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道植

(“七一勳章”獲得者、全國公安第一代刑事技術警察、中國首席槍彈痕跡鑑定專家)

鎖定
崔道植,男,朝鮮族,1934年6月生,1953年12月入黨,吉林梅河口人,黑龍江省公安廳刑事技術處原正處級偵查員 [5]  ,處長、高級工程師 [11]  。全國公安第一代刑事技術警察、中國首席槍彈痕跡鑑定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9]  ;被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中國“刑警之魂”、公安戰線的“瑰寶” [10]  ,中國警界重大疑難刑事案件痕跡鑑定的“定海神針” [16] 
1951年,崔道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 [6]  ,成為一名朝鮮語翻譯員 [20]  ;1955年,崔道植從部隊轉業進入省公安廳,成為了國家第一代刑事技術警察,並且是黑龍江省唯一一位刑偵技術人員 [11]  ;1994年,在黑龍江省公安廳退休 [10]  ;1999年,被公安部聘為首批特邀刑偵專家 [10]  。從事刑事技術工作以來,崔道植參加了上千起案件的現場勘查,七千餘件痕跡物證的檢驗鑑定,無一起錯案。憑藉案發現場遺留下的幾顆子彈,甚或半枚指紋,他就能撥開案情的重重迷霧,從茫茫人海中,鎖定真兇!翻開他在刑偵領域奮戰50多年的工作筆記,白寶山襲軍襲警案、張君特大系列搶劫殺人案,鄭州特大持槍搶劫殺人案……幾乎每一起大案要案的偵破,都閃現着這位現代福爾摩斯的智慧與神奇 [12] 
2018年12月,評選為“改革開放40週年政法系統新聞影響力人物 [4]  ;2019年7月,被評選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 [1]  [3]  ,2019年12月,被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 [2]  。2021年6月29日,榮獲“七一勳章” [15]  。2021年12月,榮獲2021年度法治人物 [16] 
中文名
崔道植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朝鮮族
籍    貫
吉林梅河口
出生日期
1934年6月
畢業院校
中國刑警學院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崔道植人物經歷

1934年6月,出生于吉林省梅河口市 [6] 
1938年,其父親去世 [13] 
1940年,其母親去世,成為一名孤兒 [14] 
1946年,12歲的崔道植成為一名兒童團團長 [14] 
1951年,崔道植放棄保送高中的機會 [17]  ,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 [6]  ,因為工作需要,成為一名朝鮮語翻譯員,為抗美援朝戰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0] 
195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6] 
1955年,崔道植從部隊轉業進入省公安廳,成為了國家第一代刑事技術警察,並且是黑龍江省唯一一位刑偵技術人員 [11]  ,先後在中央民警幹校(現中國刑警學院)、哈爾濱市工人業餘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深造學習 [14] 
1994年,在黑龍江省公安廳退休 [10] 
1999年,被公安部聘為首批特邀刑偵專家 [10] 
年時時期的崔道植 年時時期的崔道植

崔道植人物事蹟

崔道植辨別子彈彈痕

1996年3月至12月,北京、河北連續發生7起襲擊武警、駐軍哨兵,搶劫武器彈藥、持槍搶劫殺人案,犯罪嫌疑人採用暗中埋伏、暴力偷襲的作案手法,打死、打傷軍警人員7名,引起了中央軍委的高度重視;到了1997年七八月間,中共十五大召開前夕,新疆又接連發生3起持槍搶劫鉅額現金案。連續發生的案件震驚全國,公安部將此案列為1997年“中國刑偵一號案”,以新疆為主戰場全力展開偵破,國際刑警組織也將此案列為當年國際第三號刑偵重案。
1997年8月,公安部刑偵局槍彈痕跡鑑定專家崔道植從黑龍江緊急調派到新疆,作為中國首席彈痕專家,崔道植的獨門秘笈就是辨別纖如髮絲的彈痕,經過平時對各類子彈數以萬計的鑑別,崔道植已練得“火眼金睛”。崔道植在與同事經過4天連續工作,最終得出3點結論:新疆3起案件的彈頭、彈殼均為同一支“八一式”步槍發射的;新疆和北京“1996·12·16”案現場彈殼為同一支“八一式”步槍發射的;根據作案者熟悉兩地的情況分析,歹徒很可能是在北京犯罪後被送往新疆服刑的人員。崔道植的3條意見為指揮部作出併案偵查的重大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指明瞭偵查方向,刻畫了犯罪嫌疑人的形象。一週後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白寶山的情況與崔道植的判斷完全符合 [12] 
早年期間的崔道植

