山景區內現有植物174科559屬977種,以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暖性針葉林為主,部分地區還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次生林,並有大量珍貴的瀕危樹種和年代久遠的古樹名木。 [3-4]  嶽麓山是融中國文化精華的儒、釋、道為一體的文化名山。它包容了歷史上鴻儒鉅子、高僧老道、騷人墨客共同開拓的嶽麓山文化內涵。 [9]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面積35.20平方千米,包括麓山景區、天馬山景區、橘子洲景區、桃花嶺景區、石佳嶺景區、寨子嶺景區、後湖景區、鹹嘉湖景區等八大景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範圍以外的外圍保護區面積22.68平方千米。已經建成的有麓山景區和橘子洲景區,天馬山景區景觀建設基本完成。 [3]  麓山景區面積5.28平方千米,位於湘江西岸,是較為難得的城市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4]  橘子洲景區整體開發陸地面積達91.64公頃,總投資約14億元,遊客年容量合理估算為209.46萬人次/年。 [5]  此外嶽麓山還有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新民學會等景點。 [6-7] 
2001年,橘子洲景區被正式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麓山景區被正式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2年1月,橘子洲景區聯合嶽麓山景區以嶽麓山-橘子洲旅遊區的名義成功晉級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  [3]  2023年3月,入選“最長沙”文旅打卡地TOP10。 [21] 
中文名
嶽麓山
外文名
Mt.Yuelu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湘江西岸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 07:00—22:00 [2] 
景點級別
AAA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5.28 km²
著名景點
愛晚亭
麓山寺
雲麓宮
飛來石
嶽麓書院 展開
海    拔
300.8 m [17] 

嶽麓山歷史沿革

嶽麓山因南北朝劉宋時《南嶽記》“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嶽麓為足”而得名。 [3] 
1951年,麓山景區管理處建制。 [4] 
1960年3月,橘子洲景區始建。
1962年10月20日,橘子洲景區正式對外開放。
1972年6月10日,橘子洲景區改名為長沙市橘洲公園管理處; [5]  同年,湘江大橋建成後,嶽麓山、橘子洲和長沙市區聯成一體,便於遊覽。 [14] 
2001年,長沙市橘洲公園管理處更名為“長沙嶽麓山風景名勝區橘子洲景區管理處”。 [5] 
2004年,長沙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橘子洲景區進行整體開發建設。 [5] 
2009年4月21日,經長沙市委、市政府批准,橘子洲景區向遊客免費開放; [5]  同年6月1日,麓山景區向市民免費開放,年接待遊客達到300多萬人次。 [4] 

嶽麓山地理環境

嶽麓山位置境域

嶽麓山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湘江西岸; [14]  橘子洲位於湘江中,由南至北,縱貫江心,西瞻嶽麓,東臨古城。 [5] 

嶽麓山氣候特點

嶽麓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特點是:氣候温和,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熱同期。 [15] 

嶽麓山自然資源

嶽麓山景區內現有植物174科559屬977種,以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暖性針葉林為主,部分地區還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次生林,並有大量珍貴的瀕危樹種和年代久遠的古樹名木。 [3-4] 

嶽麓山主要景點

嶽麓山綜述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面積35.20平方千米,包括麓山景區、天馬山景區、橘子洲景區、桃花嶺景區、石佳嶺景區、寨子嶺景區、後湖景區、鹹嘉湖景區等八大景區。規劃在風景名勝區範圍以外的外圍保護區面積22.68平方千米。已經建成的有麓山景區和橘子洲景區,天馬山景區景觀建設基本完成。 [3] 

