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嶽希新

鎖定
嶽希新(1911年9月29日—1994年8月30日),生於吉林省吉林市,祖籍山東臨朐,礦牀地質及礦產普查勘探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地質礦產部地礦司總工程師。 [1-2] 
嶽希新193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37年—1949年曆任中央地址調查所北平分所練習生、調查員、技佐、技士、技正;1950年—1952年任職於地質工作計劃委員會地質勘探局;1953年—1982年曆任地質部地質總局、地質礦產部地礦司、技術司、生產組等單位專業副組長、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任地質礦產部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1994年8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3]  [8] 
嶽希新畢生從事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3] 
中文名
嶽希新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山東臨朐
出生日期
1911年9月29日
逝世日期
1994年8月30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出生地
吉林省吉林市

嶽希新人物生平

1941年,嶽希新在新疆作地質調查 1941年,嶽希新在新疆作地質調查
1911年9月29日,嶽希新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1923年,入讀于吉林省立第一中學。
1931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32年,進入北京大學物理系。
1933年,轉入北京大學地質系。
193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
1937年—1949年,歷任中央地質調查所北平分所練習生、調查員、技佐、技士、技正。
1950年—1952年,任職於地質工作計劃委員會地質勘探局。
1953年—1982年,歷任地質部地質總局、地質礦產部地礦司、技術司、生產組等單位專業副組長、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2年,任地質礦產部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4年8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 [3]  [8]  [15] 

嶽希新主要成就

嶽希新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嶽希新(右1)在研究巖芯 嶽希新(右1)在研究巖芯
嶽希新早期對四川中部、新疆南部石油、天然氣、煤、鐵、鉛、鋅等礦產進行地質調查。在地質調查中側重煤礦普查勘探,指導淮北平原隱伏煤田勘查並建立煤礦基地。在對南方缺煤省份地質普查中發現了有開採價值的煤礦,緩解了南方能源緊張狀況。對川西鋼鐵企業建設所需的鐵、煤等礦產資源進行了勘查設計。 [1] 
  • 學術論著
截至1994年8月,嶽希新編著的代表論著有《四川威遠背斜中部構造現象的研究》《四川威遠穹隆背斜構造》《鄂西巴東系中之波紋石灰岩動物羣》《湖北巴東巫山灰巖及䗴科化石》《新疆烏恰康復煤田》《十年來中國煤炭地質普查勘探經驗》《談談南方煤田分佈規律及找煤方向》《中國煤炭資源》《中國煤田地質圖(1/250萬)》等。 [3] 
1988年,嶽希新與第八地質隊科研人員交流 1988年,嶽希新與第八地質隊科研人員交流
[1]嶽希新.十年來中國煤田地質普查勘探的成就[J].中國地質,1959(09):15-16. [11] 
[2]嶽希新.談談南方煤田分佈規律及找煤方向[J].中國地質,1961(2):29-32. [12]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81年4月
國家計委&科委煤成氣座談會 [10] 

1987年
川滇黔晚二疊世煤田地質研究四川成果評審會 [14] 
重慶
1982年
國家計委&能委加快天然氣勘探開發問題討論座談會 [9] 
北京
  • 科研獎勵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2500000《中國煤田地質圖》
地礦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 

嶽希新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80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嶽希新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1978年3月—1983年6月
1983年6月—1988年4月
1987年6月
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一屆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 [3]  [5] 
1988年4月—1993年3月
1988年11月
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二屆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 [3]  [5] 
1992年12月
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三屆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 [3]  [5] 

中國地質學會名譽理事 [3] 

地質學報》編委會副主任 [8] 

中國地質學會第30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8] 

中國地質學會第30屆理事會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8] 

中國地質學會第31屆理事會編輯委員會委員 [8] 

中國地質學會第32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8] 

嶽希新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1989年,嶽希新一家合影 1989年,嶽希新一家合影
嶽希新祖籍山東臨朐,後舉家逃荒到吉林定居,儘管當時岳家生活十分拮据,但仍盡力供嶽希新讀書。 [2] 

嶽希新人物評價

左起:賈福海、高振西、孫殿卿、嶽希新 左起:賈福海、高振西、孫殿卿、嶽希新
“嶽希新在本職崗位上做出了顯著成績,為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中國民主促進會評) [6] 
“嶽希新工作勤奮、治學嚴謹、尊重科學;堅持原則、作風正派、廉潔奉公;寬以待人、嚴於律己;他的高尚品德、為中國地質事業獻身的精神和對地礦事業的重大貢獻,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中國地質》評) [3] 
“嶽希新對中國煤田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地質調查局評) [13] 

嶽希新人物影響

  • 化石命名
嶽希新(左)在鑑定巖礦標本 嶽希新(左)在鑑定巖礦標本
20世紀30年代末,嶽希新在四川威遠等地中生界“自流井系”發現魚和爬行動物(恐龍)化石多件,角齒魚屬(Ceratodus)為中國和亞洲中部首次發現。在爬行動物化石中,發現2新屬2新種及一些屬種未定者,楊鍾健將其中1新屬,以嶽姓定名為“岳氏三巴龍”(Sanpasaurus yaoi Young)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