崔道植揭開殺人謎案

2007年8月8日,黑龍江省公安廳接到由公安部信訪局批轉的牡丹江市寧安縣李某母子二人被殺的上訪材料;該案案發於2002年1月8日,此案久偵不破的關鍵在於,案發現場只殘留了一枚不完整的血指印。這半個血指印,經過多家權威鑑定機關檢驗,均得出“指印特徵少,不具備認定條件”的結論。
此後,當地公安機關認為死者的丈夫有重大嫌疑進行了兩次審查,但均因其口供與現場遺留的證據不符而被放回。為此崔道植利用自己研製的“痕跡圖像處理系統”,經過反覆觀察檢驗,發現有7點比較穩定的個別特徵,具備同一認定的條件,並從中發現了多個細節特徵,從而認定嫌疑對象作案證據不足。
為了重新確定嫌疑對象,經過兩個多月的排查,辦案民警又向崔道植提供了42名犯罪嫌疑人的指紋。崔道植利用兩天兩夜的時間,把這42個指紋都看完了,其中有一個叫崔某的人的左拇指印在種類、個別特徵的數量、位置、相互關係上均符合,但即便這樣,也沒有過早下結論。多年來,崔道植始終堅持科學、準確、規範、公正的原則,認真做好每一份鑑定,既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放縱一個壞人,為此又親自來到了寧安縣重新捺印崔某的指紋,再次進行認真對比,通過這次檢驗,在原有相同特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相同特徵。經過論證無任何差異點,崔道植出具了同一認定的鑑定書。根據這個指紋,公安機關立即對崔某進行了訊問,真兇終於在雪藏5年後露出馬腳 [12] 
崔道植與學生交流經驗 崔道植與學生交流經驗 [17]

崔道植鑑定獵槍痕跡

2000年12月9日,河南省鄭州市發生一起特大持槍搶劫殺人案。4名蒙面歹徒衝入鄭州市某銀行,用炸藥炸開營業櫃枱的防彈櫥窗後,當場搶走200多萬元現金。此案頗為棘手的是歹徒在行兇過程中使用的是獵槍,由於當時公安機關對彈道分析的對象還僅限於軍用槍彈,有關獵槍的彈道理論研究幾乎是空白。
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以獵槍作為兇器的個案數量開始上升,從那時起,崔道植開始着手研究獵槍和小口徑槍射擊彈痕的形成機理和彈道規律。2000年,在崔道植的指導下,哈爾濱市公安局和黑龍江省公安廳分別完成了“根據獵槍、小口徑槍射擊彈殼痕跡判別槍種”的科研課題。
在拿到案發現場提取到的4枚獵槍彈殼和1發獵槍子彈實彈後,崔道植髮現彈底火帽留下了弧形痕跡,針對這很特殊的弧形線,一毫米的差就能區分開這是重慶還是湖南造的獵槍。當時,就指出作案的獵槍是湖南某獵槍廠生產的。崔道植對獵槍種類的精確鑑定,對案件的偵破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循着這個線索,2001年6月13日,警方抓獲主犯張書海,並在其住處查獲5連發獵槍一支以及獵槍子彈數百發。令人驚奇的是,這支獵槍的生產廠家竟與崔道植的鑑定結論完全吻合 [12] 
崔道植利用自行研發的彈道檢測設備檢測證 崔道植利用自行研發的彈道檢測設備檢測證

崔道植填補技術空白

1981年以來,崔道植在槍彈痕跡檢採方面撰寫一系列論文,完成手印、足跡、槍彈痕跡等7項科研課題,開創“指甲同一認定”、“牙痕同一認定”的先河,研發現場痕跡物證圖像處理、槍彈痕跡自動識別系統,填補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6] 

崔道植崔老退而不休

崔道植退而不休,在他擺滿各種檢驗儀器的公寓裏,不斷接收公安部傳來的痕跡鑑定樣本及檢材,為各類案件提供技術支持。每年,他奔波於全國各地,參與偵破的重大刑事案件多達數十起。還是在這間小小的辦公室,老人曾克服諸多困難,填補了我省獵槍彈道痕跡不再無法鑑定的空白 [11]  。近年來,除了外出辦案,崔道植就在家中埋頭整理幻燈片,將這幾十年的經驗積累整理出來 [14] 

