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日知

鎖定
崔日知(?-728) [5]  ,字子駿,滑州靈昌縣(今河南省滑縣)人。唐朝時期大臣,長安縣丞崔汲之子,齊國公崔日用從父兄。 [1] 
出身博陵崔氏明經及第,累遷兵部員外郎,出身朔方節度判官,頗有做官才能,交好張説景雲年間,出任洛州司馬。平定譙王李重福叛亂,授銀青光祿大夫。歷任殿中少監荊州李憲)長史,遷京兆尹,冊封安平縣侯。貪贓枉法,出貶歙縣縣丞。遷殿中監,冊封中山郡公。得到宰相張説推薦,授左羽林大將軍、太常卿。
開元十六年,出為潞州長史。以年老致仕,卒於家中,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襄。 [2] 
子駿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滑州靈昌縣
逝世日期
728年
主要成就
平定譙王叛亂
本    名
崔日知
勳    銜
上柱國 金紫光祿大夫
爵    位
安平縣侯 中山郡公
追    贈
禮部尚書
諡    號

崔日知人物生平

崔日知,亦有吏幹。景雲中,為洛州司馬。會譙王李重福入東都作亂,羣臣皆避難逃匿。崔日知獨督率人吏赴留守,與屯營合勢討賊。李重福既死,以功加銀青光祿大夫,累遷京兆尹。坐贓,為侍御史李如璧所劾,左遷歙縣丞,俄又歷遷殿中監。崔日知素與張説友善,得到張説推薦,奏請授御史大夫,皇上不許。遂以為左羽林衞大將軍,而以河南尹崔隱甫為御史大夫,崔隱甫由是與張説不葉。崔日知俄遷太常卿。開元十六年,出為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尋以年老致仕,卒,諡號為襄。 [1] 
參見《舊唐書·崔日知傳》

崔日知人物評價

李隆基《賜崔日知往潞州》:潞國開新府,壺關寵舊林。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禮樂中朝貴,神明列郡欽。揚風非贈扇,易俗是張琴。藩鎮謳謠滿,行宮雨露深。會書丞相策,先賜潁川金。
張説《崔日知寫真圖贊》:廓哉中山,靈宇朗徹。逸韻豪爽,達音妙絕。孝盡思成,忠全見節。優遊宮侶,蕭條禪悦。白髮傅貌,青松拂雪。要之歲寒,是望邦傑。 [3] 

崔日知軼事典故

自以歷任年久,每朝士參集,常與禮部尚書同列,時人號為“尚書裏行”,遂為口實。 [2] 

崔日知親屬成員

博陵崔氏第三房
崔格
崔 蕃
崔天護
字叔則
後魏
冀州刺史
崔觖
北齊
散騎常侍
崔世立
隋朝
大理少卿
安平縣子
崔抗
唐朝
祁陽縣令
崔汲
長安縣丞
崔日知
太常卿
中山郡公
崔禹
坊州刺史
崔 眾
工部員外郎
崔漪
河間縣丞
宰相
齊國公
-
參考資料《新唐書 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宰相世系二 (崔氏) 》 [4] 

崔日知個人作品

《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
夙齡秉微尚,中年忽有鄰。以茲山水癖,遂得狎通人。迨我鹹京道,聞君別業新。巖前窺石鏡,河畔踏芳茵。既憐伊浦綠,復憶灞池春。連詞謝家子,同歡冀野賓。趣閒魚共樂,情洽鳥來馴。詎念昔遊者,只命獨留秦。蕭條穎陽戀,衝漠漢陰真。無由陪勝躅,空此玩書筠。
《奉呈韋祭酒張左丞蘭台名賢》
弱齡好經籍,披卷即怡然。覃精四十載,馳騁數千言。孔壁採遺篆,周韋考絕編。袁公論劍術,孫子敍兵篇。魯史君臣道,姬書日月懸。從師改炎燠,負笈遍山川。上異西河夏,中非北海玄。光榮拾青紫,名價接通賢。既重萬鐘樂,寧思二頃田。長戟同分虎,高冠亞附蟬。晚懷重虛曠,養志息雕鐫。登高慚思拙,匠物謝情妍。不慕張平子,寧希王仲宣。誰謂登龍日,翻成刻鵠年。循循勞善誘,軋軋思微牽。琢磨才既竭,鑽仰德彌堅。朽木誠為諭,捫心徒自憐。終期吞鳥夢,振翼上雲煙。賦成先擲地,詞高直掞天。更執摳衣禮,仍開函丈筵。霧披槐市藹,水靜璧池圓。願逐從風葉,飛舞翰林前。

崔日知史書記載

《新唐書 崔日知傳》 [2] 
崔日知,字子駿。少孤貧,力學,以明經,進至兵部員外郎。與張説同為魏元忠朔方判官,以健吏稱。遷洛州司馬,會譙王李重福之變,百官司逃。崔日知獨率吏卒,助屯營擊賊,以功加銀青光祿大夫。遷殿中少監,建言“廄馬既多,請分牧隴右,省關畿芻調”。授荊州長史,四遷京兆尹,封安平縣侯。坐贓,為御史李如璧所劾,貶歙縣丞。後歷殿中監,進中山郡公。張説執政,薦為御史大夫。皇帝不許,遂為左羽林大將軍,而自用崔隱甫。隱甫繇是怨説。日知俄授太常卿。自以處朝廷久,每入謁,必與尚書齒,時謂“尚書裏行”。終潞州長史,諡號為襄。
參考資料