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嶺南節度饗軍堂記

鎖定
《嶺南節度饗軍堂記》是唐代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嶺南節度饗軍堂記
作    者
柳宗元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嶺南節度饗軍堂記作品原文

嶺南節度饗軍堂記
唐制,嶺南為五府,府部州以十數。其大小之戎,號令之用,則聽於節度使焉。其外大海多蠻夷,由流求、訶陵,西抵大夏、康居,環水而國以百數,則統於押蕃舶使焉。內之幅員萬里,以執秩拱稽,時聽教命;外之羈屬數萬裏,以譯言贄寶,歲帥貢職。合二使之重,以治於廣州,故賓軍之事,宜無與校大。且賓有牲牢饔餼,嘉樂好禮,以同遠合疏;軍有犒饋宴饗,勞旋勤歸,以羣力一心。於是治也,閈閎階序,不可與他邦類,必厚棟大梁,夷庭高門,然後可以上充於揖讓,下週於步武。
今御史大夫扶風公廉廣州,且專二使,增德以來遠人,申威以修戎政。大饗宴合樂,從其豐盈。先是為堂於治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賓眾南向,奏部伎於其西,視泉池子其東。隅奧庳仄,庭廡下陋,日未及晡,則赫炎當目,汗眩更起,而禮莫克終。故凡大宴饗、大賓旅,則寓於外壘,儀型不稱。公乃始斥其制,為堂南面,橫八楹,縱十楹,饗宴之位,化為東序,西又如之。其外更衣之次,膳食之宇,列觀以遊目,偶亭以展聲,彌望極顧,莫究其往。泉池之舊,增浚益植,以暇以息,如在林壑。問工焉取,則師輿是供;問役焉取,則蠻隸是徵;問材焉取,則隙字是遷。或益其闕,伐山浮海,農賈拱手,張目視具。
乃十月甲子克成,公命饗於新堂。幢牙茸纛,金節析羽,旆旗鴆隧,鹹飾於下。鼓以鼖晉,金以鐸鐃。公與監軍使肅上賓,延羣僚,將校士吏,鹹次於位。卉裳罽衣,胡夷蜑蠻,睢盱就列者,千人以上。鉶鼎體節,燔炮胾炙,羽鱗狸互之物,沉泛醍盎之齊,均飫於卒士。興王之舞,服夷之伎,楔擊吹鼓之音,飛騰幻怪之容,寰觀於遠還邇。禮成樂遍,以敍而賀,且曰:“是邦臨護之大,五人合之,非是堂之制不可以備物,非公之德不可以容眾。曠於往初,肇自今茲,太和有人,以觀遠方,古之戎政,其曷用加此!”
華元,名大夫也,殺羊而御者不及;霍去病,良將軍也,餘肉而士有飢色。猶克稱能,以垂到今。矧茲具美,其道不廢,願勒於金石,以永示後祀。遂相與來告,且乞辭。某讓不獲,乃刻於茲石。 [1] 

嶺南節度饗軍堂記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朝的文學家、思想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元和十四年卒,年47歲,世稱“柳柳州”,亦稱“柳河東”。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4030頁
  • 2.    王恩保主編,中華古文選 詳解祥注誦讀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7.03,第2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