崔道植淡泊身前名利

2006年,崔道植榮獲全國公安科技突出貢獻獎,得到40萬元獎金。這筆錢他自己沒留一分錢,給黑龍江省公安廳、哈爾濱市公安局添置了設備,還購買鑑定器材捐助兄弟省市公安機關 [10]  [21] 
工作中的崔道植 工作中的崔道植

崔道植主要成就

崔道植學術論文

自1981年以來,崔道植圍繞槍彈痕跡檢驗先後撰寫了《根據7.62mm手槍射擊彈殼痕跡判斷射擊槍種的探討》《64式手槍指示杆痕與59式手槍拋殼挺痕位移的研究》等論文。同時,還開創了指甲同一認定、牙痕同一認定並偵破疑難案件的先河 [13]  ;後來承擔研究《人手各部位長寬度與身高、年齡、體態的關係》、《指甲同一認定》等課題,其立項研究的《痕跡圖像處理系統》,極大地提高了痕跡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12] 

崔道植人才培養

在公安刑技事業中,崔道植收徒傳藝,將畢生所學和實戰經驗傳授給學生。為讓更多年輕民警學習到刑技知識,他將自己參與辦理案件的現場資料、經典案例整理成PPT分享給學生 [15] 

崔道植科研成就

退休後,崔道植和同事研究出的“彈頭膛線痕跡自動識別系統”通過了部級專家鑑定。該系統中的“制模片”和“彈痕展平裝置”已被全國近40家單位採用,破獲了一批涉槍案件 [21] 
實驗中的崔道植 實驗中的崔道植

崔道植所獲榮譽

1992年,榮獲國務院頒發的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證書,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2] 
1999年,被公安部聘為首批特邀刑偵專家 [11] 
2006年,榮獲全國公安科技突出貢獻獎 [10] 
2018年12月,崔道植被中央政法委長安劍評選為“改革開放40週年政法系統新聞影響力人物”,並獲評:他,是中國首席槍彈痕跡鑑定專家 [4] 
2019年7月,在全國上下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2週年之際,崔道植被評選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
2019年9月,為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學習英雄事蹟、弘揚奮鬥精神、培育時代新人,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決定,授予崔道植等人“最美奮鬥者”稱號 [1]  [3] 
2019年12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組織部授予崔道植“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 [2]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隆重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七一勳章”頒授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向崔道植同志頒授“七一勳章” [15] 
2021年12月,崔道植榮獲2021年度法治人物,其頒獎詞是:看痕知槍,觀彈識人,你用不懈努力練就火眼金睛,用細微物證解開罪案謎題。把細緻做到極致,你畫出點睛之筆;以生命傳承使命,你書寫警界傳奇!你是重特大疑難案件的“終結者”,初心不老,信仰不移 [16] 

