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嶽壩鎮

鎖定
嶽壩鎮,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佛坪縣。地處佛坪縣西北部,東與長角壩鎮、袁家莊街道、西岔河鎮為鄰,南與洋縣金水鎮接壤,西與洋縣茅坪鎮相連,北與西安市周至縣厚畛子鎮及太白縣黃柏塬鎮接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7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85千米 [1]  ,總面積489.95平方千米。 [2] 
嶽壩鎮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何氏民居1處,縣級保護文物禁賭碑1通,縣級旅遊景區涼風埡1處。 [1] 
截至2020年6月,嶽壩鎮下轄8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末,嶽壩鎮户籍人口3455人 [2]  。2011年,嶽壩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980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5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30萬元。 [1] 
中文名
嶽壩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漢中市佛坪縣
地理位置
佛坪縣西北部
面    積
489.95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嶽壩村三組
電話區號
0916
郵政區碼
723406
車牌代碼
陝F
人    口
3455人(2018年)

嶽壩鎮歷史沿革

因原名“藥壩”“藥朳”,以盛產中草藥而得名,後諧音為嶽壩。
清先屬洋縣東山上喬裏。
道光五年(1825年)設佛坪廳,屬南鄉永興裏。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龍潭鄉轄。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椒溪鄉轄。
1949年12月28日,佛坪解放,屬椒溪區轄。
1950年5月13日,屬縣第一區轄。
1952年,屬縣第二區轄。
1953年,屬縣第一區轄。
1954年10月19日,將大佔坪鄉的九池壩村劃入洋縣,屬縣第一區轄。
1956年,屬縣直轄鄉。
1958年9月15日,成立嶽壩公社。
1958年11月,撤縣,劃入洋縣。
1961年9月,恢復縣,改為嶽壩管理區,屬三教殿區轄。
1962年7月,改為嶽壩公社。
1967年,更名為紅光公社。
1973年,複稱嶽壩公社。
1984年5月,改為嶽壩鄉。
2011年,嶽壩鎮撤銷栗子壩、嶽壩鄉,合併設立嶽壩鎮。 [1] 

嶽壩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轄嶽壩、大古坪、草林、栗子壩、西花、八畝田、女兒壩、廟壩、獅子壩、龍潭10個行政村;下設42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嶽壩鎮下轄8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嶽壩村三組。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730104200
121
嶽壩村
610730104201
220
草林村
610730104202
220
龍潭村
610730104203
220
大古坪村
610730104205
121
栗子壩村
610730104206
220
女兒壩村
610730104207
220
西花村
610730104208
220
獅子壩村

嶽壩鎮地理環境

嶽壩鎮位置境域

嶽壩鎮地處佛坪縣西北部,東與長角壩鎮、袁家莊街道、西岔河鎮為鄰,南與洋縣金水鎮接壤,西與洋縣茅坪鎮相連,北與西安市周至縣厚畛子鎮及太白縣黃柏塬鎮接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7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85千米 [1]  ,總面積489.95平方千米。 [2] 
嶽壩鎮政府

嶽壩鎮地形地貌

嶽壩鎮地處秦嶺山脈中段南坡腹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三河縱列,溝峽谷窄,山大林深。主要山峯有黃桶粱、爛店子梁、光禿山、大包梁、牛心寨、涼風埡、黑溝梁、中咀梁、觀音山等。最高峯黃桶梁位於西北部與太白、周至交界,海拔2904米;最低點觀音崖位於最南端和洋縣交界,海拔680米。 [1] 

嶽壩鎮水系水文

嶽壩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金水河,漢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光禿山南坡,經鰲山西、大茨溝、嶽壩、栗子壩村、從沙樑子下入洋縣境,境內流長52千米,流域面積50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04立方米/秒,支流有西河、新店子河、東河、呂關河4條,總流長103千米,總流量297立方米/秒。 [1] 

嶽壩鎮自然資源

嶽壩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有石英、褐鐵等。其中已經開採的石英礦,位於八畝田村,礦區面積0.27平方千米,地質儲量31.85萬噸,可開採量31.85萬噸,年產礦石1.5萬噸。珍稀動植物主要有大熊貓、金絲猴、廟台槭、紅豆杉等。 [1] 

嶽壩鎮自然災害

嶽壩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暴雨、泥石流等。最嚴重的一次泥石流災害發生在2002年6月9日,特大暴雨引發泥石流災害,造成2700畝農作物、1709人受災,因災死亡1人,失蹤2人,水毀房屋98間、公路65千米、鐵索橋14座、河堤5千米、渠道7.2千米、農田64畝。直接經濟損失1100萬元。 [1] 

