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嶽麓山風景區

鎖定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湘江之濱,依江面市,現有麓山景區、橘子洲景區、嶽麓書院、新民學會四個核心景區、景點,為世界罕見的集“山、水、洲、城”於一體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湖湘文化傳播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示範基地。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不僅擁有“山、水、洲、城”的獨特自然景觀,更因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而蜚聲中外。始建於北宋的嶽麓書院至今已有一千餘年曆史,有“千年學府”之稱;有“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之稱的古麓山寺,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景區內黃興、蔡鍔等名人墓葬林立,文物古蹟眾多;以“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兼收幷蓄”為精髓的湖湘文化,以毛澤東蔡和森等偉人足跡為代表的名人文化;融儒、佛、道於一體的宗教文化在這裏激盪弘揚,交相輝映,影響深遠。
2012年1月,嶽麓山風景名勝區成功晉級國家AAAAA旅遊景區。 [2] 
中文名
嶽麓山風景區
海    拔
300.8 m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

目錄

嶽麓山風景區簡介

湖南著名風景區之一,其山脈屬南嶽衡山,古人把嶽麓山列為南嶽七十二峯之一,稱為嶽麓峯。南北朝劉宋時《南嶽記》載:"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嶽麓為足。"故名嶽麓。據地質學考證,嶽麓山奠基於古生代,形成於中生代,發展於新生代,距今三億餘年。
嶽麓山瀕臨湘江西岸,海拔300.8米,連巒疊峯數十公里,有如一道天然屏障,橫亙長沙市區西面。主峯雲麓石骨蒼秀,廊殿樓閣依山畔石。憑欄遠眺,湘江如帶,桔洲浮碧江心,雙橋飛架東西,古城新廓盡在紫氣青煙之中。前有鳳凰山、玉屏山、天馬山;後有桃花嶺、綠峨嶺;南有金牛嶺;北有圭峯。這些小山依附在它的周圍,勢若眾星拱月,渾然一體。
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
嶽麓之勝在山川。這裏羣巒疊翠,古木參天,濃蔭匝地,林壑幽美。山中植物達977種,其中,羅漢松為千年名木。銀杏、楓梓、松慄,虯枝曲幹,蓊鬱青葱;山澗泉流終年不涸,頗有清幽之感。每到秋冬之交,紅楓叢林盡染,紅桔滿掛枝頭,麓山更加豔麗。
嶽麓山與城市毗鄰,自漢以來,即為遊覽勝地。千百年來遊人不絕,因而名勝古蹟遍佈全山。有古代四大書院之冠的嶽麓書院(鏈接)。還有有號稱"漢魏最初名勝,湖湘第一道場"的古麓山寺、雲麓宮、愛晚亭、白鶴泉、禹王碑、清風峽、望江閣、步虛嶺、飛來石、自來鍾、響鼓嶺、蟒蛇洞、舍利塔、笑啼崖、穿石坡等,這些名勝古蹟,在民間流傳着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使遊人流連忘返,琢磨玩味。自唐以來,許多著名詩人,學者以及社會名流,都有稱頌嶽麓山的詩文,或在山中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偉大詩人杜甫漂泊潭州時,寫了《嶽麓山道林二寺行》等詩作,以"寺門高開洞庭野,殿腳插入赤沙湖","塔級宮牆壯麗敵,香廚松道清涼俱"等詩句讚頌山中殿宇的宏偉和環境的清幽。唐代大書法家李邕在《麓山寺碑》中評述該地"幽谷左豁,崇山右峙,瞰郭萬家,帶江千里,玉水布飛,石林雲起。"宋代書法家米芾專程來此觀摩《北海碑》,碑側尚留有他的題記。相傳清代詩人袁枚遊覽麓山清風峽,取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意,提議改"紅葉亭"為"愛晚亭"。據記載,湖廣總督畢秋帆正式改紅葉亭為愛晚亭。
嶽麓山有許多革命先驅的墓葬。這些塋墓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莊嚴肅穆,黃興、蔡鍔墓則是其中最巍峨雄偉的兩座。這裏又是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毛澤東、蔡和森、羅學瓚、張昆弟等常來嶽麓山聚會,留連於愛晚亭、清風峽等外,研討國家大事,探求革命真理。 [1] 

嶽麓山風景區景區分佈

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面積35.20平方公里,包括麓山景區、天馬山景區、橘子洲景區、桃花嶺景區、石佳嶺景區、寨子嶺景區、後湖景區、鹹嘉湖景區等八大景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