崔道植人物生活

崔道植人物語錄

  • 生活語錄
崔道植在入黨申請書上曾這樣寫道,“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級給我的一切工作,我都是熱愛的,因為這是人民給我的…… [6] 
2006年的一次全國公安會議上,崔道植曾説,“我願為公安事業繼續奮鬥十年!”如今,他的信念依然是“組織有召喚,我立即起身!”“每破一個案子,就年輕了一次 [17]  ”。
2021年6月29日,在獲得黨內最高榮譽“七一勳章”時,崔道植這樣説道:“這枚沉甸甸的獎章不僅是頒發給我個人的,這份榮耀也屬於全國200萬公安民警,更是對公安隊伍的褒獎和肯定,這份榮譽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橄欖綠,也屬於今天這個時代的警察藍 [13]  。”
2022年5月25日,崔道植在參加完“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後,這樣説道:“我今年88週歲了,給我留的時間不多了,但是如果黨需要,我拎着包就出現場(工作),以一名老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對黨絕對忠誠的無悔誓言 [7]  。”
  • 獲獎採訪
2021年6月29日,“七一勳章”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黑龍江省公安廳刑事技術處原正處級偵查員崔道植獲得“七一勳章”,是公安系統唯一一名獲得者。記者採訪了崔老,瞭解他的獲獎感受和數十年如一日為公安事業奮鬥的故事。
記者:在建黨100週年之際獲得“七一勳章”,您有什麼感受?
崔道植:獲得這枚寶貴勳章的同時,也見證了建黨百年的歷史時刻,我的心情特別激動,感慨今天我們國家的和平穩定、人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感恩我們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磨難與挑戰,風雨兼程,換來的盛世太平,向偉大的時代、偉大的黨致敬!
接受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我頒發的“七一勳章”,對我來説,這是一生中最高的榮譽,我感到無上榮光。我們黨靠艱苦奮鬥起家,我們這一代人是吃苦犧牲長大的,從我參加志願軍後入黨的那個時候起,我就告訴自己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這也成為我一生的精神支柱和工作動力。
我是一個出生在舊社會貧苦農民家的孩子,童年經歷過偽滿洲國時期的黑暗統治。我4歲沒了爸爸,6歲又沒了媽媽,忍飢挨餓、生活沒有尊嚴,地主家鍋底一塊焦糊鍋巴也要和姐姐推來推去誰也捨不得吃。直到新中國成立,人民得到解放,我們小學、中學唸書的費用,都是政府助學金資助的,在我心中,黨是我的母親,祖國是我的母親,是黨解放了我、養育了我、教育了我、培養了我。我的生命、我的一切都是黨給我的。我對黨,始終都深懷感恩之心。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看到如今國家這麼強大,我時常感慨今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做到“飲水思源”,始終保持初心,立足平凡、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一心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不負使命與信仰。
這枚“七一勳章”,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屬於全體黨員民警,屬於光榮的人民公安事業。從事刑偵工作60餘年,我始終懷揣着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以及對工作的赤誠熱愛,我一定更好地發揮餘熱,為公安事業增光添彩,不遺餘力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全部力量。
記者:是什麼讓您開始從事痕跡檢驗工作的呢?您從警至今,先後幫助破獲了“白寶山案”“張書海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累計鑑定痕跡物證超過7000件,並且無一差錯,這是怎麼做到的?
崔道植:我從15歲開始,就一次又一次申請參軍,終於在17歲如願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1955年,我所在部隊集體轉業,那是我與公安刑事技術工作結緣的開端。後來,組織又安排我去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學校,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學習。一進學校,我就對痕檢專業特別感興趣。我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晚上還跑到食堂、廚房四處“借”光看書,當時我就想,組織為我花費了這麼多的精力與經費,我一定要把學習學好,回到工作中報答黨和國家。我如飢似渴地學習刑事科學技術以及與之相關的醫學、數學和邏輯等方面的知識,這些都為之後的痕檢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業務基礎。1975年,公安部在鄭州召開的全國刑事技術工作會議上,我與其他4省的同行承擔了《人手各部位長寬度與身高、年齡、體態的關係》的科研課題。經過4年不懈努力,我們共蒐集了1.25萬人的12.5萬份指紋卡,我運用數理統計學對國人手掌各部位長寬度進行了系統的統計分析,首次測得了國人手掌各部位的正常值和它與人體身長、年齡、體態的關係,為利用現場手印分析犯罪分子某些生理特點提供了新的依據。