嶽麓山麓山景區

  • 綜述
麓山景區是嶽麓山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之一,面積5.28平方千米,位於湘江西岸,是較為難得的城市山嶽型風景名勝區。省級以上重點保護文物有15處。 [4] 
  • 愛晚亭
愛晚亭
愛晚亭(37張)
愛晚亭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為四大名亭之一。愛晚亭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後來由湖廣總督畢沅,根據杜枚“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更名為愛晚亭。愛晚亭幾經滄桑,清同治、光緒、宣統年間均相繼進行過修復。其中清宣統三年(1911年)秋,湖南學監程頌萬先生主持修復時,把羅典所撰寫的對聯刻在亭柱上,“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雲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這次修復愛晚亭之事還刻在石碑上記載下來。世人稱為《放鶴》石刻或《二南詩刻》,兩首詩為宋代張南軒和清代錢南園兩位大文人遊嶽麓山的七韻詩。石刻後移至清楓橋南端的六角茅亭中。解放前,亭破敗不堪,四周荒蕪。解放後,黨和政府曾五次修復。其中1952年湖南大學重修,校長李達專函請毛主席題寫了“愛晚亭”亭額。1969年,嶽麓山公園重修,刻毛主席草書手跡《沁園春·長沙》於藻井內,更為古亭增添了光彩。在國際交往中,愛晚亭的知名度也與日俱增。長沙市與日本鹿兒島市結為友好城市後,愛晚亭作為古城長沙的象徵,按其規制仿建於鹿兒島市,以紀念中日兩國人民友誼長存。 [4] 
  • 麓山寺
麓山寺
麓山寺(16張)
古麓山寺建於西晉泰始四年(268年),山門上“古麓山寺”四字是唐代書法家、文學家李邕所寫,從麓山寺碑中拓印出來的。麓山寺碑號稱“三絕碑”,以其文章、書法以及刻工三者俱佳而得名,也是嶽麓山中現存最古老的一塊碑。山門上的對聯: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説出了麓山寺的歷史地位。古麓山寺飽經歷史滄桑,雖然藏在山林深處,卻也未能擺脱紅塵俗世征戰之苦,屢次被毀,兵毀僧建,屢毀屢建。到了近代又被日本飛機轟炸,大雄寶殿、彌勒殿、齋堂只剩殘垣斷柱,只有山門及觀音閣奇蹟般保存下來,現大雄寶殿及彌勒殿是在八十年代由湖南省佛教協會及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按原貌重修的。古麓山寺依山勢而建,殿宇不多,卻有一番巍峨壯觀之相。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依次排出,兩廂為齋堂,再加上寺中匠心獨具的綠化設計,與寺外古木參天的宜人景色交相輝映。麓山寺前兩株蒼勁的羅漢松護衞在觀音閣前,一左一右,一大一小,就像武士把關,所以,它被人們稱作“松關”,已有1700多年的樹齡了,人們稱它為“六朝松”。 [4] 
  • 雲麓宮
雲麓宮
雲麓宮(5張)
雲麓宮始建於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在這之前據傳説有黃冠羽士慕此名山勝地作靜修之所,但無文獻可考。到明朝吉簡王就藩長沙時始建有此宮,明嘉靖年間長沙太守孫復與道士李可經主持加修,道宮格局更趨完善,周圍遍植松柏、桐,使峯頂景色更美。而明隆慶六年(1572年)左右,直棣新安方士金守分、王守德來到這裏主持道事,殿元張陽和拜訪他們,金道長請張殿元再修道宮。一時道士們“振鐸乞化於道”,化緣到材料,請來工人在原來的基址上修了三進殿堂,前為關帝殿,中為玄武祖師殿,後為三清殿,兩廂為道眾丹房,殿宇為石柱鐵瓦。在宮旁還建有望湘亭,可在中秋賞月,九九重陽節登臨遠眺。在明末毀於戰火。直到清朝同治年間武當山太和宮道士向教輝來雲麓宮主教事,召集道友募化捐資,按昔日規模重新修葺道宮,但始終無法恢復當年盛況,現在的雲麓宮是文革後重建的。到了近代,抗日戰爭時期又遭日本飛機轟炸,只有三清殿倖免於難。 [4] 
