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崞縣

鎖定
崞縣指當下的崞陽鎮,1958年崞縣政府搬至現在的原平,政府為了更好的發展區域,故把崞縣舊址撤縣為鎮,在原平申請改為縣,1993年6月7日經山西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稱原平市(省直轄,忻州代管)。其地形地貌酷肖山西全境,東西兩面是山,兩山之間夾平川,一條滹沱河由北向南流經平原,古人説此地“千萬桑田總戰場,百二河山盡赤土”,歷來為兵家所必爭,故又有“三晉之鎖鑰”之稱。
中文名
崞縣
位    置
山西省原平市(崞縣)西南山區
總面積
170平方公里
最高海拔
2500米

崞縣地理位置

樓板寨鄉地處山西省原平市(崞縣)西南山區,雲中山下,永興河上游,全鄉20個自然村,2600户,7700口人,總面積170平方公里,共有耕地10200畝,其中水地3587畝。正常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無霜期150天左右,最高海拔2500米,屬半濕潤高原性氣候。全鄉境內坡梁起伏,溝壑縱橫,鄉內有西溝、北溝兩條大溝,為永興河發源地,河水清澈,水流不息,在樓板寨村匯合為永興河。流入原平重點工程,風景優美的觀上水庫。兩條河上游為石山區,其他為丘陵區。

崞縣歷史榮譽

原平市(崞縣)屬於晉西北革命老區,特別是樓板寨鄉,在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晉察冀邊區第六地區委員會所在地,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劉少奇朱德王震等同志在該鄉的屯瓦村居住和工作過。當地的居民也曾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過重大的貢獻。
樓板寨鄉一直是原平市(崞縣)的貧困鄉鎮之一,也是省定的貧困鄉。2013年,荒坡、荒山大部分還沒有得到治理。

崞縣自然資源

樓板寨鄉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境內兩條清水河長流,環境優美,整個樓板寨境內山高險峻,山清水秀,溝內有著名的崞縣“八景”之一的“水繞龍門”;有觀上水庫;有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晉察冀邊區六地委辦公地點;有劉少奇等領導同志的住地;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滴水崖;還有老君洞、石佛寺、玉皇卯、二郎擔山、石人崖、王家營水磨等都是當地有名的旅遊點。

崞縣發展歷史

歷史上的崞縣 歷史上的崞縣
歷史上的崞(guo)縣名稱已經不存在了。崞縣曾經治在今山西渾源麻莊(西晉前)和山西原平崞陽(隋至解放後1958年,長達1350年)。崞縣最早置於戰國時的趙國,據史料記載,戰國中期,趙國漸強,趙武靈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北破林胡、婁煩,括地千里,始置崞縣,屬趙國。秦時,舊崞縣境內置有二縣:一是在境內的西北面置崞縣,屬雁門郡;另一是在境內的東南面置平舒縣,屬代郡。西漢時依舊置崞縣、繁峙縣,俱屬雁門郡。(其時崞縣故治在今渾源縣西二十里麻莊,繁峙縣故治在今渾源縣北二十里)。西漢末王莽改制新,改崞縣為崞張縣,屬常山郡。東漢時,光武帝建武年間,因邊關不寧,遷吏民於內地,置常山關於蜚狐岌,崞張縣廢。後又設置。東漢末又廢。三國曹魏時,又立崞縣,屬魏國。西晉時,晉懷帝永嘉四年(310),由於鮮卑拓跋猗盧助劉琨大破白部劉虎,而恃功求以陘(音刑)北之地為其封地。劉琨無奈,將雁門郡的樓煩縣馬邑縣陰館縣繁峙縣、崞縣(其時在今山西渾源)等五縣人民遷徙於南(而騰空的五縣劃歸拓跋猗盧,原崞縣或稱崞縣不久至北魏時改為崞山縣),部分置於今山西原平崞陽,在崞陽立城邑但未命縣名(此後崞縣縣名消失一段時間至隋時正式將現原平的崞陽治為崞縣)。崞陽(後來的崞縣),十六國前期屬雁門郡原平縣境地,東晉元興二年(410)置為石城縣,隸屬秀容郡。武定四年(547)改為廓州,領廣安、永定、建安三郡。北齊時為北顯州屬幷州省,北周又復石城縣屬幷州總管府。隋開皇五年(585)為石城縣屬代州,十年(591)改為平寇縣屬代州,屬雁門郡,至大業二年(606)正式將崞陽改為崞縣。唐,貞觀初,崞縣屬河東道代州管,五代後一直沿襲崞縣至金初為河東北路代州管,金(1128)改崞縣為崞山軍。元太祖十四年(1220)升崞縣為崞州,屬冀寧路。至元三年(1266)屬太原府。明,洪武二年(1369)又復改為崞縣,洪武八年(1375)屬太原府代州管。清,雍正二年(1724)時,崞縣直隸代州。民國時,崞縣屬雁門道。抗戰時期,崞縣曾按太同(太原——大同)公路分為東西崞縣,1946年合併回稱崞縣,解放後至1958年12月崞縣仍治於今原平崞陽,後因地震毀壞,縣政府遷於今山西原平,原平縣後改稱原平市,崞縣縣名消失。
1959年12月,縣級機關由崞縣城遷至原平鎮。1993年6月7日經山西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稱原平市。

