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嶺下村

(福建省屏南縣下轄村)

鎖定
嶺下村,古名錦廈,位於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嶺下鄉境內,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老村莊。境內人文景觀和古蹟頗多,大王坮是本縣發現的十五處商周文化遺址之一,表明早在江南商周文化時期,這裏已有人類活動。先民們共同開發嶺下,唐末五代至兩宋時期,嶺下的人口已有一定規模,村中開設了棉布、百貨、五金、食雜、藥材、土產產等商店和飲食、客店、銀器作坊、屠宰、販運等行業,成為當時屏南、建甌、政和周邊地區的物資集散地和商業中心。一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嶺下人留下了豐厚的人文積澱與純樸的風情民俗。嶺下村海拔880米,山青水秀,全年氣温平均16攝氏度左右,素有“天然空調”之稱,有一個面積1200畝全縣最大的嶺下洋。 [1]  2016年11月,嶺下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 [2] 
中文名
嶺下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福建省屏南縣
面    積
9.6 km²
電話區號
0594
郵政編碼
351100
人口數量
1998多人
著名景點
大王坮
車牌代碼
閩B
古    名
錦廈
行政代碼
350302100

嶺下村歷史沿革

[3]  十九都二冊,清雍正十三(1735)年屏南分縣後劃二都。據記載,當時嶺下包括埔峯境(今嶺下村)、開源境(今開源村)、佑源境(錦廈新村一帶)、上山富境、雙樓境(今龍泉寺一帶)、桂芳境(今嶺下衞生院至景福寺一帶),據老一輩説,鼎盛時期的嶺下,方圓數里內分佈着大小十幾個村莊,居住着陸、遊、周、陳、鄭、高、彭等十多姓人口。
嶺下的鼎盛時期在兩宋至元朝,其原因有兩個。一是當時連接福寧——建寧兩府的“上下府”古幹道從錦廈境內穿過,從嶺下沿古幹道往北十里就是與建甌交界的分水隘,隘口設有隘樓和分水頭塘訊;從嶺下往東北經謝坑、葛畲到下山口塘訊可與青嶺古幹道相接;從嶺下沿古幹道至梨洋溪口往西經梨洋、富竹、東峯可達上樓塘訊。二是有寶興銀場,該礦自開辦至關閉經歷四個朝代474年,在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歲收課銀高達六萬一千五百兩。這一時期也恰好是嶺下的鼎盛時期。因交通便利,又有寶興銀場,過往客商眾多,使嶺下的邊貿活躍,成為這一地區的物資集散地和商業中心。
;嶺下古時候的人口數已無從查考,據歷史資料記載,主村埔峯從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的128户至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8年)的120户再至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的85户,在這長達529年的時間裏,其户口但沒有增加,反而逐年遞減,這表明嶺下的鼎盛時期應在兩宋至元朝,從明中葉起就開始從興盛逐漸走向衰落,其歷史原因無從查考。但根據有關資料分析,結合老一輩的傳説,匪患頻繁是一個重要原因。由於嶺下地處屏南、建甌、政和三縣交界地區,周圍峯雄嶺峻,森林茂密,且山高皇帝遠,各縣政務管理鞭長莫及,官府徵賦難收,因而盜寇蜂起。就連嶺下境內開源村南一座不太險峻的山上(俗稱寨坮),也有一座山寨,據説山下的周厝裏村就是被嘯聚在這座山寨的盜寇所毀滅。為了防寇,埔峯、開源等村都建起了圍牆、村門和崗樓。因此,造成嶺下由興轉衰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匪患影響之説是不無道理的。
嶺下村的人文、交通等建設也大都在兩宋至元代之間,據記載,後梁龍德三年(924年)建登雲寺(俗稱紅亭);北宋建隆年間(960-964年)建景福寺;北宋開寶三年(970年)建崇福寺,北宋雍熙四年(987年)建花橋(今廣利橋);南宋德祐元年
(1275年)建補閣堂;元朝至元十一年(1274年)建三教堂供奉魏伯陽、虞會啓二仙,後改為龍泉寺;元朝元統六年(1339年)建開源長橋(今廣福橋)等寺廟與廊橋。
2、地理位置
嶺下村位於屏南縣西北隅,是一個四面羣山環繞的小盆地。嶺下溪從中穿過,溪兩岸有許多珍貴的古樹名木,如紅豆杉、水杉、楠木、柳杉等。
3、環境條件
嶺下村海拔880米,山清水秀,全年氣温平均16攝氏度左右,素有“天然空調”之稱,有一個面積1200畝全縣最大的嶺下洋。
4、村鎮規模
嶺下村下轄嶺下、錦廈新村兩村,全村404户,1862人,其中勞動力420人。全村耕地面積1600畝,山地面積22295畝。

嶺下村優秀文化遺產

嶺下村傳統建築有三類:古廊橋、古民居、古寺廟。
(1)古廊橋特色
廣福橋 廣福橋
嶺下村現有建於宋代的兩座折線型木拱廊橋——廣福橋與廣利橋。廣福橋又名溪源橋,元元統元年(1333)始建,清嘉慶十二年(1806)重建,全長29.47米,寬5米,孔跨24.17,廊屋,懸山頂,減柱穿鬥式木構架,兩旁設風雨板、欄杆和長條凳。廣利橋又名花橋。宋代始建,明正統年間(1436—1449)重建,清乾隆二十九年(1775)重修;全長28.33米,寬5米,孔跨19.19米;結構同廣福橋。 [5] 
廣利橋 廣利橋 [4]
(2)古民居特色
古民居太府堂為二 層土木結構三進式房屋,佔地面積1082平方米,全厝有廳堂3個、住房18間、天井8個,廚房16個。前廳大門左前方為下馬廳,右前方是炮樓,大門上橫排着兩對“户對”。門口屋檐下曾掛有“文魁”牌匾,廳堂由四個直徑36公分的柱子抬起屋樑,正廳堂面積最大有52.6平方米。 [4] 
(3)古寺廟特色
景福寺。景福寺坐落在嶺下村後溪龍山,是一座具有1043年曆史的古老寺院,建於北宋建隆年間(960至963年)初建,千餘年來,景福寺歷盡滄桑,幾經興廢。1983年,嶺下幾位村民籌資重塑三寶、觀音、彌勒、韋陀、伽蘭等主要佛像,寺院初具規模。明景泰年間,來自浙江平陽的寂照禪師曾留下詩篇:巍巍梵宇蔓頹垣,古寺蒼苔晝掩門。犬吠屋腰山杳杳,蟲鳴階下草荒荒。寒溪淡月蒹葭冷,籬落西風桔柚香。昔日鳳凰池上客,也曾此地拜慈光。
龍泉寺。始建於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原名三教堂,祀魏伯陽,虞會啓二仙,俗稱仙堂,兩進土木建築,粉牆黛瓦,天井種植花木,明清時曾是“錦廈書院”。後因委託景福寺僧人代管,被改為“龍泉寺”。現正殿仍祀魏、虞二仙,後殿為佛殿。
古文化遺址有大王坮遺址。大王坮遺址位於嶺下村東南200米處的一個小山丘上。1987年省文物考古隊發現,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採集標本有印紋灰硬陶片、礪石等。陶片紋飾有方格紋、編紋、繩紋等,經專家鑑定為青銅時代文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