  • 舍利塔
舍利塔 舍利塔
舍利,是梵文SARIRA的音譯,意思是“身骨”,指死者火化後存留的骨質結晶。相傳釋迦牟尼圓寂後進行火化,有八國國王分取他火化後所得的“舍利”建塔供奉。根據佛書《釋氏要覽》中記載:“釋迦(牟尼)既卒,弟子阿難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彩珠,光瑩堅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藏之。”其實人體骨骼內含有多種金屬元素,經高温火化,這些金屬元素與骨膠粘合成一些結晶元粒。原來所建的舍利塔早已坍塌了,民國初年有信佛教的子弟尋塔原址再建石塔。建國初對舍利塔進行了修整,全部以花崗岩琢砌而成,外表很像僧帽,塔分三層:底部是塔基,作須彌座式;中間四角作蕉葉狀,浮雕力士像五尊,含有守護寶塔的意思;上層頂端形狀就像是僧帽寶頂。塔西方塑有石碑一通,正面隸書陰刻“隋舍利塔”,字跡俊秀。碑陰有“共建菩提”石刻,就是佛語“覺悟”的意思。 [4] 
  • 白鶴泉
白鶴泉 白鶴泉
光緒三年(1877年)湖南糧道夏獻雲所建。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抗日戰爭期間,亭廢碑存。1956年,長沙市人民政府撥款重修白鶴泉。新修的亭子,造形古樸典雅,七級石階,石柱瓷頂,碧瓦飛檐,藻井上彩飾兩隻展翅欲飛的白鶴,倒映泉中,微波顫動,翩翩起舞。泉井上砌有長方形的漢白玉欄杆,上面刻着白鶴圖案。白鶴泉位於麓山寺觀音閣右側的岩石下,是清楓峽到響鼓嶺峯一大裂隙的中段。因山上樹木茂盛,豐富的地下水經沙岩濾泄至此湧出,源源不斷,清澈透明,甘甜清涼,無論冬夏從不枯竭。古人稱此泉為“冷暖與寒暑相變,盈縮經旱潦不異”,用泉水沏茶,蒸騰的熱氣盤旋杯口,好象白鶴飛舞,故有“麓山第一芳澗”的美稱。自古以來,遠近居民多有早晚來這取水飲用的習慣。 [4] 
  • 響鼓嶺
響鼓嶺
響鼓嶺(3張)
響鼓嶺雅名叫步虛嶺。據《新修嶽麓書院》解釋,是因為“履之(腳蹬地)空洞有聲”。響鼓嶺地勢高亢,怪巖林立,風光獨秀,歷代為佛、道兩家所重視。佛教曾在此建法華塔,後來被毀。現建有石亭,供遊人歇憩,亭子由麻石建造,六條斜邊使得亭子方正敞亮。亭旁的巨石上刻有今人周翰陶書“響鼓嶺”三字,另一巨石上刻有“觀楓台”三個字。亭的北側有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7日豎立的“長沙會戰碑”,碑高225米,寬1米。碑文記述了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國民黨第九戰區全體將士奮勇抗日的悲壯事蹟。當時,日寇以18萬兵力,分六路進攻長沙,經過將士的浴血奮戰,殲敵3萬,史稱“第一次長沙會戰”。碑陰刻有記事詩十首。 [4] 
  • 飛來石
飛來石 飛來石
《嶽麓舊志》上曰:“石飛崖外,如伸螭首”。傳説中的螭是一種蛟龍,也有人説是山神作獸形。“飛來石”石頂寬闊,縱橫大約一丈左右,石上平坦,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躺在上面小睡片刻。以前在石上有人用花崗岩琢石柱,砌了一座石亭,據説還供奉了真武祖師的神像,在當時是香火十分旺盛。亭上懸有“寄岳雲”額,是衡山太守聶銑敏所題,後來亭子倒塌,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可以看到石上刻有“飛來石”三字,及今人劉世善所書的宋代御史趙忭的《飛來石》詩:“片石倚中天,雲深鳥道閒。人多祝堯壽,登此拜南山。”因為這裏視野開闊,可遙望南嶽而拜,因此古人又稱它為“拜岳石”。詩中的“登此拜南山”一句,南山是指南嶽衡山,南嶽山上黃帝巖有一塊巨石,上面刻有“壽嶽”二字,站在雲麓峯“飛來石”上可以默默祈禱,遙望而拜,祈求多福多壽。 [4] 
  • 自來鍾