我認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工作,就是對黨和人民的最大忠誠。痕跡檢驗包括手印、足跡、工具痕跡、槍彈痕跡等……痕跡常常很微小,檢驗一個彈頭在顯微鏡下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拼的就是耐心和責任心。“白寶山案”也好,“張書海案”也好,這些案子的關鍵其實在於平時的積累,我把國家生產的所有獵槍彈殼的痕跡都照了下來,大概照了幾千張照片,我這60多年來辦理槍彈案子,隨時辦案,隨時收集。再比如説,一把槍的膛線會被磨損,彈殼彈頭上留下的痕跡也會有所不同,為了搞清楚兩者之間的關係,我就做試驗,一把槍打到3000發,按照部隊的標準來説,這個槍就基本上達不到正常的彈道痕那個要求了。我一個一個照相,看能不能對上,一直對到第3000發,當時沒有什麼自動識別系統,這是最笨的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得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下“笨功夫”。
記者:您帶頭攻克了很多項科研難題,主持研究的痕跡圖像處理系統、槍彈痕跡自動識別系統等,更是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在全國多地推廣使用,破獲了一批涉槍案件,那麼您發明“槍彈痕跡自動識別系統”的契機是什麼呢?
崔道植:1995年,那時全國涉槍案件形勢仍處於上升趨勢,公安部在“十五攻關”規劃中列入了《槍彈痕跡自動識別系統》的課題。當時,我已經62歲,雖然從正式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但還總想着是不是能為國家彈道痕跡檔案的現代化管理技術的研究做一些貢獻。
尤其是1997年,我參觀了公安部舉辦的國際刑偵器材展,展會上看到加拿大、美國的《槍彈痕跡自動識別系統》,心裏更是着急,幹了一輩子槍彈痕跡檢驗工作,卻沒有研究出我們自己的系統,説實話,我內心有愧。從那個時候起,我就暗暗地下了決心,非要攻破這個“堡壘”不可。我先後訪問了國內7所高校和3個精密儀器研究所,去了國內3大鋁廠和鋁箔片廠,設計了4張模型圖,找了4家機械加工廠試製。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5年多的研究,終於發明出了一種用特製鋁箔膠片提取痕跡的技術,並獲得了發明專利證書。如果説這些年我取得了一點成績,那都是黨培養教育的結果,並且給了我實現人生價值的平台。
記者:聽説您發明的展平器獲得了專利,您卻把專利獻給了國家,請問您當時的想法是什麼?
崔道植:我當時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用於槍彈痕跡案件的破案,如果只是為了自己使用,那就違背了當時我發明它的初衷。當時,我拿出工資去研究展平器是源於對黨的感恩、報恩思想,在研究的過程中努力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也是源於對黨的感恩、報恩思想。這個專利本身對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實戰中能發揮多大作用。我後來用自己的工資,製作了12台展平器,捐獻給西北地區相關省份的刑事技術部門,支持一線實戰。現在看到這個發明在全國廣泛應用,取得了很好的實戰效果,我覺得很欣慰。2006年我因為獲得全國公安科技突出貢獻獎,獲得40萬元獎金,我捐獻給黑龍江省公安廳用於刑事技術研究更是源於對黨的感恩、報恩思想。總之,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我的一切也都要交給黨。
記者:您現在已經87歲了,是什麼支撐着您一直做這項工作?您還會繼續做下去嗎?
崔道植:我其實沒有退休的概念,現在也在繼續做着痕跡檢驗工作。總是有人問我累不累,我認為人的心中一定要有理想、有信仰,有了理想和信仰,工作、生活就不會累,工作就會充滿幹勁,就不會有什麼白天黑夜。更何況,物證送到我這裏時,基本是抱着最後一線希望了,如果我不能攻破難題,就要有人含淚蒙冤、有人逍遙法外,為了真相,我加班辛苦一點又算什麼呢?我現在每天都在整理過往偵辦的典型案例資料,人的生命不是無限的,給我留的時間不多了,我想給年輕人留一點東西,讓他們做參考。
我入伍時指導員送給我兩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一本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本是方誌敏寫的書。我清楚地記得方誌敏寫的“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按照黨對我的要求,我基本上做到了問心無愧。就像幾十年前,我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的:“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級給我的一切工作,我都是熱愛的,因為這是人民給我的……”這一點,我從未忘記,也從來沒有改變過,只要我的腦子還好使,國家的調派安排,我一定服從。只要我的眼能看、腿能動,我就要為黨的刑偵事業工作到最後一刻。只要國家需要,一聲召喚,我將立即起身!如果有來生,我還願意做這項工作 [8] 

