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田民

鎖定
崔田民(1912—1991),曾用名崔逢吉、崔天民,陝西省綏德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領導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1]  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中文名
崔田民
別    名
崔逢吉
崔天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出生地
陝西省綏德縣

崔田民人物履歷

崔田民 崔田民
崔田民,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八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陝北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兼保衞局局長、國民經濟部部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第七十八師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六八九團政治委員,三四四旅政治部主任兼冀魯豫支隊政治部主任,八路軍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兼新編第二旅政治委員,中共冀魯豫邊區軍政委員會書記,冀魯豫軍區政治委員、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政治部主任,冀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華北局黨校第四部主任、政治處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副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團副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高等軍事學院速成系班主任兼政治委員,鐵道兵政治委員、顧問,第二炮兵顧問。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 
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崔田民基本概述

崔田民 (1912~1991),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原名崔逢吉。陝西省綏德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1927年9月在綏德縣立第一高小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6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在白色恐怖下,他積極從事革命活動,發展黨團組織。因組織學生罷課、罷考、鬧學潮,被校方開除學籍。回到家鄉後,以教員身份為掩護,創建了被稱為陝北革命堡壘的鐵茄坪黨支部以及王家溝、定仙墕黨支部和雷家嶮、石家溝、林家寨團支部,參與組建了中共綏德南區區委和綏德中心區委,並擔任區委委員、共青團區委書記。
鐵道兵政委 鐵道兵政委
1933年7月,在中共陝北特委第四次擴大會議上被選為特委委員,參與了陝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工作,成為陝北革命根據地的領導人之一。他十分重視農民武裝鬥爭,主持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陝北游擊隊第二支隊,並注意在民團、白軍中開展兵運工作,發展黨的組織。在第一次陝北省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當選為蘇維埃政府副主席兼土地部部長。並任保衞局局長、國民經濟部部長,參與創建陝北蘇區。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成立後,調第七十八師任政治委員,先後參加了直羅鎮戰役、橫山戰役以及東征、西征、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第六八九團政治委員、三四四旅政治部主任,參加了平型關戰役、温塘戰鬥和粉碎日軍對晉東南的“九路圍攻”。1939年4月,部隊挺進冀魯豫地區,先後任第三四四旅兼冀魯豫支隊政治部主任。1940年2月,任冀魯豫邊區軍政委員會書記、行署副主任、軍區政治委員和八路軍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1941年4月,日軍集中日偽武裝萬餘人,對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掃蕩”,崔田民運用靈活的戰略戰術同日偽軍進行鬥爭,終於避開敵人合擊,分路突圍,並摧毀日偽軍據點多處,鞏固和發展了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同年7月,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一年後改任軍區政治部主任。他不論擔任什麼工作,都能嚴於律己,顧全大局,聯繫羣眾,謙以待人。1944年1月,被調到延安中央黨校學習,並參加了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政治部主任、冀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邯鄲戰役、保衞承德、保衞張家口和魯西南等戰役。1948年,先後在中共中央華北局黨校、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工作,為新解放區培養了大批幹部。1949年9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副政治委員,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積極協助滕代遠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開展工作,完成了2000多公里鐵路的搶修搶建任務,有力地支援了前線作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任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團副政治委員,完成了搶修搶建鐵路的任務。1954年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和王震司令員親赴南寧,現場指揮,用10個月時間,建成全長315公里的黎湛鐵路。隨後又率部搶修了全長近700公里的鷹廈鐵路,提前一年完成了通車任務。後歷任高等軍事學院速成系班主任兼政治委員、鐵道兵政治委員、顧問,第二炮兵顧問。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全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第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和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特邀代表。1982年離職休養。1991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

崔田民個人榮譽

一級獨立自由章
一級獨立自由章(2張)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57年9月至1968年9月任鐵道兵政治委員。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四、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8年7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崔田民鬧革命