自來鍾位於雲麓宮前側,夾在一株高十多米的唐代銀杏樹的樹杈中,樹粗數圍,樹杈將鍾抱在懷中。鍾是道家用於作息的信物,激越清揚,傳響四方,遊方道士聞聲歸來,故叫“自來鍾”。又因鍾懸於數十米的高處,山風吹拂嗡嗡作響,所以又叫“自鳴鐘”。原鐘在清代中期被毀,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鑄安放在宮的左側。鐘口直徑為四尺五寸,上鑄“大清同治六年造”。光緒年間又被毀壞,民國時期,再次重鑄,懸掛在樹上。“文革”期間再次被毀,現鍾為1978年仿製,鐘口直徑尺餘,上鑄“明萬曆四年造”字樣。 [4] 
  • 禹王碑
禹王碑 禹王碑
禹王碑高1.84米,寬1.4米,字高約16釐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未行空4字,共計77字。碑文有的象奔走的龍蛇,有的象團起身子的蝌蚪,字形獨特,難以辯認。自明代以來,研究禹碑的學者數不勝數,有人説是蝌蚪古文,也有人説是鳥文古篆或道家符篆。現一般多采用楊慎的譯文,大意為:禹奉舜囑託,治理洪水,在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登南嶽時,夢見蒼水使者,得到治理洪水的要領金簡玉字書,刻於石山的高處。從此,改圍堵為疏導,河流疏暢行通了,害人的禽獸蛟龍永遠奔逃。碑亭左邊是清乾隆年間嶽麓書院山長歐陽正煥楷書《大觀》,右邊是劉汝楠題,張隸書《誇神禹碑歌》。這些名家石刻,更為禹王碑增添了幾分神彩。1959年禹王碑被列為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 五輪塔
五輪塔 五輪塔
五輪塔最早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是以佛教最高塔式來作為革命將士的紀念塔,又稱北伐陣亡將士紀念塔。該塔毀於文革期間,2002年修復後的五輪塔佔地400多平米,塔高11.18米,分五層,由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半圓和圓點等5種幾何圖形構成,造型奇特,塔身每一層都有金書梵文。五輪是指地、水、火、風、空,其形表示地方、水圓、火三角、風半月、空圓點。意為世界由地水火風空構成,表現了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塔即微型世界,是世界的一個縮影,五輪又象徵人體,是人體的一個縮影,世界和人體同用五輪顯示,表明五輪塔是天人合一之塔。 [4] 
  • 肖勁光銅像
肖勁光銅像 肖勁光銅像
銅像廣場佔地面積230平方米,銅像高3.5米,神態自然祥和肖勁光(1903—1989年),嶽麓山人,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 [4] 
  • 蔡鍔墓
蔡鍔墓 蔡鍔墓
蔡鍔墓是嶽麓山的大型墓葬之一,1956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蔡鍔墓掩映在古楓翠柏中,莊嚴而又肅穆。墓塔象一柄利劍直指蒼天,象徵着蔡鍔將軍不畏強權,仗劍維護正義的英雄壯舉。墓區周圍的石欄上刻有當時各省省長、督軍題寫的紀念銘文。蔡鍔是湖南邵陽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傑出的軍事家,作為辛亥革命的先驅者之一,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4] 
  • 黃興墓
黃興墓 黃興墓
黃興墓位於雲麓峯北側小月亮坪上方,由響鼓嶺向東砌有350米片石公路直達墓前半園坪。黃興一生從事革命,積勞成疾,民國五年(1916年)10月逝於上海,民國六年(1917年)4月15日國葬於此,墓區佔地面積1913.6平方米。黃興墓系嶽麓山大型墓葬之一,地勢最高亢。墓上建有方型墓塔,以整塊花崗岩琢成四稜型,通高11米,昂然矗立,似利劍直插雲天,墓東面鑲嵌紫銅色墓碑,鐫刻“黃公克強之墓”,墓碑四周砌以石柱、鐵欄圍護,莊嚴肅穆,氣勢雄偉。1988年1月國務院公佈黃興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右下0.5千米處,建有黃興先生墓廬,佔地494.1平方米,墓廬專闢《陳列室》,全面介紹黃公生平事蹟。墓廬附近按規劃闢林地、鑿水池、建亭榭、遊廊,廣植花木。 [4] 