崔道植家庭情況

妻子:金玉伊,曾在衞生站做過護士,2016年,崔道植的妻子金玉伊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她不認得三個孩子,連自己的名字都忘記,唯一記得的是“上省公安廳,找崔道植,搞槍彈檢驗”,妻子已經把自己的生命和崔道植以及他的事業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2020年1月,金玉伊去世 [13] 
大兒子:崔成濱是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刑偵信息化專家 [13] 
二兒子:崔紅濱是省公安廳反邪教總隊業務骨幹 [13] 
三兒子:崔英濱繼承父業,在哈爾濱市公安局從事痕跡檢驗工作,曾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哈爾濱大工匠”等榮譽稱號 [13] 
崔道植和妻子金玉伊 崔道植和妻子金玉伊 [17]

崔道植逸聞軼事

  • 閲讀書籍
1951年,崔道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指導員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推薦給他。書中以保爾·柯察金為代表的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影響了他的一生 [21] 
  • 座右銘
崔道植以“人生價值在於奉獻”為座右銘。在崗時,工作通宵達旦,很少顧及家庭。退休後,他一心撲在工作上,根本不顧及自己的身體 [10] 

崔道植人物評價

  • 黑龍江日報評論
這位貢獻卓著的神探,對於別人“當代福爾摩斯”的美譽連聲推辭不敢當,然後就安靜地坐着不再發聲。可當話題轉到案子、轉到他熱愛的專業時,明顯看出他眼裏閃現的光芒。細緻的講解、豐富的肢體語言、言語間流露出的歡快與自信,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位年近九旬老人所展現的狀態。
彈道有痕,歲月無言。2019年,崔老依然精神矍鑠地伏案工作、照顧老伴,整理案件資料。他勸勉年輕人要多看書,尤其要了解祖國的發展史,那樣會更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所擔當的職業,沉下心來紮紮實實地從基層幹起、從小事做起,把困難當成自己要學習的下一課題,在實際工作中綻放出生命的絢爛 [11] (黑龍江日報 評)
  • 最高人民檢察院評論
崔道植像極了一名時刻準備着的戰士,只要組織有召喚、只要工作有需要,耄耋之年的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衝鋒”,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刑事技術鑑定工作中。崔道植常説“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我的一切也都要交給黨。”聽黨話,跟黨走,完成好黨交給的每一項任務,成為崔道植一生的執着信念和精神力量。
崔道植就是這樣的“傳奇”,他已然成為黑龍江公安民警的精神標杆,為廣大公安民警提供着“精神導航”,指引廣大公安民警將“道植力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凝聚起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磅礴“動能”。
回望崔道植剛參加工作時,刑事技術這個警種剛剛起步,困難重重。作為共和國第一代刑事技術警察,崔道植憑着一腔熱血和一股精神,開始了艱苦的拓荒。只要工作需要,崔道植什麼都能克服,為了工作,他不惜傾盡所有。而後,為了刑技事業的傳承和發展,崔道植將一生所學傾囊相授,培育出了許許多多的業務骨幹和技術精英。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國家級刑偵專家,破案無數的劉忠義,就是崔老師學生的優秀代表之一。龍江刑事技術戰線精英,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高馨玉也是在崔老的潛移默化影響下,成長起來的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評)
  • 中國青年網評論
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典型的力量是永恆的。作為共和國第一代刑事技術警察,崔道植從事刑事技術工作60餘年,為七千餘件痕跡物證進行檢驗鑑定,平均每三天鑑定一件罪案痕跡,無一起錯案,被譽為中國警界重大疑難案件痕跡鑑定的“定海神針”。崔道植同志堅持忠誠履職,人民至上,做大工匠,當老黃牛,是我國刑偵戰線的傑出代表 [19] (中國青年網 評)

崔道植人物影響

崔道植書籍類

2021年3月16日,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慶祝建黨100週年主線,在公安機關黨史學習教育和公安隊伍教育整頓工作中大力弘揚公安英模精神,教育引導全警接續奮鬥,由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刑事偵查局,中國人民公安出版社聯合主辦的長篇報告文學《共和國刑警崔道植》新書發佈會在京舉行。
《共和國刑警崔道植》由公安作家馮鋭歷時兩年深入採訪、精心創作而成。該書藝術地再現了崔道植衷心向黨、潛心鑽研、能征善戰、無私奉獻的奮鬥歷程。作為共和國第一代刑事技術警察,崔道植從事刑事技術工作60餘年,為7000餘件痕跡物證進行檢驗鑑定,平均每三天鑑定一件罪案痕跡,無一起錯案,是我國刑偵戰線的傑出代表 [18] 
《共和國刑警崔道植》新書發佈會

崔道植紀錄片

2022年6月,總枱央廣中國之聲特別策劃《先生》第五季,介紹了中國“刑警之魂”崔道植的故事 [17]  [24] 
  《先生》紀錄片 《先生》紀錄片 [24]

崔道植藝術形象

  • 電影《去找崔道植》
2021年,電影《去找崔道植》(又名《神探崔道植》)已立項備案完成,即將進入籌備階段。本片講述了我國首席槍彈痕跡鑑定專家,黑龍江省傳奇警探崔道植人生中的五起大案,以及在這五起大案串聯起的人生中,對工作的無怨無悔,對子女的言傳身教,以及對妻子遲到的愧疚和深切的愛意 [22-23] 
電影《去找崔道植》 電影《去找崔道植》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