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嵩山天門歌

鎖定
《嵩山天門歌》是一首詩歌,創作於唐朝,作者宋之問
作品名稱
嵩山天門歌
作    者
宋之問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體裁

嵩山天門歌作品原文

登天門兮坐盤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無垠。
紛窈窕兮巖倚披以鵬翅,洞膠葛兮峯稜層以龍鱗。
松移岫轉,左變而右易。風生雲起,出鬼而入神。
吾亦不知其靈怪如此,願遊杳冥兮見羽人。
重曰,天門兮穹崇,回合兮攢叢,松萬接兮柱日,石千尋兮倚空。晚陰兮足風,夕陽兮赩紅。
試一望兮奪魄,況眾妙之無窮。

嵩山天門歌作者簡介

宋之問(656—712),唐代詩人。字延清,一名少連,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一説汾州(今山西汾陽)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進士第。武則天時,宋之問先後轉任洛陽參軍、尚書監丞、左奉宸內供奉。宋之問品行卑下,曾先後獻媚於張易之、太平公主,為時人所不齒。唐睿宗即位後,宋之問被流放欽州,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八月,賜死於徙所。宋之問詩與沈佺期齊名,稱“沈宋體”。宋之問多應制之作,擅長五言律詩,屬對精工,聲韻諧美,語近旨遠,清通圓美,對唐代律詩的完成頗有貢獻。有《宋之問集》。 [1] 
參考資料
  • 1.    梁文娟,史言喜,張香竹編,中華經典名篇選編,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2,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