嶽麓山橘子洲景區

  • 綜述
橘子洲景區整體開發陸地面積達91.64公頃,總投資約14億元,遊客年容量合理估算為209.46萬人次/年。整個橘子洲景區開發建設結構規劃為“一軸四區”,一軸為貫穿南北的旅遊軸線,四區為核心景區、旅遊配套服務區、沙灘公園、水上運動區。其中橘子洲核心景區為四區中最重要部分。
核心景區從原橘子洲景區往北擴展,總用地面積37.43公頃,是原橘子洲景區面積的6倍。園區主要充分利用和保留古建築,積極營造以“紅色旅遊”為龍頭,人文歷史與植物景觀相結合的景觀氛圍。
旅遊配套服務區位於橘子洲中部,總用地面積約35.97公頃,主要為整個橘子洲景區提供配套設施服務。包括百米高噴、焰火廣場、音樂噴泉、水晶屋、遊客服務中心、婚慶園、海關公廊、水上工人俱樂部、公共停車區、江神廟等。
沙灘公園位於洲尾,總用地面積18.24公頃,設置陽光沙灘、沙灘泳池、室內游泳及室內運動場以及室外遊樂場等,可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層次遊客的不同需求,為人們的運動休閒和交流提供場所。
水上運動區集中在橘子洲西面水域,水面長2250米,寬280米,規劃為具有國際較高水準的水上項目活動區。該區水域景觀優美,既可成為水上比賽及水上運動訓練基地,也可開展水上游艇、龍洲競賽、滑水、衝浪、水上跳傘、水上快艇等水上體育休閒活動。 [5] 
  • 洲頭廣場、問天台及望江亭
洲頭廣場、問天台及望江亭在橘子洲頭的最南端為3000平方米的洲頭廣場,其中廣場前的扇形問天台面積350平方米,取意毛澤東當年在此發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天問。望江亭位於橘子洲頭,面積為263平方米,始建於1968年,為亭廊結合的仿古建築,歷來是橘子洲標誌性景點。 [5] 
  • 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
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 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
毛澤東藝術雕塑位於望江亭以北,面向東南,以民國十四年(1925年)青年時期毛澤東形象為基礎,富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與橘子洲風景區自然景觀結合,突出表現了偉人青年時代胸懷大志、風華正貌的氣概。雕塑由廣州美術學院進行藝術創作,黎明院長主創。雕塑高32米,長83米,寬41米,是中國最大的偉人藝術雕像。雕塑基座部分為毛澤東紀念展廳和陳列室,面積約2000平方米,用於收集和陳列原景區大理石制詩詞碑與毛澤東及其他在湘早期革命志士有關的各種歷史文物和經典繪畫作品、雕塑作品、攝影作品等。 [5] 
  • 橘洲文化園
橘洲文化園位於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以北,面積約60畝,植物配置主要以桔樹為主,是城市內最大的桔園。桔樹品種包括宮川、興津、大分一號、南豐廣桔、南豐蜜桔、埃及長城、雪橙、甜橙、羊角柚、宮溪蜜柚等約27種,數量達600多株。園內新修仿古亭廊,亭前栽植杆徑達50釐米的優雅黑松,形成賞目心動的園中園景觀。園內保留的歷史建築有橘洲客棧和原天倫造紙廠廠房。橘洲客棧建於民國時期,為兩層磚木式建築,青瓦灰牆,佔地438平方米,建築面積869平方米。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和利用橘洲客棧並結合原天倫造紙廠部分原有舊廠房,將其作為陶瓷、湘繡、橘子洲歷史文化博物館和景區接待中心,還原歷史風貌,展現橘子洲文化內涵。將原景區毛澤東、蔡和森、蕭山、向警予、何叔衡雕像羣移建文化園。 [5] 
  • 湖南民俗民居博物館
湖南民俗民居博物館 湖南民俗民居博物館
湖南民俗民居博物館座落在竹園內,緊鄰橘洲文化園。館內將展示明清以來較有代表性的湖南民俗民居風格的傢俱、漁具、農具以及湖湘文化元素的字畫等。 [5] 
  • 朱張渡
朱張渡 朱張渡
朱張渡位於竹園以北的梅園內,是歷史上“朱張會講”的遺址。南宋時期,理學大師朱熹專程從福建來潭州(長沙)造訪張栻,著名的“朱張會講”由此展開。嶽麓山與城南書院一江之隔,朱張二人經常往返於湘江兩岸,“朱張渡”由此得名。恢復後的朱張渡,將作為觀光紀念性場所。 [5] 
  • 瀟湘名人會所
瀟湘名人會所位於梅園以北的桃園內,是在原唐生智公館的基礎上修繕而成的,總建築面積為1435.1平方米,佔地面積1092平方米,是集學術、交流、旅遊觀光為一體,接待各方友人與文人墨客的會所。 [5] 
  • 《沁園春·長沙》詩詞碑
《沁園春·長沙》詩詞碑 《沁園春·長沙》詩詞碑
《沁園春·長沙》詩詞碑位於核心景區入口處南廣場,詩詞碑採用天然石製作,以毛澤東1961年10月16日手書水印木刻《沁園春長沙》複製稿製作而成,整個詩詞字體灑脱,奔放,線條簡單,形態自然。 [5] 
  • 百畝桔園
整個洲頭以百畝桔園貫穿於各個景點,主要分佈於雕塑廣場和橘洲文化園等景區。園內桔樹優秀品種有42個,數量有1200多株,其中柑桔類如麓山南桔、宮本、宮川、不知火、山下紅、國慶一號等知名品種20多個,柚類如胡柚、HB柚、強德勒柚、金蘭柚等優秀品種10餘個,橙類如埃及長城、細荷頁齊橙等品種10餘個。通過種植多種不同品種的桔子樹來強化橘子洲主題,從而營造出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意境交融的情景。 [5] 
  • 聽江亭和枕江亭
聽江亭和枕江亭位於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以北,屬於橘子洲原有景點,是供遊人休憩和觀景之處。 [5] 
  • 竹園
竹園匯聚各種名竹,成叢成簇,有龜甲竹、聖英竹、白紋陰陽竹等名貴和鄉土品種60餘種,園區面積約91畝,是江南地區品種最齊全的竹園之一。圓內新建湖南民俗民居博物館,館內將展示明清以來較有代表性的湖南民俗、民居風格的傢俱、漁具、農具等實物,以及湖湘文化元素的字畫,使遊客對湖南的民俗有所瞭解。 [5] 
  • 梅園
梅園內種植的梅花品種多,有美人梅、垂直梅、游龍梅、紅梅、綠梅等品種14類600多株,樹形蒼勁古樸,面積約46畝。修建有精緻的園林小品。園中的朱張渡是歷史上“朱張會講”所留遺址,朱張渡在湖湘文化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 桂園
桂園內種植了大量名貴桂花樹,品種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系列約200多株,面積約46畝。桂園內建有湖南特色的民居,園內的水池與民居互為映襯,營造幽靜、淡雅的氛圍。 [5] 
  • 百米高噴,焰火廣場、大型音樂噴泉、水晶屋和水上運動看台
百米高噴,焰火廣場、大型音樂噴泉、水晶屋和水上運動看台位於核心景區入口北廣場,該噴泉噴高80—100米,水池面積約8000平方米,噴泉由單柱主噴與周邊附噴組成一柱沖天。噴泉配置燈光、音樂,使之達到理想的觀賞效果,在湘江上勾繪出一幅立體的水景圖,與湘江兩岸秀美的風光遙相呼應,突出橘子洲的風采。焰火廣場位於百米高噴以東,南北長500米,平均寬度為20米,是湖南省首個專門的臨江焰火廣場,為重大節日、慶祝活動等燃放煙花爆竹提供專門的場地。大型音樂噴泉長達300米,兩邊各有150米的觀景平台。水上運動看台在百米高噴以西,長約500米,為湘江的水上運動提供了觀賞的場所。 [5] 

