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嶺後村

(福建三明大田縣梅山鎮嶺後村)

鎖定
大田縣梅山鎮嶺後村總人口768人,5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7850畝,森林覆蓋率達72.4%。
中文名
嶺後村
下轄單位
半嶺 後坑
人    口
768人
面    積
7850畝
隸    屬
福建省大田縣梅山鎮

嶺後村基本情況

嶺後村位於大田縣梅山鎮西南部,離大田縣城40公里,東與龍口村交接,西與文江鄉相鄰,南與金陽村接壤,北與高泉村毗鄰。與鄉道僅2公里之遙,交通十分便利。村莊呈凹勢狀,素有小盆地之稱。全村有兩個自然村即半嶺和後坑,村名取兩個自然村名各半而得名。全村總人口768人,5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7850畝,其中非林地面積2842畝,林地面積5008畝,森林覆蓋率達72.4%。 [1] 
嶺後村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羣山環繞,森林茂盛,鳥語花香,因整個村莊都被綠樹和毛竹覆蓋着。整個村莊林木繁茂,村容整潔、佈局合理,宅邊路旁綠化,水清氣潔。形成了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獨特氣候。境內水源較為豐富,山泉小河傍山潺潺流過,灌溉村莊的農田,並建起一座年發電40萬千瓦的水電站。 [1] 

嶺後村特色經濟

全村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業(高山生薑和朝天辣椒)、養殖業,經商業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經濟。特別是“高峯生薑”,遠近聞名,由於空氣清新,土壤肥沃,水質如泉,出產的生薑肉質細嫩、汁足味美。 [1] 

嶺後村發展思路

嶺後村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歷任村兩委幹部帶領村民加強傳統水稻的管理,大力發展油茶、高山茶葉。一是突出培育生態農業等主導產業,增加農民收入。二是發展循環經濟。全方位開發農業循環經濟。大力發展畜牧業,實現糧食過腹增值,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形成農業飼料、畜牧養殖、畜禽糞便還地、秸杆還田等生態鍊形式,搞好資源的再生和利用,保護好自然環境。三是合理利用資源。保護森林資源,村域內無亂砍濫伐現象、實現了村內大於25度坡地零開墾,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無地下水超採和地下水污染現象發生;歷史遺蹟和風景名勝等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目前村內無工業企業。村區域內沒有規模化的畜禽養殖業。近幾年來,我村按照市的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大力推廣無公害生態農業。強化環保意識,認真清理田間農膜等廢棄物,統一回收,集中處理,農膜回收率達98.2%;農作物秸杆綜合利用率達95.8%,農藥化肥平均施用量控制在259公斤/公頃以下,生態農業建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1] 

嶺後村新農村建設

按照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建設生態型新農村為目標,結合新農村建設村容村貌整治,加大力度治理違章搭蓋。在村中心處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水衝式清潔公廁一座,推行門前衞生“三包”責任制,為家家户户配置了垃圾桶(池)10個,並長期聘請衞生保潔員1人,制定了村衞生管理制度,村運輸,鄉統一處理,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觀。 [1] 
嶺後村冬暖夏涼,空氣清新,生態良好,村中家家户户飲用的水都是純淨的山泉水,非常適合人居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