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維峻

鎖定
崔維峻(1909一1935)又名崔金興,旬邑縣城關鎮東關村人。革命烈士。1926年在枸邑縣寶塔高小上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1月,紅四方面軍在發動陝南戰役時,崔維峻因抄取三十八軍對我紅四方面軍的作戰計劃等重要軍事情報,被敵發覺後逮捕活埋,壯烈犧牲,時年26歲。 [1] 
中文名
崔維峻
別    名
崔金興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35年
出生地
旬邑縣城關鎮東關村
崔維峻(1909一1935)又名崔金興,旬邑縣城關鎮東關村人。革命烈士。1926年在枸邑縣寶塔高小上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了引導青年學生走上革命道路,崔維峻團結進步學生崔廷儒等,在學校進行革命思想宣傳活動,並主動協助中共栒邑地下黨組織負責人許才升,開展宣傳、組織和發動羣眾的工作,為掀起栒邑地區轟轟烈烈的農村大革命做出了貢獻。
大革命失敗後,白色恐怖籠罩着渭北地區。黨的工作方式不得不由公開轉人秘密狀態,工作重心由城鎮轉到廣大農村。當時,崔維峻離開了反動勢力統治的栒邑縣城,到湫坡頭芝村秘密開展黨的工作,發展黨員,並建立了芝村黨支部。1928年5月,崔維峻參加了共產黨員呂佑乾、許才升、程永盛等領導的枸邑農民起義,給國民黨反動派在枸邑的統治勢力以沉重打擊,配合黨在陝西關中東部領導的渭華起義做了大量工作。起義失敗後,崔維峻與崔廷儒等共產黨員一度離開枸邑。1929年春,崔維峻、崔廷儒等陸續返回家鄉,幾經周折恢復了黨的組織。崔維峻擔任新的中共栒邑特支書記,領導人民羣眾進行了艱難曲折的革命鬥爭。
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結束後,楊虎城率部入關併兼任陝西省政府主席職務。這時,黨組織為了建立革命武裝,更有效地開展對敵鬥爭,遂於1930年冬派崔維峻去隴東陳國璋部駐涇川的楊保誠混成旅從事兵運工作。爾後,又回枸邑領導黨的工作。1931年10月,中共陝西省委派人到栒邑指導工作,崔維峻在聽取了省委指示後不久,便又離開栒邑前往楊虎城部所屬駐陝南的三十八軍搞兵運工作。崔維峻以三十八軍參謀處上尉書記官的身份,為我黨收集了許多很有價值的政治、軍事情報,對於陝南地區黨組織和紅軍遊擊武裝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1932年冬,紅四方面軍由鄂豫皖轉戰到陝南川北後,崔維峻為建立紅四方面軍與孫蔚如三十八軍之間的統戰關係,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35年1月,紅四方面軍在發動陝南戰役時,崔維峻因抄取三十八軍對我紅四方面軍的作戰計劃等重要軍事情報,被敵發覺後逮捕活埋,壯烈犧牲,時年26歲。 [1] 
參考資料
  • 1.    《旬邑文庫》編纂委員會編,旬邑文庫 人物卷,三秦出版社,2016.05,第49-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