嶽麓山嶽麓書院

  • 綜述
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40張)
嶽麓書院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湖南大學校園內,距離市中心約3千米,佔地31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1000平方米,是展示中國古代書院教育和書院建築的古建遺址博物館。嶽麓書院創建於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她歷經宋、元、明、清各朝,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定名湖南大學。她是全國修復最好、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所古代書院。近年接待中外遊客約65萬人次,已逐漸成為中國書院文物的收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流中心。 [6] 
  • 赫曦台
赫曦台 赫曦台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張栻觀日於嶽麓山頂,曾築“赫曦台”。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山長羅典建前亭於院前,又改名前台。清道光元年(1821年),為存故跡,山長歐陽厚均改前台名為“赫曦台”。“赫曦”指日出光明炎盛之意。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張栻、明代著名理學家、心學創始人王守仁以及毛澤東等人都留下了與赫曦台有關的詩句,今刻於此台屏風之上。 [6] 
  • 大門
大門始建於宋代。現存大門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門額“嶽麓書院”為宋真宗字跡,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特別召見山長周式,親賜“嶽麓書院”御匾並賜經書等物,嶽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大門兩旁懸掛有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上聯出自《左傳》,下聯出自《論語》,源出經典,聯意關切,道出了嶽麓書院英材輩出的歷史事實。 [6] 
  • 講堂
講堂位於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的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北宋嶽麓書院創建時,即有“講堂”,明代稱為“成德堂”,後改稱“靜一堂”或稱“忠孝廉節堂”。大廳中央懸掛兩塊鎏金木匾:一塊是“道南正脈”匾,由乾隆皇帝御賜。這裏的“道”是指理學。戰國時期思想界是百家爭鳴;漢武帝“廢詘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開始佔統治地位。唐宋時期,一些儒學思想家吸取佛、道新的思想,發展形成儒家新的思想體系。其中以程頤和朱熹為代表的哲學思想稱為“理學”。嶽麓書院是朱熹傳播理學思想的基地之一,所以此匾的意思是説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湖湘學派是理學南傳的正宗。它表明了嶽麓書院在中國理學傳播史上的地位,是皇帝對嶽麓書院傳播理學的最高評價。此額為原物。 [6] 
  • 御書樓
嶽麓書院創建始即在講堂後建有書樓,宋真宗皇帝賜書後更名“御書閣”,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巡撫丁思孔從朝廷請得十三經、二十一史等書籍,建御書樓於今址。清代中期,書樓已發展成為中國民間一座較大型的圖書館,藏書14130卷。今御書樓仍然作為古籍圖書館供書院教研人員及學生使用,藏書數量已逾五萬冊。 [6] 
  • 麓山寺碑
麓山寺碑是中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唐碑,也是長沙現存時間最早、價值最高的碑刻。碑文內容紀錄了麓山寺歷史沿革,是在唐開元十八年(730年),由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篆刻家李邕撰文、書丹並鐫刻。因其文、書、刻三者俱佳,故有“三絕碑”之稱。碑側碑陰有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題刻。 [6] 
  • 文廟
嶽麓書院文廟位於書院左側,由照壁、門樓、大成門、大成殿、兩廡、崇聖祠、明倫堂等部分組成,自成院落。文廟是書院祭祀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的主要場所。大成殿是文廟中最主要的建築。“大成”一詞源於《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文化巨匠之一。所以用“大成”二字來表示孔子的成就和地位。 [6] 

