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崗頂前地

鎖定
崗頂前地(葡萄牙語:Largo de Santo Agostinho),古稱磨盤山,又名聖奧斯定前地,位於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風順堂區崗頂前地1號 [13] 
崗頂前地是“澳門歷史城區”內一個重要的廣場,它將周邊許多重要的紀念物和具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物連接在一起,包括聖奧斯定教堂,崗頂劇院,何東圖書館,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共同組成了一個極具葡萄牙建築風格和特色的前地空間 [13] 
2005年7月15日,崗頂前地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1] 
中文名
崗頂前地
外文名
Largo de Santo Agostinho
地理位置
澳門特別行政區風順堂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景點級別
世界文化遺產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聖奧斯定教堂
崗頂劇院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何東圖書館大樓

崗頂前地歷史沿革

崗頂前地
崗頂前地(5張)
1591年,聖奧斯定教堂由奧斯定會修士創建 [4]  ,遷至崗頂前地的位置,並建造了一座附屬教堂,即聖奧斯定堂,以供奉聖母 [5] 
1728年,耶穌會會士創辦聖若瑟修院,經過三十年經營,大樓院舍陸續落成 [7] 
1746年,聖若瑟修院聖堂興建 [7] 
1758年,聖若瑟修院聖堂落成 [7] 
1860年,崗頂劇院建成了主體部分 [6] 
1868年,崗頂劇院落成 [6] 
1873年,崗頂劇院在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義的三角楣 [6] 
1918年2月27日,香港富商何東購買崗頂前地3號,作為夏天來澳門消暑的別墅 [3] 
1956年4月26日,何東逝世,遺願是在澳門建立一所收藏中文書籍的公共圖書館 [3] 
1958年7月7日《澳門省民政廳佈告》,“……設在崗頂前地門牌3號二樓之何東爵士圖書館定於8月1日起開放逢星期一至五由下午3時至5時星期六由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3] 

崗頂前地建築特色

崗頂前地古稱磨盤山,該地段不大,自然環境好,人文宗教景觀多,建築物有:聖奧斯定教堂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何東圖書館大樓等,共同組成了一個極具葡萄牙建築風格和特色的前地空間 [13]  。再加上由碎石鋪成的波浪圖案路面,散發着濃郁的歐陸情調,置身其中,讓人感到無盡的悠閒舒適 [1]  。聖若瑟修院為天主教在東方傳教的搖籃。聖奧斯定堂每年舉辦的苦難耶穌像巡遊活動,是澳門天主教最主要的活動之一。伯多祿五世劇院是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何東圖書館是澳門集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園林式圖書館。與周邊建築相互呼應,崗頂前地頗有南歐風情:葡式碎石、墨綠色涼亭、傘狀榕樹、幾處木凳。這裏清靜休閒,適合聊天小憩 [2] 

崗頂前地主要建築

崗頂前地崗頂劇院

崗頂劇院,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清咸豐十年(1860年)由澳門葡萄牙人集資興建,以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整個建築為希臘古典復興風格。崗頂劇院是中國最古老的歐式劇院,是當年葡人社羣舉行重要活動的場所 [14]  。建築長41.5米,寬22米,中式坡屋頂之屋脊高為12米,屋檐高為7.5米。建築設計為新古典希臘復興風格,平面作縱向佈局,圓形的觀眾席前後佈置了前廳及舞台,兩側是可供休息的長廊,長廊上設有樓梯直達二樓觀眾席,觀眾席為月牙形,依靠樓下10條排列成弧線的柱子支撐着。劇院正主面為一面寬15.7米的門廊,門廊頂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結,其下則是由四組愛奧尼柱式倚柱組成的三個券洞,券洞寬約3米,而8條倚柱均長約6米,山花及柱子上裝飾較為簡單,令立面看起來更為雄偉、高聳。與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崗頂前地之側立面,其牆上連續開滿9個寬2.45米的落地大窗,進一步加強屋面水平感的同時也表現出一種渾厚的氣度。建築整體粉刷以綠色,襯托墨綠色門窗及紅色屋頂,在以黃色為主調的周圍環境中,既和諧共處又突顯個性 [15] 
崗頂劇院 崗頂劇院

崗頂前地何東圖書館大樓

何東圖書館大樓,原是何東別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整個建築為黃色。原主人為葡國人,民國七年(1918年)被香港富豪何東爵士購買,作為夏天來澳門消暑的別墅。他去世後將別墅贈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作為公共圖書館之用 [14] 
何東圖書館大樓 何東圖書館大樓

崗頂前地聖奧斯定教堂

聖奧斯定教堂,又稱龍鬚廟,也叫崗頂教堂。早在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耶穌會教士即在崗頂修建教堂,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建成,並在後面增建了一間修院。初時建築簡陋,教士們用蒲葵葉來覆蓋教堂的屋頂,每當海風勁吹,教堂屋頂的樹葉即隨風揚起,華人看着這情景如同龍鬚豎起,所以稱這座教堂為龍鬚廟。建成後約30年,遭炮火轟擊,清光緒元年(1875年)重建 [14] 
聖奧斯定教堂 聖奧斯定教堂

崗頂前地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又稱小三巴寺,由耶穌會士建於清雍正六年(1728年)。聖若瑟修院聖堂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興建,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聖保祿教堂(現大三巴牌坊前身),因此本地人又稱它為“三巴仔”。聖堂1953年再被修葺,以巴洛克風格著稱 [14]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崗頂前地歷史文化

崗頂前地地名由來

1925年出版的《澳門市街道名冊》載有其名,中文名“崗頂”,為磨盤山的別稱,葡文名Largo de Santo Agostinho,意為聖奧斯定前地 [2] 

崗頂前地文化產物

2010年7月15日,《世界遺產–崗頂前地》在澳門發行,其四枚圖案分別為崗頂前地上的聖奧斯定教堂崗頂劇院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何東圖書館大樓,以及一枚小型張為崗頂前地 [9] 

崗頂前地文物保護

1976年8月7日,崗頂前地被評定為組成代表澳門歷史文物的都市綜合區 [10] 
2005年7月15日,崗頂前地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1] 
2019年1月1日,崗頂前地入選《澳門不動產名錄》,評定為建築羣,代碼CM005 [12] 

崗頂前地旅遊信息

崗頂前地地理位置

崗頂前地位於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聖老楞佐堂區崗頂前地1號。

崗頂前地開放時間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聖堂(10:00~17:00),修院不對外開放;
崗頂前地:全日開放;
崗頂劇院:10:00~18:00(逢星期二休息,公眾假期照常開放);
何東圖書館大樓:星期一:14:00~20:00,星期二至星期日:08:00~20:00;
聖奧斯定教堂:10:00~18:00 [8] 

崗頂前地交通信息

遊客可搭乘澳門公共巴士9、16、18、28B路公車到風順堂街站(由於單行線限制,9路僅上行方向停靠,16、18、28B路僅下行方向車輛停靠)。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