嶽壩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轄區總人口351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5人,城鎮化率4.10%。另有流動人口123人。2011年,嶽壩鎮人口出生率3.8‰,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2人。 [1] 
截至2018年末,嶽壩鎮户籍人口3455人 [2] 

嶽壩鎮經濟

嶽壩鎮綜述

2011年,嶽壩鎮財政總收入268萬元,比上年增長2%,人均財政收入762.4元。
2011年,嶽壩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558元。 [1] 
2018年,嶽壩鎮有工業企業2個。
2018年,嶽壩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個。 [2] 

嶽壩鎮第一產業

2011年,嶽壩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980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業耕地面積6237畝,林地面積33萬畝。
嶽壩鎮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大豆、薯類為主。2011年,嶽壩鎮糧食生產1350噸,其中玉米425噸、水稻356噸、大豆122噸、薯類184噸。
嶽壩鎮主要經濟作物有魔芋、豬苓、天麻、蔬菜等。2011年,嶽壩鎮魔芋種植面積1680畝,產量840噸;豬苓種植面積45畝,產量30噸;天麻種植面積60畝,產量80.1噸;蔬菜種植面積560畝,產量102噸,主要品種有蘿蔔、白菜。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累計造林2.5萬畝,其中防護林1.5萬畝,經濟林5000畝,竹林12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0.45萬株,林木覆蓋率90%,活立木蓄積量30萬立方米。2011年,嶽壩鎮水果種植面積100畝,產量10噸,主要品種有山茱萸、板栗,其中山茱萸185噸,板栗320噸。
嶽壩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嶽壩鎮生豬飼養量7150頭,年末存欄2085頭;羊飼養量364只,年末存欄264只;牛飼養量140頭,年末存欄133頭;家禽飼養量1.3萬羽,上市土雞0.5萬羽。2011年,嶽壩鎮生產肉類393噸,其中豬肉380噸;禽蛋22噸;畜牧業總產值878.8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4.4%。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有大型農業機械10台(輛);綠色環保農產品有土蜂蜜、核桃、板栗、木耳、香菇。 [1] 

嶽壩鎮第二產業

2011年,嶽壩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5萬元,比上年增長7.1%。 [1] 

嶽壩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有商業網點73個,從業人員106人。2011年,嶽壩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30萬元,比上年增長17.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21萬元,比上年增長12%。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境內有栗子壩信用社1家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23億元,比上年增長25.9%;人均儲蓄6361.3元;各項貸款餘額0.1281億元,比上年增長65%。 [1] 

嶽壩鎮交通運輸

嶽壩鎮境內已形成秧嶽公路與4條鎮村公路相連的交通網絡。在嶽壩村設客運站1個,日發送客車3班次,日客運量57人次。2011年,嶽壩鎮客運總量2.05萬人次。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鎮區道路總長度4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27.6米;鎮區橋樑1座,總長度30米。 [1] 

嶽壩鎮社會事業

嶽壩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有電影放映隊1個,年放映120場次;文化站2個,建築面積700平方米;農家書屋10個,藏書1.6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佔全鎮社會從業人員的2%,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2人。
1973年9月18日,嶽壩鎮成立廣播放大站,轉播縣站節目,編播該鄉新聞。1985年11月,龍潭村在海拔1200米的放牧場,建起3瓦電視差轉枱。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村村通”電視用户91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8%。 [1] 

嶽壩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有小學2所、在校生221人、專任教師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均達100%。
2011年,嶽壩鎮教育經費達422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19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19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41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3%、32%、34%、34%。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1%。 [1] 

嶽壩鎮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0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5人,經營管理人才16人,技能人才10人,農村實用人才65人。 [1] 

嶽壩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8所,其中鎮衞生院2所、村衞生室6所;公立衞生機構牀位15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2入,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3人、執業(助理)醫師0.66人、註冊護士0.33人。2011年,嶽壩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2萬人次,住院病人15人,出院病人15人次。
2011年,嶽壩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83/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2%,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47.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00人,參合率96%;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1] 

嶽壩鎮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嶽壩鎮有體育場地6個,每年舉辦春季運動會。1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佔常住人口的90%。 [1] 
參考資料
  • 1.    李立國,趙政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陝西省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1724—1726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620
  • 3.    2020年統計用區劃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