1927年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製造了舉世罕見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陝北軍閥井嶽秀遙相呼應,緊密配合,派兵封閉了進步的學校綏德第四師範,到處搜捕共產黨人,殘酷地鎮壓革命運動,白色恐怖籠罩着整個黃土高原。陝北早期的黨、團員,有的被捕入獄,有的慘遭殺害,有的畏難消沉,還有的自首叛變,革命暫時處於低潮。
崔田民 崔田民
在這危難關頭,還在綏德第一高等小學上學的年僅15歲的崔田民挺身而出,於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黨,冒着血雨腥風,勇敢地走上艱難的革命征程。崔田民組織學生鬧學潮驅逐反動校長,引起反動當局的注意,井嶽秀派來一連白匪軍,把一高團團圍住,要抓領頭鬧學潮的學生。在同學們的掩護下,崔田民離開了學校。他回到家鄉鐵茄坪後,在本村小學當了教師,以教員的合法身份作掩護,同失散的黨員、團員取得聯繫,秘密發展黨團員,建立基層黨,團組織,開展農民運動,着手組織武裝鬥爭。1933年召開的陝北特委第四次擴大會議,選舉崔田民為特委委員。1933年8月5日,崔田民在清澗縣王家山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陝北游擊隊第2支隊,羅永寬為支隊長,高朗亭為政委。將崔正冉、王巨德從白軍譁變出來的士兵手中繳來的三支自來得手槍,交給第2支隊,作為游擊隊的武裝。崔田民説:“要搞武裝鬥爭,光靠這三支槍是不行的。我們要用手中的大刀長矛,奪取敵人的槍支來武裝自己,動員羣眾,組織羣眾,壯大自己,消滅敵人。”同時宣佈了紅軍游擊隊的紀律。游擊隊成立以後,立即開展了對地方反動勢力和土豪劣紳的武裝鬥爭。同年9月,特委組織特務隊。崔田民對第2支隊的同志們説:“保衞特委機關很重要,把手槍送給特務隊,我們再從敵人手裏奪。”便派高朗亭、羅永寬給特委送去了手槍。第1支隊從安定南下,與第26軍第4團配合,打了幾個漂亮仗。返回安定後於11月20日攻打秦樹坪失利,退回安定。因隊員失散很多,難以立足。遂將槍支埋藏,隊員疏散。
謝子長 謝子長
崔田民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派崔正冉、張愛民、李相海等同志,前往安定恢復第1支隊。幾個游擊隊員化裝成江湖賣藝的,與黃灣樓的黃秀英接上關係,去景家坪取出第1支隊埋藏的13支槍,而後返回清澗東區。1933年農曆臘月初八,清澗縣解家溝正遇集會。崔田民在距解家溝不遠的王家山村王巨德家裏召開了弟1、2支隊聯席會,作出了襲擊臘八會的決定,並進行了周密部署。這天傍晚,清澗東區的地方豪紳聚集在地主高潘家裏,正七嘴八舌地爭論着徵收糧款的事。第1、2支隊的游擊隊員,在赤衞隊配合下,突然闖入會場,抓住了高潘等地主豪紳和催糧的衙役共10人。游擊隊的負責人,宣佈了他們的罪行,並貼了佈告,當即處決。其中一個被砍了一刀,未被砍死,游擊隊撤走後,他甦醒過來跑了,這就是當時流傳四方的紅軍在解家溝臘八會上殺了九個半地主豪紳的故事。
自此之後,清澗東區、綏德南區的土豪劣紳再也不敢橫行霸道逼租收税了。第2支隊又在赤衞隊的配合下襲擊了店子溝李成善的民團,繳槍10餘支,開闢了綏德南區、清澗東區、延川東區遊擊根據地。襲擊臘八會後,崔田民將崔正冉、張承忠所帶的第1支隊,派回安定,開闢遊擊根據地。1934年1月,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派駐西北軍事特派員謝子長回到陝北。崔田民聽説謝子長抵達清澗東區,立即派第2支隊武裝護送回安定。謝子長回到安定後,先將疏散回家隱蔽的幹部謝紹安、李盛堂等集中在一起,又找到了一些疏散回家的游擊隊員,取出了埋藏的6支槍,很快又和崔田民從清澗派回安定的第1支隊會合。3月8日正式恢復了紅第1支隊。謝子長任命李盛堂為支隊長,賀晉年為政委。從此這支游擊隊就在謝子長領導下,在安定、清澗、綏德一帶,開展革命游擊戰爭。

