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逞

鎖定
崔逞(?~399年),字叔祖,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故城縣)人,漢族前秦北魏大臣,曹魏中尉崔琰後代。
出身清河崔氏。喜歡讀書,頗有文采。初仕前燕政權,拜黃門侍郎兼著作郎,負責撰寫前燕國史《燕記》。此後,歷仕前秦翟魏後燕三朝。後燕發生內亂時,全家投靠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以為尚書,總領三十六曹,授任御史中丞
天興二年(399年),因言辭傲慢以及草擬對東晉請兵的答覆不合心意,為道武帝所賜死。崔逞之死,在當時是一件大事,使得南方士族不願投順,導致東晉宗室司馬休之等人轉投南燕,使得道武帝心生懊悔。
別    名
崔叔祖
叔祖
所處時代
北魏
民族族羣
漢族
主要作品
《燕記》
本    名
崔逞
籍    貫
清河郡東武城縣
官    職
御史中丞

崔逞人物生平

崔逞家世背景

崔逞,字叔祖,是清河郡東武城縣人,三國時期曹魏中尉崔琰的六世孫(《北史》作五世孫 [1]  )。崔逞的曾祖父崔諒(《北史》作崔諒 [2]  ),晉朝官員,拜中書令;祖父崔遇,後趙皇帝石虎時期大臣,拜特進;父親崔瑜,拜黃門郎 [3] 

崔逞逃歸北魏

崔逞年輕時喜歡讀書,頗有文才。身逢戰亂,父親離世家境貧寒,靠耕種務農維持生計,但從未荒廢學業。前燕皇帝慕容暐在位時,郡中人舉薦崔逞當上計掾,前燕朝廷任命崔逞為著作郎,負責撰寫《燕記》一書。後升任黃門侍郎。前秦宣昭帝苻堅滅亡前燕後,授任崔逞為齊郡太守。苻堅淮南大敗後,晉孝武帝司馬曜任命他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後來崔逞被翟魏皇帝翟遼虜獲,擔任中書令之職。後燕皇帝慕容垂消滅翟釗翟遼之子,翟魏末代皇帝)後,任用崔逞為秘書監。後燕惠愍帝慕容寶逃到東邊的和龍,崔逞任留台吏部尚書。後燕趙王慕容麟篡位稱帝時,崔逞攜帶妻子兒女逃往投奔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張袞原先在道武帝面前極力稱美崔逞,道武帝見到他之後,對他禮遇十分厚重。授予他尚書之職,把政事委任給他,讓他總領三十六曹,另外給予官屬,居門下省。不久,授任御史中丞 [4] 

崔逞竟遭賜死

道武帝攻打中山未能取勝,六軍缺乏糧食,百姓大多把穀物藏匿起來,道武帝向羣臣徵詢取得糧食的辦法。崔逞説:“採摘桑椹可以用來代替糧食。古時傳説貓頭鷹吃桑椹而改變叫聲,《詩經》中就説到此事。”道武帝雖然怨恨他的話過於輕慢,但由於兵士急需食物充飢,就聽從他的意見以桑椹代替糧食徵收地租。崔逞接着説:“可以讓士兵自己及時採摘,季節過去桑椹全都會墜落。”道武帝大怒説:“賊人尚未平定,士兵怎麼能放下盔甲武器到山林裏採收桑椹呢?你這是説的什麼話!”由於中山郡還沒有攻陷,所以沒有治崔逞的罪。 [5] 
天興初年(398年),後秦皇帝姚興發兵侵犯東晉的襄陽戍,戍將郗恢派使者馳往常山王拓跋遵駐地,請求援兵,拓跋遵將此事報告給道武帝。道武帝讓崔逞和張袞替拓跋遵起草書信予以回答。當初,郗恢在給拓跋遵的信裏説“賢兄虎步中原”,道武帝認為這句話有悖於君臣的體統,就讓崔逞、張袞在回信中也貶低對東晉君主的稱呼,以此作為報復。崔逞、張袞在信中竟稱“貴主”。道武帝大怒道:“讓你貶稱他的國主來回敬他,竟然稱呼貴主,如何比得上人家稱賢兄呢!”於是,賜死崔逞。 [6] 
後來,東晉荊州刺史司馬休之等數十人遭桓玄驅逐,都打算前來投奔,他們到達陳留南邊,就把人分成兩起,一起投奔長安,一起歸附廣固。道武帝起初聽説司馬休之等人來降,心中大喜,後來因他沒有到來而感到奇怪,就讓兗州刺史四處尋訪,找到幾個隨從司馬休之的人,問其不來的緣故,都説:“魏國聲勢遠播四方,所以司馬休之等人都想要歸附朝廷,等到聽説崔逞被殺,因此而投奔那兩處。”道武帝聽後深深悔恨自己的做法。從此之後,凡是官員中有過失,多受到道武帝原諒和寬容。 [7] 