崞縣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3張)
崞縣近代歷史名人晉綏軍李服膺;早期黨員李興唐(黎玉)、趙正楹(1910——1940);開國將軍趙爾陸張廷楨;國民黨國防部長徐永昌;國民黨軍事將領張培梅;愛國將領續範亭等;當代名人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傅全有;原北京軍區政委、成都軍區政委張工等。

崞縣抗日

崞縣民國初期

早在辛亥革命時期,崞縣人續桐溪、續範亭、弓富魁等同盟會員便率眾響應,應命組成“忻代寧公團”,北伐大同,為辛亥革命的勝利貢獻了力量。1923年溝北村人劉仲華在北平由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崞縣的第一個共產黨員。1926年,崞縣中學劉葆粹、李興唐、李三樓、李毓珍等九名窮學生(自稱“九窮”)先後組織進步學生,走上革命道路。1930年,李志敏等共產黨員從太原回到崞縣,在農村秘密發展黨員。星星之火在崞縣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燃燒了起來。

崞縣抗戰時期

1937年,“七·七事變”後,9月底,日寇侵略的戰火燒進了崞縣。10月,在這塊土地上進行了“崞縣城保衞戰”“原平鎮保衞戰”和“忻口戰役”三次大拼殺。中國軍隊在共產黨、八路軍的配合下,進行了頑強的抵抗。10月18日,駐紮在崞縣老窩村的三五九旅七一六團,設伏雁門關,炸燬敵人由大同開往忻口的輜重汽車三百多輛。10月19日,駐紮在崞縣蘇龍口村的一二九師七六九團三營,在當地羣眾的嚮導下,夜襲了陽明堡飛機場,炸燬敵機24架。整個忻口戰役期間,駐紮在崞縣西山地區的一二0師不斷襲擊雁門關通往大同的要道,多次佔領雁門關,收復寧武、陽方口等地,截斷敵人的後方聯繫,有力地支援了在忻口正面戰場作戰的中國軍隊。
就在戰鬥激烈之時,原平人民揭竿而起,施家野莊人、共產黨員邢志尚振臂一呼,組建起第一支抗日義勇軍,殺向敵人,拉開了人民抗戰的序幕。忻口戰役後,為了適應鬥爭形勢的需要,上級決定以太同公路為界,將崞縣一分為二:東崞縣為晉察冀邊區,西崞縣歸晉綏邊區領導。在八路軍的宣傳組織下,全縣人民迅速行動,動委會、犧盟會、工人、農民、青年、婦女、兒童各階層、各行業的抗日救國會紛紛成立,民兵、武工隊、游擊隊、地方部隊都英勇投入戰鬥網絡。八年中,全縣先後有三萬多青年入伍參軍,走上殺敵的戰場。八年中,為了反擊侵略者,全縣大約有二萬多人死於敵人的刀槍下,在這片257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幾乎每一寸土地灑有戰鬥者流下的鮮血。八年中,敵人進行了無數次掃蕩,但共產黨東、西崞縣縣委和他領導的十幾支地方部隊,一步也沒有離開始終戰鬥着的崞縣人民。八年抗戰,崞縣始終是牢固的敵後根據地,英雄的崞縣人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讓世人刮目相看的貢獻。

崞縣解放戰爭

1945年,日寇投降後,英雄的崞縣人民又立即投入到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中,於1946年7月全境解放。
1949年6月,崞縣人民又選送200多名優秀幹部,隨軍南下,為解放全中國繼續戰鬥。
崞縣(原平),古老的土地,英雄的人民,當前正在英明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向現代化進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