嶽麓山新民學會

新民學會舊址暨蔡和森故居
新民學會舊址暨蔡和森故居(11張)
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暨蔡和森故居,位於長沙市濚灣鎮新民路周家台子,西傍嶽麓山,東臨湘江。民國十七年(1918年),毛澤東、蔡和森等進步青年為“集合同志,創造新環境”而發起成立新民學會,於同年4月14日在故居堂屋舉行成立大會。
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於1983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按原貌復建。鄧小平、陳雲同志分別為舊址題詞“蔡和森故居”和“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
現舊址核心保護區約5000平方米,為小青瓦、木排架、竹織壁結構的清代農舍。陳列室舉辦有“新民學會·建黨先聲”陳列展覽,是廣大青少年及羣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是一處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緻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觀光景點。 [7] 

嶽麓山其他景區

  • 天馬山景區
天馬山景區 天馬山景區
天馬山,位於湖南長沙嶽麓山山麓東側,主峯高111.8米,南北長1.3千米,是古人登嶽麓山必經之地。宋代乾道年于山上建翠微亭,大理學家朱熹題額,後毀。天馬山因山形如同一匹起躍的駿馬而得名,嶽麓、天馬之間,坐落着千年學府湖南大學,天馬山往東,則是瀟湘路、湘江和著名的橘子洲。天馬山麓有肖勁光故居,該故居始建於清末,肖勁光在此度過了童年與青年時代。
天馬山景區含天馬山、鳳凰山和桃子湖(簡稱“兩山一湖”),面積為0.82平方千米。景區北起桃子湖路、南至後湖路、東起瀟湘大道、西至天馬山。 [8] 
  • 長沙西湖公園
長沙西湖公園 長沙西湖公園
長沙西湖公園(又名鹹嘉湖公園、西湖公園)位於長沙市河西城區的中心腹地,屬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的三級景區。長沙西湖文化園南與嶽麓山山水相連,西、北與龍王港風光帶唇齒相依、東與湘江濱水區隔路相鄰,東北角與王陵公園兩兩相望,西南角和規劃中的石佳嶺公園相連。南臨楓林路,西北以龍王堤為界,東至濱湖路,地塊呈扇形,規劃總面積約130公頃。
長沙西湖公園(原名鹹嘉湖)充分利用長沙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嶽麓山特有的人文自然景觀優勢,形成以展示和表現長沙歷史文化的休閒娛樂、旅遊服務為主的集商務、旅遊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公園。整個文化體系以湖面為中心形成嶽麓文化展示區、遊船文化展示區、水鄉風情文化、西湖天地、書院文化、湘楚遺韻、歷史名人展示、文化廣場以及環湖文化景觀帶等文化區域,各文化節點通過中心湖面、步行系統等形成公園完整的文化景觀體系。
公園規劃在功能上強調休閒—娛樂—生活為一體的公園特色,以西湖為生態景觀核心,以嶽麓山綠化為生態屏障,形成“一帶、一園、五區”的整體空間結構,吸引和聚合城市人氣。 [8] 
  • 後湖
後湖景區是嶽麓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景區之一,是以湖光山影為主體,融科技、風情、文藝為一體,以水上活動、文化參與、科普展覽、遊覽休閒為主要遊賞內容的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的新生主題景區。後湖景區範圍共計119.42公頃。地處後湖路以東、清水路以北、麻園路以西、阜埠河路以南範圍的用地面積86.42公頃,還有33公頃用地處於後湖路以西。
後湖國際藝術區是中國首家最大規模的國際藝術區,集產學研、創作交易於一體,既是中外藝術名家創作、交流的理想場所,也是中部地區原創畫作展示、收藏的最大平台。該藝術區於2012年底開始動工,計劃總投資4.2億元,通過3至5年的建設,充分挖掘嶽麓山這一湖湘文脈所在地的豐厚資源,凝聚湖湘文化名人的強大合力,精心建設“三園、三街、三中心”,即:“桃花島湖南名家藝術家創作園”“湖南省青年藝術家創作園”“後湖國際藝術家創作園”,“藝術品交易一條街”“藝術酒吧一條街”“時尚文化消費一條街”,“展示中心”“交易中心”“藝術培訓中心”,使園區成為多種業態集中融合共同發展的文創產業基地。該藝術區建設已投入4800多萬元,在原有舊倉庫、舊民居等建築基礎上進行藝術化改造,建成了藝術高地名家展廳、藝術團體辦公中心以及60套藝術家工作室,已有朱訓德、段江華、陳和西等48位知名藝術家簽約入駐,省美協、省藝術學會及14個市州美協均在園區設立了辦事處。 [8] 
  • 長沙桃花嶺公園
長沙桃花嶺公園 長沙桃花嶺公園
桃花嶺景區是嶽麓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桃花嶺公園規劃面積約4360畝。桃花嶺公園中包括洪寺庵水庫、臘八寺遺址等重要景觀節點,分為五個分區。公園入口區寓意“粉桃迎客”,以大面積桃林、草坪以及人工水景湖營造城市自然公園景區入口;景觀跌溪區為“林澗探蹤”,打造自然疊水景觀;景觀水庫區利用水庫湖面和綿延的山脈,使之成為公園最具特色的景觀;特色水景區則結合層層分佈的人工魚塘,打造一處現代桃園密境。公園內設置四種遊覽體驗路線,分為景區主要道路(機動車和人行)、公園遊覽線路、濱水遊覽線路和山林遊覽線路。遊步道依據現狀道路進行整合,總長達23千米。 [8] 