崔田民打游擊

1934年3月,崔田民和郭洪濤研究進一步開展武裝鬥爭,建設遊擊根據地。崔田民找來崔正冉,對他説:“把你去年組建的游擊隊拉出來,擴建個遊擊支隊。”崔正冉到王家溝,把隊伍帶到蘇家圪坨。3月8日,郭洪濤代表中共陝北特委宣佈:“中國工農紅軍陝北游擊隊第5支隊”正式成立,任命崔正冉為支隊長,馬萬里為政委。4月,在佳縣神堂溝召開了陝北特委黨團聯席會議。崔田民和崔田夫馬明方、郭洪濤、張達志、李鐵輪等同志經反覆研究,提出了創建一師紅軍的奮鬥目標,並決定實行土地分配,建立蘇維埃政權,擴大革命根據地。會後,崔田民去清澗、神府地區巡視工作,組織羣眾保衞麥收,並將神府的第3支隊擴編為紅3團,成立了神府革命委員會。5月,陝北軍閥井嶽秀第86師及各縣民團1.5萬人,對陝北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一次“圍剿”。敵人用分兵合擊的辦法,到處燒殺搶劫,企圖摧毀根據地,消滅游擊隊,鞏固其反動統治。他們把崔田民的大哥,崔田夫的妻子、兒子,崔文運的兒子等革命家屬抓去,關在綏德的大牢,受盡非人的殘酷折磨。崔田民從神府回到白色恐怖籠罩着的綏德南區。在那血雨腥風的日子裏,他冒着生命的危險,走遍了南區的每個村莊,撫卹慰問烈士家屬,號召黨、團員化悲痛為力量,更加堅強地和敵人進行鬥爭。並組織羣眾堅壁清野,積極配合游擊隊,粉碎敵人的反革命“圍剿”。7月8日,在安定縣的陽道茆,成立了陝北紅軍遊擊總指揮部,謝子長任總指揮,郭洪濤任政委,賀晉年任參謀長。率領第1、2、5支隊,一舉攻克安定城。7月23日,謝子長率紅第26軍第3團和陝北游擊隊第1、2、5支隊,三戰三捷,粉碎了國民黨的第一次“圍剿”。是年冬,崔田民、馬明方等特委委員分赴各地,發展革命武裝,建立紅色政權,至年底,紅軍游擊隊已發展到26個支隊。遊擊根據地的各級蘇維埃政府,也普遍建立起來。1935年1月,崔田民在安定縣白廟岔,籌備並主持召開了陝北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到會代表百餘人,大會開了三天,1月15日勝利閉幕。成立了陝北省蘇維埃政府,選舉馬明方為主席,崔田民、霍維德為副主席。
1月30日,陝北特委在白廟岔宣佈將陝北紅軍游擊隊,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27軍第84師。陝北紅軍的迅速發展壯大和蘇維埃政權的建立,使國民黨統帥部也為之震驚。蔣介石調集了6個師,30個團,約5萬人的兵力,對陝北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圍剿”。“圍剿”的戰略重心是安定、綏德、清澗。這次“圍剿”,完全照搬對紅軍中央蘇區第五次“圍剿”的一套辦法,採取分割“清剿”、逐區蠶食的方針,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戰術。同時組織“還鄉團”、“鏟共義勇隊”,輔之以政治欺騙宣傳,推行保甲連坐法,並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企圖徹底摧毀陝北革命根據地。在第二次反“圍剿”的鬥爭中,崔田民按照陝北特委總結的土改試點經驗,在全省進行了土地分配,並且與馬明方一道,及時糾正了土地分配中的一些偏向。
經三個月的奮戰,4月底完成了全省的土地革命,從而大大激發了廣大農民的革命熱忱,為取得反“圍剿”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第二次反“圍剿”鬥爭中,崔田民派去搞兵運工作的石厚剛、雷維烈在橫山縣石灣的戰場上,擊斃敵連長,率士兵前線倒戈,對這次戰爭的勝利起了很大作用。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使陝北和陝甘邊連成一片,形成了西北革命根據地,為中央紅軍到達陝北,提供了立腳點。這是西北人民對中國革命的偉大貢獻!徐海東、程子華率領的紅25軍於9月15日到達永坪鎮,受到陝北根據地郭洪濤、馬明方、崔田民等黨政軍領導幹部和羣眾的熱烈歡迎。糧食、豬、羊、紅棗、雞蛋源源不斷地送到紅25軍駐地,慰問戰士。
10月22日,第1、2、4方面軍會師會寧城,三軍大會師,是三個方面軍廣大指戰員的共同心願。三支勁旅經過長途跋涉、艱苦征戰,終於從四面八方匯合到一起來了。三軍匯師後,彭德懷親自指揮了山城堡戰鬥。胡宗南部第1軍、孤軍冒進,尾追紅軍。紅三軍主力早已集結于山城堡,嚴陣以待。11月20日,胡宗南部第1軍第78師剛進入山城堡,彭德懷司令員一聲令下,紅1軍團由南向北,紅15軍團由北向南發起猛攻。崔田民、韓先楚率第78師奮勇向前,第2方面軍策應各部,第4方面軍正面攻擊,激戰至21日下午,戰鬥結束,殲敵第78師一個旅又兩個團。山城堡戰鬥,是三個方面軍會師後的第一仗,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最後一仗。這次戰鬥的勝利,掃除了紅軍進入陝北的最後障礙,鞏固了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崔田民抗擊日寇