崔逞歷史評價

魏收魏書》:①“逞少好學,有文才。” [8]  ;②“崔逞文學器識,當年之俊,慮遠忽微,俱以為禍。” [8] 

崔逞史籍記載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8]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9] 

崔逞家族世系

崔逞曾孫崔宗伯二子後裔被唐高宗列入禁婚家,為唐代著名的“七姓十家”之一。 [12-13] 
清河東武城崔氏(部分)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九世
崔遹
不祥


崔子安

崔子升

崔靈和
崔宗伯
崔休,字惠盛,光伯族弟


崔世濟
崔叔仁




崔子侃


崔子植
崔珪

崔子聿


崔子約


崔子嶽,待考




崔禕
崔勳之
崔相如









崔嚴

















崔廣
崔法度




崔軌





崔穆





崔叡





注:廣韻》雲崔靈延是崔曠之孫。崔靈延與崔道固曾一起作戰,兩人應當比較親的關係。(見《北史》《魏書》《廣韻》)
表格資料來源 [10-11] 
參考資料
  • 1.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崔逞,字叔祖,清河東武城人,魏中尉琰之五世孫也。
  • 2.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曾祖諒,晉中書令。
  • 3.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崔逞,字叔祖,清河東武城人也,魏中尉琰之六世孫。曾祖諒,晉中書令。祖遇,仕石虎,為特進。父瑜,黃門郎。
  • 4.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逞少好學,有文才。遭亂,孤貧,躬耕於野,而講誦不廢。慕容暐時,郡舉上計掾,補著作郎。撰《燕記》。遷黃門侍郎。及苻堅並慕容暐,以為齊郡太守。堅敗,司馬昌明以逞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為翟遼所虜,授以中書令。慕容垂滅翟釗,以為秘書監。慕容寶東走和龍,為留台吏部尚書。及慕容驎立,逞攜妻子亡歸太祖。張兗先稱美逞,及見,禮遇甚重。拜為尚書,任以政事,錄三十六曹,別給吏屬,居門下省,尋除御史中丞。
  • 5.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太祖攻中山未克,六軍乏糧,民多匿谷,問羣臣以取粟方略。逞曰:“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鴞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太祖雖銜其侮慢,然兵既須食,乃聽以椹當租。逞又曰:“可使軍人及時自取,過時則落盡。”太祖怒曰:“內賊未平,兵人安可解甲仗入林野而收椹乎?是何言歟!”以中山未拔,故不加罪。
  • 6.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天興初,姚興侵司馬德宗襄陽戍,戍將郗恢馳使乞師於常山王遵。遵以聞。太祖詔逞與張袞為遵書以答。初,恢與遵書雲:“賢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體,敕逞、袞亦貶其主號以報之。逞、袞乃雲“貴主”。太祖怒曰:“使汝貶其主以答,乃稱貴主,何若賢兄也!”遂賜死。
  • 7.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後司馬德宗荊州刺史司馬休之等數十人為桓玄所逐,皆將來奔,至陳留南,分為二輩,一奔長安,一歸廣固。太祖初聞休之等降,大悦,後怪其不至,詔兗州尋訪。獲其從者,問故,皆曰:“國家威聲遠被,是以休之等鹹欲歸闕,及聞崔逞被殺,故奔二處。”太祖深悔之。自是士人有過者,多見優容。
  • 8.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14-09-30]
  • 9.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14-09-30]
  • 10.    士族篇之清河東武城崔氏  .歷史帝國[引用日期2013-02-03]
  • 11.    崔浩家族的衰敗  .山東省情網[引用日期2013-02-02]
  • 12.    《新唐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二十·高士廉》:高宗時,許敬宗以不敍武后世,又李義府恥其家無名,更以孔志約、楊仁卿、史玄道、呂才等十二人刊定之,裁廣類例,合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帝自敍所以然。以四後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僕射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為第二姓,各以品位高下敍之,凡九等,取身及昆弟子孫,餘屬不入,改為《姓氏錄》。當時軍功入五品者,皆升譜限,搢紳恥焉,目為“勳格”。義府奏悉索《氏族志》燒之。又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温,范陽盧子遷、盧渾(溥)、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凡七姓十家,不得自為昏;三品以上納幣不得過三百匹,四品五品二百,六品七品百,悉為歸裝,夫氏禁受陪門財。
  • 13.    《資治通鑑·卷二百·唐紀十六·高宗》:初,太宗疾山東士人自矜門地,昏姻多責資財,命修《氏族志》例降一等;王妃、主婿皆取勳臣家,不議山東之族。而魏徵、房玄齡、李勣家皆盛與為昏,常左右之,由是舊望不減,或一姓之中,更分某房某眷,高下懸隔。李義府為其子求昏不獲,恨之,故以先帝之旨,勸上矯其弊。壬戌,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温、范陽盧子遷、盧渾(溥)、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為昏姻。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