嶽麓山文化活動

嶽麓山人文歷史

嶽麓山是融中國文化精華的儒、釋、道為一體的文化名山。它包容了歷史上鴻儒鉅子、高僧老道、騷人墨客共同開拓的嶽麓山文化內涵。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中唯一延續至今、並仍在繼續辦學和研究工作的,其深厚豐富的文化傳統在現代的風景遊覽活動中也將傳承下去。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稱的古麓山寺除了是湖湘大地上第一座佛教寺院,還是湖南省佛教協會和湖南佛學院的所在地。而在被稱為“二十三洞真虛福地”的雲麓道宮,則能領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奧義。 [9] 

嶽麓山活動建設

2022年8月22日,未來領袖:2022百度百科校園夏令營開營,成員在8月24日夜遊橘子洲,觀賞湘江風光。 [18-19] 

嶽麓山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2001年
橘子洲景區被正式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3] 
2002年
麓山景區被正式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3] 
2012年1月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成功晉級國家AAAAA旅遊景區。 [1]  [3] 

嶽麓山管理機構

麓山景區管理處為副縣級事業單位。景區人員核定編制為480人,有副科級以上管理人員44人,其中正縣級幹部1人,副縣級2人。機構按事業管理機構和產業管理經營機構兩大塊進行設置。事業管理機構設辦公室、監察室、政工科、保衞科、文物管理科、事業發展部、財務中心、工會;產業管理機構設園林經營服務公司、行政後勤服務公司、索道經營服務公司、旅遊經營服務公司和觀光車經營服務公司。 [4] 
嶽麓書院由嶽麓書院文物管理處和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兩個部門構成,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嶽麓書院文物管理處下設嶽麓書院綜合辦公室、文物工作辦公室、保衞室、旅遊管理開發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下設中國哲學研究所、歷史研究所、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國書院研究中心和中國軟實力文化研究中心。有在編人員48人,其中教師科研人員25人,文物管理工作人員23人。 [6] 

嶽麓山旅遊信息

嶽麓山門票價格

門票價格
麓山景區
大門門票
免門票。
觀光車
20元/人。
索道
上行30元/人,下行25元/人,全程套票50元/人。 [11] 
橘子洲景區
大門門票
免費。
沙灘公園門票
50元/人。
觀光車
20元/人(中途有5個站點可以分別上下1次)。
停車
小型車輛5元/次、大型車輛10元/次(12小時之內按次收費,超過時間,加收5元)。 [10] 

嶽麓山交通路線

麓山景區
自駕
景區距長常高速公路進出口6.5千米,距繞城高速公路8.5千米,可方便連接機場高速、京珠高速、長永高速、滬昆高速及319、107國道。
旅遊專線車
旅1線:長沙火車站—科教新村(首班車:06:00;末班車:22:00)。
立珊專線:長沙火車站—中南大學學生公寓(首班車:05:30;末班車:23:00)。
公交
市四醫院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63路,106路,132路,202路,305路,309路,315路,318路,325路,902路,908區間線,立珊專線,旅1路。
嶽麓山北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32路,202路,305路,309路,315路,318路,325路,立珊專線,旅1路,旅3區間線。
嶽麓山南公交車站
途經公交車:132路,202路,305路,309路,315路,318路,325路,立珊專線,旅1路,旅3區間線。 [12] 
橘子洲景區
地鐵
長沙地鐵2號線到橘子洲站下。
公交
乘坐1路;2路;11路;112路;123路;142路;143路;301區;368路;406路;804路;901路;908西線;旅2路在橘子洲大橋東下,還可以乘坐117路;118路;202路;401路;旅1路106路;109路;12路;18路;301區間線;301路;303路;312路;314路;317路;6路;901區間線;旅3區間線;立珊專線到畫圖教育(太平街口)上橋往西走即到。 [13] 

嶽麓山疫情防控

2022年5月16日,嶽麓山南門恢復對外開放。 [16] 
為森林防火,2022年10月28日起,嶽麓山部分景區實施半封閉管理。 [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