平型關戰鬥中八路軍機槍陣地 平型關戰鬥中八路軍機槍陣地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製造“盧溝橋事變”,大舉進犯中國,在這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際,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下,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宣佈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第15軍團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崔田民任第344旅第687團政訓處主任,後改任政委,奉命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
9月23日,第344旅進入平型關東南地區上寨、下關一帶隱蔽待命。師部召集全師幹部開會,林彪師長作了動員,聶榮臻副師長宣佈了戰鬥部署。第687團的任務是到平型關北面截斷敵人之退路。24日晚,崔田民與張紹東團長率第687團向平型關北開進。天下着傾盆大雨,幹部和戰士都沒有雨衣,任憑秋雨濕透單薄的軍裝,沿着崎嶇的山路向前行進。突然咆哮的山洪從溝裏衝出來了,水勢兇猛,大家只得把槍和子彈掛在脖子上,手拉手,從激流中淌過去。經過大半夜艱苦行軍,拂曉前趕到陣地,崔田民向戰士們作了戰前動員,便和經過一夜風雨侵襲的戰士們,忍受着飢餓和寒冷,趴在冰涼的陣地上隱蔽着。
這時,溝裏傳來了汽車的馬達聲,進犯平型關的日軍坂垣師團第21旅團已進入了平型關北的山溝裏,前面是100多輛汽車,接着是200多輛馬車,除軍用物資外,車上坐滿了戴着鋼盔的日本兵,再後面是馱着九二式步兵炮的騾馬和騎兵。車馬連成一線,馬達聲和馬蹄聲充斥在山溝間。日寇南下以來,一直沒有遇到過抵抗,所以雖是輜重部隊,仍然毫無顧忌地如入無人之境,大搖大擺地走着。清晨7時,日軍已全部進入了伏擊圈,師部下達了攻擊命令。
平型關戰鬥中八路軍戰士與日軍展開肉搏 平型關戰鬥中八路軍戰士與日軍展開肉搏
立刻,巨大的衝殺聲響徹山谷,八路軍戰士居高臨下,向日軍展開猛烈襲擊,一開始就把日軍的指揮系統打亂了。山溝裏汽車撞汽車,人擠人,非常混亂。八路軍戰士勇猛地向公路衝擊,同敵人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戰。不出師首長所料,日軍殘部集中火力向八路軍687團陣地撲來,企圖突出包圍圈逃命。張紹東團長一聲令下,子彈象急雨潑入敵羣。日軍的第一次反撲被打退了。一會兒,日軍又組織第二次反撲,韓振紀副團長率先跳出工事,高呼:“同志們衝啊!”全團戰士衝出戰壕,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日軍在八路軍第687團和第686團兩面夾攻下潰不成軍。這時,崔田民發現韓振紀副團長負傷了,馬上叫衞生員給他包紮傷口,他帶着戰士向企圖頑抗的日軍衝了上去。激戰到中午,戰鬥勝利結束。進犯平型關之日軍除突破閻錫山部隊負責阻擊的東跑池防線逃掉的外,其餘全部被殲。平型關戰鬥,八路軍殲滅日軍坂垣師團第21旅團1000餘人,打破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粉碎了親日派“抗戰必敗”的謬論。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出師華北前線打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中國抗戰開始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它雄辯地説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確有戰勝任何敵人的勇氣和力量,使全國人民看到了民族之希望,增強了抗戰的決心和信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